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芳美到底是个什么状态,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至少知道,她的情绪已被幡石庆子有意地激化。“忘年交”难以结成,更难以维系。因为二人的年龄差距悬殊,终有一方要率先现出明显的衰老。“忘年交”尚且如此,忘年的情感就更加要受年龄因素的制约。有道是“薰琴何患无赓载,秋扇明知有弃捐”,江户芳美在筑波艺校已是返聘身份,到白陵做客服自也是老态龙钟。这时候,幡石庆子的年龄优势越发显露出来,也难怪她会疑心了。

幡石庆子激化局势的是一幅肖像素描,它先前用于我们霞浦高中的宣传栏,现在不过是再次利用。当时征集宣传画的工作,在往年的学生会工作记录中有所留存,我翻了出来,大致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当时霞浦高中正在筹备当年的文化祭,这是各个社团展示成果的绝佳舞台。然而我们这边的美术社是个坚持着光荣“偷懒”传统的摸鱼社团,在这绝佳舞台上还真演不出什么好节目。思来想去,他们想到的办法就是“作品公募”,打算在全校征集作品作为美术社的宣传。然而,画出一幅有美术水准的画可不是随便就能完成的。尽管他们专门向学生会申请了这个活动并获批,并且还当真宣传了,可依然是应者寥寥。最后,还是当时美术社的顾问老师后木庆子(也就是幡石庆子)来救了场,她应募了一幅肖像素描,也就是不久前她寄出去的那一幅。幡石庆子科班出身,这幅肖像画的水准自然有保证。

最近,为了激怒江户芳美,这幅画又从仓库里被找出来再次利用。但我认为,创作这幅画的动机一部分是为了救场,就算幡石庆子在当时就打好了复仇的算盘,也是拖到了最近方才实施。那么,近来一定是出现了一个促成因素,才使得她开始执行摔碎石膏像的计划。而为了保证江户芳美的感情波动,最重要的一环无疑是“让她确信赤尾木和幡石间确实在藕断丝连”。所以,近来出现的契机理当就在这一环上。还可以更确信一点地说,最近出现的这个因素,便是“赤尾木主动与幡石沟通的邀约”。

这个因素可以是赤尾木主动的,也可以是幡石伪造出的主动,我更倾向于后者。而具体的形式,我倾向于“肖像画的对价”,也就是赤尾木这边为幡石画了一幅肖像画,而幡石则向他回礼了某些东西,这“回礼的某些东西”已经被江户掌握,所以她需要求证是否真有这么一幅肖像画存在,而幡石自己就提前准备了这幅肖像画。

所以,“肖像画的对价”是什么?幡石怎样把这对价提前埋伏在了赤尾木身边?

我这样展开我的思考:此前的一段时间,赤尾木和江户一直共同生活,而幡石却在霞浦,对他们的动向不尽了解,而她又是我们霞高的校工,工作日每天都必须到岗上班。而霞高对雇员有严格的动向管理,周末出市都要报备。所以,她对白陵的打探顶多只能利用周末断断续续地进行,并且我也能偷偷调阅这些记录,发现她还是一两年前才出过霞浦到筑波。而江户则是赤尾木的身边人,有什么动机她当即能掌握得到。我想,这个埋伏之毒的计策,理当就是在最近的交互中实现的。而最近,这三人有什么交互呢?

明面上,这一年,霞浦高中向白陵采购了十余座石膏像,这是最近的交互之一;当然,这位校工也可能通过某种秘密的手段,比如我们不知道其存在的中间人、中间渠道与赤尾木取得联系。如果通过石膏像暗通款曲,那赤尾木还需要打点一线生产石膏像的工人,也要关照发货的工人发出特定的石膏像去,这就说不太过去了。料来是有一条中间渠道,让幡石庆子和赤尾木雅次之间形成了绕开江户芳美的渠道吧。

说是渠道,倒也不要求它有多稳定,实际上只要达成“将证据送到位”的任务就够了。甚至说,幡石庆子委托自己的一个熟人去拜访赤尾木,装作无意地将证据留在赤尾木家,让江户看到,效果就达到了。这样的人际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我们也没法很快锁定具体的人物。但我想到了另一个办法——要让江户芳美起疑,那么物品一定得让他俩一看就认出“这是幡石庆子(后木)”,所以这物品,一来当得起一幅赤尾木肖像素描的对价,这幅肖像画我们已经见过,画工精致,绝非一时草率能成,这也是这幅画能够取信于江户,确实让她暴起的关键;二来又要明示主角是幡石庆子,这东西是什么呢?

“让我们再去找找那位勤工俭学的同学吧?”我向奈惠道。

“还要找她问些什么事情吗?”

“从我们最近和她直接打的交道看,这位后木的性子也显得挺慵懒,或者说颐指气使的。也不知是不是长期担任那个摸鱼美术社的顾问被沾染了。具体的表现,就是她把这里的杂活全部推给了她下属的勤工同学去做。一个较短的时间里,没什么巨大的变故的话,她的性格也不会有多大改变。她本人自然不能出现在筑波引起赤尾木和江户的注意,更需要委派他人来执行,所以,近期‘从霞高往筑波寄过去的东西’就是我们应当围绕的重点。当然幡石也有可能将预备好的东西托人送去,而非通过快递,但以她‘连办理手续都是周末打电话找我去学校’这心气来看,我相信她选择快递的几率更大一些。”

