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衫少女茫然道:“狼族现在又有新的头领了么?我怎么不知道?”双眼一转,突然咯咯娇笑,只笑的花枝乱颤,撇嘴道:“怪不得见你神色有些异常,原来小姐误会了!把我们误认成了狼之一族的人。”
月儿大是一惊,大声道:“难道你们不是狼族找我报仇的人?”紫衫少女啐道:“当然不是,我们的身份,又岂是哪些黑道败类可比。我们是听了你的大名,才专程来见你。”
月儿“哦”了一声,心道:“嘿嘿,原来我干掉了东瀛最厉害的人物,一不小心在这里火了,这船上的人是仰慕而来。怪不得一到这儿就觉得处处充满了异样,完全不象一个黑道人物的场所,倒似一个大家贵族的幽居。”听她语气,似乎主人并不止她一个人,并不放松警备,问道:“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紫衫少女脸上一红,尽自有些害羞,轻声道:“我是东瀛公主,名叫多美惠子,我这次是和母后一起来的。”
月儿心中一震,联想到外面的带刀太监、挑灯宫女,以及大船里幽雅的装饰,暗道:“东瀛的公主!我怎么早没有想到!他们来找我做什么?想她虽然是东瀛女子,毕竟是金枝玉叶,这公主对我甚为友善,我正好向她们要一只有水手的大船,也方便回到中土。”
既然人家慕目来见,还没有见到东瀛母后,自然不能操之过急,反问道:“你既然和你母后同来,为何只见你一人?”多美惠子扁嘴笑道:“我妈妈讲究的很呢,一贯来就是这么罗嗦,公子不要见怪!”
就这个时候,只听一个娇媚的声音传来:“冒昧请阁下大驾光临前来,真是打扰了。”那声音莺莺呖呖,温柔之中又十分动人好听。月儿微微一震,心道:“东瀛母后出来了。”
月儿从发声处看去,但见一个身形婀娜,娉娉婷婷的妇人从帘帐后走了出来。多美惠子走到妇人身边,嬉嬉笑道:“这就是我母后。”
月儿看那东瀛的皇后,身披一缕凤纹轻纱,就似不能遮体的纱帐一般。因为是在暗光处,怯雨羞云的胴体、丰韵无暇,在轻纱下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她身材如描似削,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万般风情绕在眉梢,无论皮肤姿色,比起女儿多美惠子,更要稍胜一分。果有倾国倾城之貌,暂回眸、足使万人断肠。
第一次看见皇后和公主,虽对东瀛人并无好感,但不可否认,这对母女确实是一对难见的美人。
月儿作揖道:“得见阁下仙容,真是荣幸之至。”语气虽是谦虚,神色不卑不亢,却没有丝毫“荣幸”之意。
东瀛母后见月儿对自己不跪不拜,昂首站在自己面前,很有凛然傲气。微微一诧,随即眼波定在他身上,微笑道:“中土女子,不仅武艺超群,还有如此倾国倾城之姿,怕是仙宫的仙女也不为过,果真和我东瀛不同。”月儿见她说话柔气斯文,没有什么威严,倒带着一股妖媚。
东瀛母后又上下对月儿打量了一番,缓缓走到月儿身前,面对面站定,柔声道:“阁下今天就要回中土去?”
月儿一愣,随口道:“不错。”
东瀛母后道:“你不回去成了不成?我很看重你,愿意的话,你可以留在我身边。”语气中有询问之意,竟也有一份哀求之意。
月儿毅然道:“不行!”
东瀛母后见月儿拒绝,脸色为之一黯,眼神有些忧伤,眼儿一红,竟似要落出泪来。
就在此时,多美惠子忽然主动上来,吐气如兰,娇声道:“你若不回中土,留在我们东瀛,便让你做东瀛最大的官,怎么样?”
月儿没料到他们居然要拉拢自己,连忙拒绝。开玩笑,她可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她还要回中土去找小龙女他们呢。
东瀛母后见月儿到了这个份儿上还不答应,媚声道:“阁下为何不肯,难道我们东瀛比不上战乱的中土吗?”
月儿正色道:“皇后,公主,我可不能做你们东瀛的大官。呵呵,听说东瀛都是天皇说了才算数,你们要我做大官,那天皇未必就允许。”
东瀛母后道:“姑娘,不妨直接告诉你,就是因为天皇死了,所以我才找上了你。”
月儿大吃了一惊,道:“你们要我做东瀛的官,难道和这天皇之死有关?”
