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粮问题啊……”

在外公去世后……更准确一些的话,是我外公肺癌住院接受治疗,日常午饭和晚饭两顿正餐需要老妈学着打理、操作。时间来讲不算很久,老妈现在也是在家政各方面的技能趋于稳定、值得信服的那种了,但唯一多数时候,看着会让我和老爸觉得有些不适应(到现在还没完全消退)的,还是她现在还没改(估计未来也不会改掉的),她买、囤东西习惯、喜欢“多”的特点。

米啊,油啊,蛋啊,奶啊啥的,要么是家中偏角处,要么,因为老妈和社区里一位大妈是老同学,现在还关系挺好的,那位大妈现在是搞带货批发的活计,有时老妈就会向她那边买些有优惠、质量也不差的日用品——所以细看细想一下,囤在家里的还真不算少,更别说还有老妈已经买了,但还没往家里放的东西呢……而像冰箱里,那就更不用说了,冷藏的上层最多情况可以放着最少三天,最多(省着点吃)能过五天的蔬菜;冷冻的下层,那保存时间就更长了,一堆肉类,早点的馒头花卷,也有饺子、馄饨这种既能当早点,还能让老妈躲懒混一趟正餐,我们还都大概率挺舒服的选择……

那其他的袋装小面包,饼干,蛋卷……这种既能当早点,又能像下午,临时饿了充饥的半零食,那家里也有挺多的,更不用谈19年的双十一、双十二,我还主动买了两大盒高纯度(85%)黑巧克力,以及一大军绿色铁盒装的压缩饼干,虽然当时买这些东西搁在家里,肯定不是我有预知未来的能力的判定依据,不然当初我就会想着到医院做个脑部CT检查,后续我的人生轨迹也就截然不同吧……嘛,只是随口一提,毕竟已经发生成过去的事情,再去频繁追思,意义也不大。老爸是在社区群见了有一批人发牢骚:全市情况又没紧张到处理不了的程度,小到我们这片区、这条大路、这个社区,也没有感染情况,封了几天,有人家中囤粮就有告急的,菜也容易吃空,不像我的外婆、小姨那样,早点、正餐吃稀饭(小米粥、红薯粥……)、面条配菜就能解决,还不发牢骚怪话——社区一些人就是在群里开始抱怨,封控不是不能理解,可……总不能没到病死先饿死吧?那也太冤枉了。

既然之前就有过封控,而且不是我们n市为“第一枪”——意思是已经有了先例可以参考借鉴,至少少犯失误还是能做到的吧?没想到哇……统一购置粮食物资,再下发给每家每户,居然还是需要平民百姓提醒,居委会的上下人员们才会意识到、去安排的吗?群里似乎是这么吐槽的,老妈……看样子是挺神气,在老爸刷到社区群里的那些发言,提到粮食问题,她就说道:“看到了吧?之前都说我买东西喜欢买多,买回来又用不完,每次都有浪费。可这事情哪有像计算机那样,都掐的点那么准、那么精确?”

“我这样的做法,到了像封控管理的前期,就挺有效果的吧?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暂时没有跟社区领导层产生矛盾冲突,虽然他们的工作,不管说是防疫,还是前些年社区内部的一些工作、活动,自觉做得……都不算优秀,你在桌上、晚上有机会聊起这类话题,也和我站在同一方向的,那以后,我处理家务的自由度,你要进一步放开吧?我总不会为整个家坏咯,还有毕竟还有牛崽,他现在在家的时间更长,他做我的监督,这你总该放心吧?”

“嘁……”老妈刚才的表情是有些得意、有笑容的,而我看老爸也是有半开玩笑的那种嘻笑表情,然后听他语气中的意味,也少有真正想反怼的感觉,“让牛崽当你的监督?得了吧,他能管你什么?你怕是忘了从前教训他有多凶,他本身又真不是什么熊孩子、皮性子,你还有打骂。”

“聊回来,你自己刚才也说了,是前期,无论是能力所及,还是客观需要,我们肯定不会、不能像米国那样躺吧?那……先不谈最终解决方案,就预估的时间来讲,总不可能让那么多人活活饿死吧?但同时,这也不是你因为这个洋洋得意的理由吧?特殊情况总是占少数时间,浪费是不可否认的,过去的无法追回,但我们人总得吸取经验教训,懂得变通,这样才会让效率提升,成绩更好嘛。”

“嘁,说得比唱得都好听,哪天你上灶台干活,我像你周末那样,睡也睡到九、十点才起来,那家里基础一些的不都会乱套吗?”

