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黄道吉日。

高粱抬。

窗外,鸡鸣后便是破晓,那光从云间捎过来,映照在那窗边女子姣好的脸庞上。

只是,兴许是没睡好,女子面色倒显得有些苍白。

她身后忽然落下一声叹息。

“红衣,终于是要嫁人了。”

这声刚落下,又是位容貌和她一般无二的女子走了过来,那女子名字唤作红药,是窗边女子的同胞姐姐。她二人正青春,都是风华绝代的女子,红药把手放在她妹妹的肩上。犹豫,但终究还是开了口。

“妹妹,那杨大官人愿意娶你,也该是你前世修来的福气。等到卯时,我让小玉给你换身衣裳,可别错过了时辰。”

她话毕了,收拾了下手里胭脂,还剩点余渣,也匆匆丢了。

从始至终,红衣都没有理会她姐姐的话。只是眼神空洞地看着窗外,那里成对的飞鸟在歪脖子树上盘旋,倒映进她漆黑深邃的眼眸中。

她看着窗,表情说不上是该哭还是笑,她定定望着的方向,有个人曾经从这里离开。他慌了神,最后只留下红衣一人。

门外。姐姐刚走,丫鬟小玉倒是来了。

那匆忙缝好的红嫁衣,终于是捧着送了过来,她双手颤抖,生怕自己一个话不好,落得小姐不快。

看着小姐眼神入定,丫鬟慢慢倒也不怕了,毕竟从小到大,还是她和小姐了解的最多。这是小姐心里面别扭,难受,可这婚要是结了啊,以后总是会好的。

那可是大官人啊,嫁给他不会错的。

她给红衣褪下衣服,慢慢穿上红嫁衣。这小玉服侍着小姐,为小姐戴上了凤冠,穿上了霞帔,最后慢慢盖上了盖头。

丫鬟年轻嘴碎,她一时间没忍住,还是多叨扰了一句。

“小姐,与官人多年未见,应高兴才是,可不能总想着那村里的二柱子啦。”

那二柱子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哪儿配得上让小姐哀愁伤神呢。

也不知怎地,红衣似乎是瞪了一眼她,小玉连忙住嘴,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就这时,门外唢呐声响,村里渐渐倒也热闹了起来。

时辰不差,一切都还正好。

那清脆的红檀木响板也打了起来,老媒妁咳了咳痰,就开始讲起了故事。

“那大官人啊,十八岁进京赶考,曾经给这红衣姑娘许诺过,待到功成名就归来之时,定要八抬大轿娶她为妻......”

“这红衣姑娘生得秀丽,和那个杨大官人也是情投意合......”

“这又是十载的别离,两人也是一直眷恋着对方,如今大官人衣锦还乡,这不正好了吗!所以啊,这一对神仙眷侣,是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的......”

“红衣姑娘听闻大官人要来迎娶她,也连忙安排下人准备了一身红嫁衣......这红嫁衣倒是好看,颇像那秋天的枫叶。”

可惜这故事,红衣自是记不起来了。

轿子抬上,迎亲的队伍一路朝前,终究是由不得她悔改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