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知某上有关洗心(脑)的文章,有些方法很简单,比如说重复:用在广告上最常见,商家利用人类记忆曲线的规律,不断用简单的广告语重复输入短时记忆,最终让它变成了可以长时间被记住的长久记忆。简单制造机会的互惠:我们大多数人在受到别人恩惠的时候总会产生一种补偿效应(默许的生存技能),想要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哪怕不报答对方,也会对他产生感激的心理(机会给了,不利用吗)。还有捆绑概念:钻石,简直是全世界最见利害的一种营销方式。仔细想想,为什么提到钻石就代表了爱情?就因为它那么贵么?稀有?元素周期表的大佬还没出完呢。
复杂一点需要动心思的有攻击痛点:利用你的痛点,利用自己认知上的优势打压你(科学就是对的吗?那要实践干嘛,实践的结果,也有不确定性的),让你感觉到羞愧、不好意思,让你觉得自己无知,然后再利用你的信任让你掏钱(知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需要付费的)。经典效应,封闭消息:通过频繁、长期、恶意的心理暗示(有邪教故事以家庭为单位,内部互相曲解问题),操纵对方情绪,使受害方逐渐麻痹、怀疑、自我否定、出现幻觉、情绪崩溃,甚至对加害方产生依赖、信任的恐怖心理学武器。说不定,有些人真的被打上钢印了……当然,明辨是非需要不断的学习,可学习的目的向来并不单纯。
台城路
余赋词以述二妙。
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心存太古。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语。共倚云根,岁寒羞并岁寒所。
当年曾见汉馆,卷帘频坐对,飞梦湘楚。叹我重来,何堪如此,落叶空江无数。盘桓屡抚。似冉冉吹衣,颇疑非雾。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
台城路,据《钦定词谱》卷三十一载:“周邦彦词,有‘绿芜凋尽台城路’句,故名‘台城路’。本来是叫齐天乐的嘛,其调势不急不缓,纡徐和谐,兼用黄钟宫,得中和之音,故为朝廷吉庆活动所用。宋人用以抒情、写景、咏物、祝颂、赠酬,适用题材广泛。
"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二妙,能吹的,晋时的索靖和魏瓘,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故事发生在萧萧风雨声中,时人倦听秋声,老枝也无著此间。
"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暗饮,后续春腴,被遮掩的情感,欣欣向荣,晚节不……还是可以后来春的,不载人向天河去(之前没技术,现在不就是上天嘛)。
"心存太古。"太古,以前的以前,心存其念,历史才被追忆。"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语。"喜,素来喜欢冰雪的品质,细相看,是欲语,君心已乱,关心则乱啊。
"共倚云根,岁寒羞并岁寒所。"共倚此番云根,从何处来?又将去何方,岁寒知岁寒,羞也并此岁寒之处。这里,可以给岁寒不同释义,例如:一年的严寒时节啦,事情的终极啦,老年啦,困境、乱世(晋人)啦……
中场
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的食物可以施舍给僧人;用南烛叶煎汁浸米做成的饭,也可以供养神佛。
香积厨是僧家所必备的斋厨,仙麟脯是神仙所吃的熟食。天竺僧人佛图澄显神通,焚香念咒语使钵中生出莲花;三国道士葛仙翁作法术,张口吐饭能变成蜜蜂。
天竺僧人达摩可以脚踩一根芦苇渡江,后汉人栾巴则能用嘴喷酒灭掉远在成都的火灾。
晋代道士吴猛可以用羽扇划开江水变成路;神话中的麻姑则能把米扔在地上变成珍珠。“飞锡”、“挂锡”,是说僧人的出游和停留;“导引”、“胎息”,是说道士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和尚双手合十行礼叫做“和南”;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叫做“稽首”。说“圆寂”、说“荼毗”,都是指和尚的死;说“羽化”、说“尸解”,都是指道士的死。
女道士叫做“巫”,男道士叫做“觋”,从古时候就这样划分;男僧人称作“僧”,女僧人称作“尼”,也是从来就有这样的区别。
“羽客”、“黄冠”,都是道士的誉称;“上人”、“比丘”,是对和尚的赞美。“檀越”、“檀那”是佛家称呼施主;外炼金丹,内修精气的道士,想做长生不老的神仙。
和尚谦称自己,说自己无父无母,像有莘氏女采药,在空桑中捡到的婴儿,所以称为“空桑子”;道士念经,仿效神仙的声音,所以称之为“步虚声”。
“菩”就是普遍的意思,“萨”则是救助的意思,因此天地神灵有菩萨的美誉;在水中行走,龙的力量最大,在陆地上行走,象的力气最大,因此精通佛法的高僧有“龙象”的称号。
儒家称的“世”,佛家称之为“劫”,道家称之为“尘”,这都是说还没有摆脱世俗的人事牵连;儒家说“精一”,佛家说“三昧”,道家说“贞一”,这都是说深奥的道理无穷无尽。
达摩死后,有人看见他手提一只鞋从东方归向西天;后汉王乔朝见皇帝,不用车马,站在由鞋变成的两只野鸭身上从天空中降落。
"当年曾见汉馆,卷帘频坐对,飞梦湘楚。叹我重来,何堪如此,落叶空江无数。盘桓屡抚。似冉冉吹衣,颇疑非雾。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
当年,怎么说,曾见汉馆,卷帘内,对而相坐,飞梦(在天)湘楚间。嗯,是神话故事就会开展一系列操作。
重来,如果重新来过,我何至于如此,叶落,江空,无数,长叹轻叹已没有区别了。盘桓,徘徊屡抚长栏。似吹衣风来忽聚,颇疑,如雨非雾。
"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有没有环境,心情确实到了,晋人什么境界?
所以还是,欲知后词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