多美惠子娇哼哼了一声道:“天皇死了,暂时没有继位的太子,东瀛朝政动荡不安,有几个亲王势力很大,他们都有可能篡权。若他们篡位登基,我和妈妈是先皇的亲宠,现在没了依靠,他们为了斩草除根,到时候性命难保,下场就会很惨。所以我和妈妈便想找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掌握兵权,维护自己的权益,你可不能忍心见死不救。”
月儿此刻才知道这事情竟然牵扯到了皇室朝政,被这对母女如此看中,婉转道:“中土还有很重要的事情等这我去做,这件事恕难从命,告辞。”
月儿没有理会皇后和公主的挽留,直接运起轻功离开了这大船,在月儿看来,东瀛的内乱是东瀛人自己的事情,自己一个外人没有插手的理由。
回到船上,月儿和李秋青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李秋青也赞成月儿的意思,,两人商量过后,直接驾船离开了此处。
船航线了几日,终于到了岸边,上了岸后,月儿一打听,发现自己居然来错地方了,她原本是要去南方,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居然来到了北方蒙古人的地盘。步行了一日,到了一个较大的集市,此地房屋林立,人潮涌动,看来是个不小的城市。
月儿心中大喜,笑道:“步行赶路太慢,我们正好前去集市里买几匹健马。”李秋青赞成,二人直接向集镇上走去。
二人各自挑了一匹矫健的好马,这日午后,二骑径向北行,不几日已到元朝的京城大都。
蒙古人凶悍勇猛,铁骑所踏疆土,直至数万里外,据说以达欧洲境内,历来大国幅员之广,无一能及。元朝大都即是以后的北京。帝皇之居,各小国各部族的使臣贡员,不计其数。
月儿和李秋青都没有来个此地,等一进城门,便见街上来来往往,好不热闹,竟有许多都是黄发碧眼之辈,全部是夷族小邦的一些小国来奉承参拜的使节。
月儿微微吃了一惊,心道:“这些碧眼人分明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欧洲人和俄罗斯人,咳,蒙古人可真他妈厉害,几乎称霸了半个亚洲,还打到欧洲去了。”
李秋青居住海外二十年,哪里见过这么热闹喧哗地城市!一对美目乱转,到处张望。
就在月儿走错路的时候,在钟南山的脚下,蒙古四王子忽必烈正在接见一位重要的人物,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显得无比的亲切,忽必烈将桌子上的一杯酒端起,酒杯道:“元真人,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蒙古国亲自册封的国师,同时也是全真教的掌教!”
下面一个脸上擦着水粉的白面道士站了起来,这个道士看上去非常奇怪,他穿着蓝色的道袍,面白无须,脸上却涂抹着女子用的水粉,看起来怪异至极。
这道士端起酒来,道:“殿下,多谢您的厚爱,在下一定粉身碎骨报答您的恩情!”将酒一杯饮下,元陆又道:“殿下,我曾经虽是全真教弟子,但是上面还有师父、马师伯、王师叔、刘师叔、郝师叔那些人在,我怕他们不肯归附蒙古国”说完这道士一脸期盼的看着忽必烈。
忽必烈哈哈笑了一声,道:“无妨,我手下十万将士,待会元道长带着他们一起上山,务必不能让马丘王刘这些人跑了!”
忽必烈感觉志得意满,他本来想强攻终南山,派兵将终南山围困了数日。没有想到,居然来了个全真教弃徒,还是全真教的第三代弟子。这道士名为元陆,因为触犯全真教教规被驱逐出师门,后来因为机缘巧合居然练成了一部奇书,武功大成后想要重返全真教一雪前耻,没想到居然在这遇到了蒙古军,两人一拍即合,忽必烈答应扶持元陆为全真教掌教、蒙古国师,元陆则答应当上掌教之后,率领全真教归附忽必烈王子!
忽必烈双眼看着远处的终南山,心中激动,暗暗想道:“全真教十万弟子,若是他们都归附于我,到时候中原武林虽然还有丐帮少林寺,但是我手中的实力也不比他们差了!”想到激动处,忽必烈哈哈大笑,只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元陆的脸上也是一脸的笑意,他被驱逐出全真教后,为了生存去皇宫,本想着凭借自己的本事在皇宫里谋个官职,没想到居然被一个老太监看中,被强行去势后,那个老太监给了他一本名为葵花宝典的秘籍,元陆本以为生无可恋,没想到看了这秘籍后居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练了葵花宝典之后,武功大增,随着武功增强野心也跟着增强了起来,他在全真教三代弟子中只是垫底的存在,即便是未来的掌门,也远远轮不上他,何况,元陆的志愿也不只是一个区区的全真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