他的手探入了自动贩货机的取货箱——
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了他从取货箱内取出饮料的场景。
并不是一格、而是纠缠在一起的无数格。
在半空中旋转着——仿佛推理游戏之内,剧情镜头回放、地面上却没有可以安放“推理”的格——
当然,也像是七彩斑斓的谜谜宫,却无法使用实体化的剑刃砍碎虚假的词条——
那些画面只是堆积在一起,不断旋转。
这里是阴暗的小巷、也没有其他的光源,我却总觉得有灯球的彩色光芒在我的身上留下星星点点的细碎痕迹。
“不行!不要拿出来!”
在这个瞬间某种意识占据了上风、让我超出了理性的调动了此刻能调动的所有灵力——血液中的药剂——
完全不符合自己性格的背水一战的打法。
不仅仅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也很清楚这种极端的打法并不是向死而生,而是向死而死——
原本就在对方的灵魂覆盖的【世界】之内,换言之是对方的主场内,而我现在能够使用的牌——就只剩下我自己了。
鸣海叔不可能为了我杀死眼前这家伙。
与其说是重要度的问题、不如说是为了战斗策略考虑——
如果杀死了她的话,那么作为“鸣海麦面”这个存在的内心就会出现相当彻底的崩坏——
那不仅仅是毁灭了他生存的意义,甚至是将这个存在过去守护着名为“宫地雫”、之后守护着被当作弃子的“佐藤樱”的意义也一并否定掉了。
她是某一个存在的衍生的、能够作为因果般的武器存在。
尤其她的灵魂联结着各个【世界】的孔洞——
这就是“神谷圭太郎”——或许,应该叫做“希”的这个个体和真正的【剪定者】最大的不同之处——
所以也无法被称作是【剪定者】。
【剪定者】所持有的通道,是其生存着的空间、时间延续下来的通道。
毕竟可能会有复数个同一个体衍生出的【剪定者】的存在,而每个【剪定者】成为【剪定者】也不是注定的。
在这个【世界】里成为了【剪定者】,在另一个【世界】中却生活的很愉快——
甚至也可能是【剪定者】的对手,比如【里之世界】的成员以及GROD的领导层。
古手川奈奈子——我所指代的是那个人格被剥离之前,那个古手川奈奈子——
在GROD中占据着高层的位置、拥有着令人钦佩的领导人格,以及温柔的个性的古手川奈奈子。
对于野村绘理实而言、想要靠着将她的思绪撕裂所产生的人格来作为某个需要消耗大量电力系统内的核心,如果仅仅是三种两种的可能性倒还容易,可是需要三五百种甚至更多,那么很有可能会因为副人格过多而无法保持“自我”。
即使每产生一个人格都即时剥离出来、也会随着次数的不断增多而增加风险性。
我在宫地家族所阅读过关于赤人家族关于人造肉体和人造人格的风险性研究的某个报告——
之所以,在数种方法之中,选择以某个人为主、增加数个辅助者,最终靠着某个核心不断衍生出的人格来作为提取【剪定者】的基础,而不是直接使用机器人的运算模拟,并不是因为技术力不足够,而是在进行了简单的实验时候发现这项实验的风险性比让一个人逐渐陷入崩坏的要高得多。
机器的学习方式和人类并不一致——
更为坚定、并且也更为快速——
使用AI来进行绘画的话、似乎的确是可以快速涂抹出某个符合要求的图画——然而、在某些深层次的部分却无法理解,大概也是最大的弊端——
比如说要绘出一幅“麻婆豆腐”很可能会收到一张一个慈祥的老奶奶手中端着豆腐的图画——虽然说这也不能算错误、甚至还很符合出典,毕竟最初的麻婆豆腐,其实来自于辣椒酱做的很好吃的卖豆腐摊子——
虽然豆腐也算不错,可是显然辣椒酱更吸引人,基本每个来到豆腐摊子的人都会带走一部分的辣椒酱,结果最后就演变成了直接卖混合了辣酱的豆腐的状况——嘛、不过也可能是比较古早的营销就是了,毕竟同类型的故事,稍微想一想也能想到不少——
什么最初的化妆品是在战争期想要给恋人恢复焦痕、之后果然让疤痕完全愈合,巧克力最初是某个人想要向和自己身份地位不匹配、即将要按照媒妁之言成婚的身份高贵的女孩子表白,结果只有液体巧克力导致告白失败,之后终于做出了固体巧克力什么的。
甚至关于本来并不是出售辣椒酱的店铺,最终却变成了以辣椒酱为生的店面的故事也不仅仅是“麻婆豆腐”的起源。
松鼠鳜鱼——松鼠和鳜鱼、又或者是按照网络上的资料所得来的印象,描绘出的——
其实仔细看的话,甚至还会有上睫毛和下睫毛完全颠倒的图画出现——
如果经过纠正的话,下一次就会改掉这份误解。
然而那是在理解之外的基础上去改掉。
冰冷的“对”与“错”的判断标准。
没有丝毫的主观意识。
这样的存在也会有擅长的职位、也会有擅长去做的事——毕竟更加一丝不苟的工作,在这样职位上的人最佳的褒赞就是像一台机器一样运转着。
不过、凡是包含着“情感”在内的工作,其实都可以称作是不擅长——可是也能逐渐在它所描绘的虚构的图景之中找到依恋感。
原本人的情感就基本都是单方面投射、自顾自把自己的想象加在上面,并且擅自期待着对方的回馈。
可是、无论如何期待也还是存在着不能够回应的部分,就会产生失望和负面情绪。
能够进行调教的机械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误。
只需要按照自己的理想状况,教给其正确的反应,它就能逐渐变成不会让人失望的无限接近“完美”的个体。
在这种时候若是产生了类似负面情感的部分,大概也能够因为输入进去的程序来进行相当完美的伪装吧。
担心着“机器背叛”的感情,会倾向于选择无论如何都向人类效忠的个体,会选择不管怎么测试都不会背叛的个体——
这样的测试,却只会让人察觉到,其中太过于根深蒂固的不值得信任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