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愈发确定了一件事情——
不管在哪个世界,“粉切黑定律”都是不需要怀疑的世间真理。
不过嘛,粉毛小师妹倒也不是没有优点。
上古狐妖的血统、让她身上散发着一股别致的魅力。
星眸微启,眼中灵动万象。
一颦一笑间,有春意荡漾。
她的身体构造与常人相异、也使得她的打扮与其它同门师姐师妹颇为不同。
为了防止狐妖尾巴无处安放,沐清歌通常是穿着一身泰西棉制的后开叉长袍、配上一双东海琉璃丝的高筒透明雨靴。
不需要什么亵裤或是衬裙,就这样便已经足够了。
这样既凉爽通透、又自由自在。
(以及方便与林谦哥哥共同修行——来自狐妖的小声哔哔)
山间多雨,沐清歌通常会再带上一把贴着干燥符的白色油纸伞。
空气再怎么湿漉,她也会是干爽清新的模样。
粉色的绒毛大尾巴,随着步伐一步一摇;
开心时会摇晃,伤心时也会摇晃,身登极乐时摇晃得颇为厉害……
只需反复抚摸她这条尾巴,生活中便有无穷的乐趣。
而就算不去触摸尾巴、光是让她在眼前蹦来蹦去,便能感到强劲的活力与热情。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沐清歌与黎兰若相处得并不好。
每每提及对方,总是火药味十足。
“林谦哥哥,我知道你其实并不喜欢黎师姐。”
“嗯?”林谦挑眉,“从何得知?”
“从她神魂不定的模样里看出来的。”沐清歌得意地窃笑道,“对哥哥来说,与她在一起、恐怕只是为了修行阴阳和合秘法的需要罢了。”
“嗯哼。可惜猜错了。”林谦微笑,“我的修为进境,并不依赖大欢喜宗的功法。没有必要专门为了练功而与她相处。”
“那林谦哥哥喜欢她吗?”
沐清歌娇小的身体堵在了林谦身侧,不让他有回身进屋的机会。
今天便要趁机刨根问底,把这个在心底憋藏已久的问题好好地问出来。
谁知林谦却反过来问她:“那你觉得我喜欢你么?”
“当然喜欢啦。”沐清歌说,“林谦哥哥有大修行境界,兼爱众生。不仅喜欢我,也喜欢每一位同门,喜欢着山里的一草一木。”
这话倒是没错。
但听起来总有点怪怪的。
“你呢?”林谦又问,“你也喜欢一草一木,所以顺便喜欢了一下师兄?”
“我?”沐清歌笑嘻嘻地说道:“我呀,今天只是恰巧多做了一些素烧鹅呢,给林谦哥哥捎带一些吃的而已。您看,您的小师妹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林谦:“喔,原来只是出于同门情谊、前来分享些可口的食物。”
沐清歌点头:“正是。”
然而林谦话锋一转:“如此美食,为何不与宗主大人和各位师姐一同分享、倒是先来找师兄呢。”
只听沐清歌从容不迫地开始胡诌:
“因为……怕林谦哥哥整日被坏女人纠缠、搞得身体很差,所以特来请师兄吃些好吃的、也能补补身子。”
这套说辞可真是圆上了,无懈可击。
至于谁是她口中的坏女人……这种事情不言而喻。
“原来是这样。”林谦抚掌,“沐师妹可真是个好孩子,心系同门、与人为善。”
“那是。”沐清歌高兴地答道,“这也多亏了在林谦哥哥这里耳濡目染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其实,沐清歌哪里不知道林谦在用言语敲打她?
只是这话听着就很受用,装作没听出来话里有话就好了。
啊对对对!师兄说得都对,对极了!
“只不过,有一件事我却有些忧虑。如此心系同门的好师妹,自己的修行境界怎么样了?”林谦笑道,“过几日便是宗门小较,到时候可别被某些坏女人给打趴下了呢。”
大欢喜宗一年一小较,三年一大较,每五年还要举办一次无遮大会。
这些都是宗门内弟子互相比拼修行成果的盛事,宗主和各位长老对此都相当重视。
在别的方面、沐清歌还可以用她的口才辗转腾挪;
但到了比拼修行硬实力的时候、这平时好吃懒做的小狐妖就蔫了。
别人喝酒吃肉,吃完了之后要坐定修行、要体悟境界;沐清歌呢,吃饱喝足之后往凉席上一躺,直接就呼呼大睡了去。
睡姿倒很是可爱,整个人蜷成一团儿,大尾巴软软地盖在身上。
“林谦哥哥,您莫要取笑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我已经勤学苦练了这么多天?”
沐清歌难得挺胸抬头、仿佛对自己努力修行这件事情分外自豪。
林谦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微笑道:“那便到时候看你的表现了。”
====
====
转眼便到了宗门小较的日子。
这也是林谦和沐清歌这一批新弟子们初次亲身参与如此盛会。
开始比武较量之前,自然是先要举行盛大的仪式。
以好酒好肉祭祀天地,祭祀完毕后分而食之。
酒至稍酣时,才是功法发挥的最佳状态。
黎兰若也喝了好些酒,预备让身子暖和起来——因为她今天便要上场。
对阵的敌人,正好是沐清歌。
“哈,不是冤家还不碰头呢。”
有些微微自嘲。
今天的黎兰若,也是颇为惹人瞩目。
穿着一身黑色劲装,乌黑的长发扎成干净利落的一束马尾绑在脑后。
她玉白的手中捏起细细的长剑,姿势优雅而又富有攻击性,仿佛王蛇吐信。
比武场的周围,是一圈又一圈层层垒高的看台。
黎兰若朝着看台上望去,不出意外地在最高的那一阶看台上看见了林谦的身影。
他才刚刚落座,身旁就是常年闭关清修的宗主大人。
作为宗主的亲传弟子中修为最高的一位,林谦当然需要坐在宗主的身旁……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远远地看到千娇百媚的宗主大人剥了一颗花生喂到林谦嘴边的时候,黎兰若还是不由得哼哼了几声。
“我还以为,这看台造得这么高、能有甚么用呢。原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坐得高、摘得快。”
话语之中,有一股浓浓的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