我们来到勤工岗位,那位女同学依然恪尽职守地待在那里。我们说明来意后,她翻出近来的快递单查看。快递单一般分为两类:像电商那样,经常大量发件、和快递行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一般使用电子记录和打印快递单;而一般人偶然起意寄递的散件,则使用传统的三联复写纸质快递单。霞浦高中官方也不是什么物流大埠,使用的自是后者。三联快递单通过笔尖书写的物理压力进行复写,直接展现笔迹的第一联由快递公司派件后收回;印记明显的第二联在填完快递单后就取出,作为揽收回执交还寄件人;印记最浅的第三联留在包裹外侧,一起交到收件人手上。由于第二联在快递单还没贴到包裹上之前就已取出,是保证完整的(在运输过程中第一联会发生磨损,第三联背面是胶面,贴上后就无法完整取下来),只要笔迹清楚,快递单的填写内容就一定是能还原出来的。

“找到了,应该是这张吧。”那位勤工女同学在用铁票夹收拢的一扎快递单里找了找,最后取出了一张放到我们面前。

填快递单自也是这位同学出力,笔迹对当前的探索帮助不大。我一面让视线扫过每一个字,一面让小指尖在纸背跟着视线的移动掠过每一个字的凸起。我对霞浦很熟悉,能肯定寄件人、地址和联系方式是随手杜撰的,这些信息无补于事;收件人是赤尾木雅次,地址是我去察访过的石膏像生产企业“白陵”,联系方式也不必深究。最关键的“寄递内容物”,这位同学填写的是“寿司紫菜”。

“寿司紫菜?”奈惠奇道。“这种随处可见的东西还用得着专门从霞浦寄到筑波去吗?”

“是的,的确是寿司紫菜。”这位女生点了点头。由于东西的确是她经手的,她对这次投递还有印象。她说,那天,校工后木(幡石庆子)让她将这份东西寄去筑波,收寄两方的信息填写,后木特别拿了一张纸条进行具体指示。这位同学也看出这个霞浦的寄件地址是捏造的,于是好奇心起,便打开看了看内容物。这一件的外包装像是我们毕业时装毕业证书的封筒,我拆开封筒一看,里面的确是透明塑料包裹的一大卷寿司紫菜,卷成筒状放在封筒里。我虽然也觉得奇怪,但看里面确实是这东西,倒就也没问太多。

“就这点寿司卷能值得过一幅画?”奈惠又好奇地发问。“要我说,还是再找找别的快递单,看看有没有别的符合条件的吧?”

“我们以学校名义寄出去的快递没那么多,这一扎快递单已经是一年的份了。”勤工岗的女同学答道。“要是找更久的话,我那时候还没进霞高,还得问一问其他人之前的单据在哪里存档。”

“倒也不用去找单据。如果幡石在去年就埋伏下这条暗线的话,留待今日发难,怕是就没有足够的效力了。要我说,她就是当即寄出,当即发难,打赤尾木和江户一个措手不及。虽然她名义上寄出去的不过是一卷紫菜,可紫菜未始就不能藏下名堂。”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权力和利益交媾往来的时候,彼此间的试探、打点可不能在明面上进行,但许多的暗示足以作为利益输送的渠道。比如说,商人去拜访官员,临走前留下一包再普通不过的半斤装廉价茶叶,但这茶叶盒子里可能就藏着现款,名义上只不过是几百几千元的往来;又比如说,官员到属地巡视,地方以“土特产”的名义送上一些不值钱的鸡蛋,可这些鸡蛋都是特制——蛋清早已抽空,而封入真金白银。现在的寿司紫菜卷也是一样,紫菜为了包裹米饭,都是制成大面积的一张薄片再行卷起,但焉知这一卷紫菜的若干张薄片里,是否藏下了一张金箔呢?紫菜是紫黑色的海藻,晒干后虽然有一定的透明度,但数张薄片叠在一起也足够做到透不进光线,看不到内容物。

但紫菜的薄片里夹一片金箔也不太现实。因为金箔本身就是金的精加工品,普通人难以再将之还原成可供收藏的金块。并且,金箔的价值过高,虽然幡石庆子的画有足够的美术根底,但终究到不了大家的出价,更何况一片金箔,也难以和幡石庆子扯上什么关系。

但这样一来,终究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方向。幡石庆子所送的,能表示自己存在的,和肖像画对价的东西,还得能卷起来藏在紫菜卷里不至毁坏。紫菜自己的油渍造成污染倒是不必担心,因为可以用塑料布再加一层包裹。总而言之,它必须是软质,而我们第一个反应便是——同样的肖像画。

既然幡石庆子能以赤尾木的样貌画一幅肖像素描,那她完全也可以给自己画一幅,然后把这张画卷在紫菜里投递给赤尾木雅次。按正常思维,接到一份自己心下没谱的快递,来自不知所云的地址,又标称是“寿司紫菜”,谁都会心下戒备,不敢贸然打开。再加上现在也有威胁、掯勒一类的强索行为,为提防这一节,收件人也会选择私密而安全,至少是僻静无他人干扰的环境下打开,这样的场所,第一反应自然是住所了。

幡石庆子显然是算到了这一节,所以寄了这么一筒不知所云的海带卷过去。赤尾木雅次和江户芳美或许在当时还没有打听幡石近来的下落,对这个陌生的霞浦地址也没起什么反应(从这一点来看,理当是幡石直到最近才公然挑明自己的复仇,否则,她在霞浦的事实要是被那两人知晓,恐怕她还是会从其他地方寄出快递的)。而赤尾木和江户在这期间共同生活,住所恐怕也是相同的。不虞有他的赤尾木雅次当着两人的面将快递打开,将海苔卷收拢的时候,就必然会发现里面的素描画,而江户芳美也必然会起疑心。因为她也在筑波艺校待过,也是有很大可能看过幡石庆子的绘画的。

幡石庆子的盘算竟然如此之深!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接下来,愤怒的江户芳美就要来找她了,下一步她要如何应对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