“唉,所以绕来绕去还是躲不开这个吗……短时间内都不好进行我们家中位置作用的互换,那为了章启轩,都要互相配合、互相扶持吧?人人都有性格不合的矛盾点,只是发现了之后包容、尽量别触发。”老爸表情显得无奈,“因为别人的事情随随便便就能引得自家的问题,也太不适应了吧……”

倒是没有引发、激化到让我担心,觉得很反感、恐慌,深夜睡不着,不会引得隔壁房间大吵大闹,整得我内心不安。就当是日常夫妻吵嘴矛盾的升级版吧,毕竟第二时间,能自我解释的理由也不少:床头吵架床尾和;他俩都是关键时刻能理清头绪的人,以我现在这种状态(偏瘫后遗症),两边老人都有健在的,真下决心走到那最后一步,过程也会阻力重重;网上因为生活、感情……多种压力逼迫,一时失去理智,选择自尽,这类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了,我的血亲家庭内部在经历社会不可抗逆因素的打击,以及家庭成员两次不算小的变故,绝对可以讲是进入低谷期,还没有明显回升趋势的迹象——这样还能在第三视角中,看似平稳地走过一天天,我暗自已经足够感动了。我也是,在偏瘫居家之后,更真切地有感受、明白了亲情、友情的重要性,我在父母中间起着一颗至关重要的螺母连接作用,这就更需要我在更多场合,心平如镜地去辨清自己该说什么、怎么做……这样也好走得远,不至于被自己绊倒。

2020年……倒还真是个出乎大多数人预料的一年哈,一开篇就是不按往年的普通套路去演。歇完年假,老爸老妈还有光是臆想,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带薪非年假——“一眼”望不到头,多少有、后怕的那种时间长。老爸半自嘲地这么说:“都不知道睡懒觉睡饱了,到时有没有班上……”老妈在管控还挺严的时期,社区连牌友们的聚众小娱乐都禁止了,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窝在家——日常被检之后,家务劳动之余,也就是靠在沙发上追老剧新剧了。我……之前有提过吧?老妈的性格挺死板的,明明不觉得她有什么听力障碍的问题,但看逗音短视频啊,追剧因为她有类似囤货的操作习惯,那就要花更长时间了……

我们这片区域的住房,又属于老城区,隔音条件不好,在我跟老妈挺倔挺冲地怼了两次,她不听劝之后,我也没辙,只能在不过分影响我正常睡眠质量(不熬得太晚)的前提下,减少每天小说更新字数。毕竟我也少了每月平均赚稿费的收入,在快半年之内的时间(夏天到来之前)里,我在基金投资里倒是做了挺快速、挺有效——有效率、有效果的小幅定投操作,宽幅指数(沪深300、中证500)投了,行业指数(酒、医药……),也有看中明星(金牛)基金经理管理的混合基金——可以说幸亏有基金定投、相关的一些网络知识了解近期股市的走势,让我感觉自己是在边学习边尝试赚钱的,内疚、自责的感觉轻了不少,会感到的时间也少了许多。

学习知识,现在更多的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我先前也有提到过,镜水是个偏感性的人,如今的生活变成了,一家三口几乎成天24小时待在60多平米的小房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状态。老爸老妈接触、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了,那么不可避免的,争吵、矛盾的次数也会增多,而且我如今是居家状态,所以听到他们的吵闹,心里也不好受,哪怕近期,基金几款产品定投,都挺碰巧地点到了半年(一年)内相对较低的价格里,我……还是高兴不起来。而现在?还没有走到牛市行情上涨空间呢,一波看似没啥可大事(老妈整月经),期间还在周末同老爸一起到医院检查一趟,结束……

“咦,老妈……她人呢?”

“住院了,过些天准备手术,你不要太担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