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医生。”说话的人骨瘦嶙峋,约莫五十岁,但他告诉我只有三十八岁,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忧愁,给这个正值盛年的商人,留下这种骇人的变化。

“请原谅。”他虚弱的说:“我不知道这件事该如何说起,我本不想来的,但我实在受不了了。”说着,商人捂住头发,可以看见上面到处是焦虑时的抓痕。

“别着急,慢慢来,我们不缺时间。”我赶忙安慰他,防止他的精神崩溃,看起来,已经到边缘了。

“我不知道这会不会也给你带来厄运,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商人眼睛似乎被什么灌入了活力,就像干瘪的灵魂充入血液,他目光炯炯,开始娓娓道来事情的经过。

“几年前,我和一位书商朋友喝茶,当时他刚得到一本古董书,不知道什么年代的,但少说也有千年,他偷偷告诉,这本书的价值不亚于死海卷轴。说真的,那时我十分嫉妒他,我假惺惺的向他表示祝贺,但他却没有一丝高兴的意思,只希望我帮他留意买家,他愿意低价出售,越快越好。我说我想买,但他摇摇头,劝我不要动这个念头。

我当时不知道他的意思,还很不高兴,但越是不让我看,我就越是好奇,我几次向他求购,都被他回绝了。就这样,一年多过去了,我这位朋友杳无音信,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一个包裹,是他寄来的。包裹里有一本书,旧皮制的,十分古老,我欣喜若狂,估计就是他一直提到的古书了,我太兴奋,甚至没去理会整个事件的蹊跷之处。”说到这,他咽了口吐沫,我递给他一杯水,他猛的灌了进去,长长的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我回到房间,迫不及待的打开这本古籍,与我想到的不同,皮质柔软,字迹清晰,上面画着奇奇怪怪的符号,我打开第一页,该死的好奇心!”商人懊恼的捶自己脑袋,我没有干预,等他再次平静下来,开始描述图画的内容。

“第一幅画,是一条河,河里有两条大鱼,凸着眼睛,河上有一条帆船。河两岸分别是城市与乡村,城市灯火通明,乡村则寂静凄凉,,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说明和文字,这是什么?连环画么?我很失望,认为这是赝品,是专门糊弄傻瓜的,我打算去找我朋友问问清楚。就在这时,我听到门外有轻轻的叩门声,声音很轻。我打开门,发现没有人,但当我再坐回书桌旁的时候,敲门声又响起来了,这次我保持门开着,可敲门声没有消失,当我再次回到门口时,才听见整栋房子,每一个门,都响着敲门声。”

“这些都是你看到那本书之后发生的?”不知不觉,身后窗户的阳光变得昏黄,对对面商人除了明亮的眼睛,都在渐渐暗淡。

“是的,也许不是,我现在有点分不清梦境还是现实了。”

然后他接着说敲门声:“我依旧没有在意,认为那是邻居在干什么。我第四次回到座位,发现书里的内容变了,图中的河流变成了血河,那是真的血!从两只鱼人凸出的眼眶里流出,帆船变成了一个椭圆形、光滑,有点像鱼腹的东西,天空中的太阳的位置,变成一个圆形图案,里面画着交错的多边。城市成了骸骨,乡村变为墓地。”他停了下来,眼睛又回到忧愁无光的状态,但比刚才更像一个人了。

我仔细听着,感觉眼前这个人精神已经不太正常了,出现了幻听,幻觉等症状。这不是故意以科学角度去解释他的遭遇,而是考虑他此刻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他之后讲述自己梦境的时候,他说他梦到自己来到了那座城市,自己也成了骸骨的一部分,又说有时候看镜子,自己就是一具骸骨。这是典型的潜意识淹没意识的表现,精神世界干扰了客观现实,再下去怕是要精神分裂,这已经超出我这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范畴了,我不得不建议他去找精神科医生。

“先生,你现在的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了幻听和幻觉,你承认你所看所听不一定是真实么?”

“是的,我承认,但它们挥之不去,我没办法。”

“你家里人有精神病史么?”

“没有,但我母亲患有抑郁症,在我童年的时候。”

“是产后抑郁么?”

“不知道,我从没问过她,也不想问。”

“好吧,母亲的负面情绪会影响你,有些情绪问题也会遗传,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父母都会影响我们的性格,这是代际遗传,我建议你去三甲医院,找精神科医生看看。不过在你去找精神科医生的时候,你依然可以来找我,顺道也可以带来你的那本书,我认识大学的一位历史教授,我想他能帮你看看那本书,希望可以帮你分担一下压力。”

商人很犹豫:“我不确定这会不会害了你,我的傲慢曾害了我。”

“我不是傲慢,我是心理咨询师,研究心理问题是我本职工作,如果这也能出现意外,那么我只能说,任何工作都会有意外发生,但我们总要前进,不能停滞,来吧。”

“那好吧,下次我会带着那本书,希望你能救救我。”咨询结束时,我发现已经下午五点了,没想到不知不觉聊了两个小时。说实在的,我对这个案例很感兴趣,相比情场失意,夫妻不和,这种值得翻书思考的案例更值得研究。我其实也很奇怪,世界上传说着很多看一眼就出现幻觉的画,例如一位乌克兰画家的《雨中女郎》,或如《黑色星期五》等世界三大禁曲等。这些都市传说与古代妖魔鬼怪没本质区别,时代虽然变了,但妖魔化未知的人心依旧。

“不管如何,先看看那本书吧。”

第二天,商人没有如期赴约,正当我觉得流失了这个案例的时候,快递员送来一个包裹,我连忙打开包裹,发现了那本商人描述的古书。我吸取了商人的教训,保持了警惕,先左右翻了翻检查了一下,发现这只是普通兽皮制作的,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考虑到可能是古董,我拿出自己的手套,回到书桌上迫不及待的研究起来。

书皮上的图案和西方炼金术有点类似,内容也大多如此,例如第一幅图,古代炼金术师认为,点石成金需要上帝指引,因为炼金是精神与物质二元的,画里面呈现的是炼金反应中物质与精神的变化。两条鱼相对而游,表示同种物质的互斥,意味着炼金的工序,加热,焚烧以分化同一种物质。帆船,意味着有序,这是炼金一直追求的,在混沌无序中,掌握方向,得到自己的想要的结果。繁华的城市,意味着我们希望炼金成功的结果,萧条的乡村,是失败的结果。

但正当我试图解释的时候,却愈发觉得这幅画有点不对劲,画中的城市,并非古代或中世纪常见的建筑,而是显示出几何图形的美感,杂乱中,不失规则,原以为是窗户的黑点,仔细看,是某种符号。这种符号,让我联想起以前看到的邪教仪式,一个孩童,披着人皮面具,在火堆旁舞蹈,一具狰狞还未死去的尸体,正准备投入火堆献给神明。

一瞬间,闵哲猛的抬起头,他发觉刚刚的画面并未真实出现过,也不属于自己研究过的任何资料,书上图画依旧是原来的模样,城市排列整齐,高低错落的方式倒是与今天的高楼大厦类似,上面画着黑色线条。他赶紧摇了摇头,自己不知不觉又被书吸引了,他走到洗手间,洗洗脸,把自己思绪拉回现实,哗哗的流水声让他暂时清醒了过来。

“该死的,到底怎么回事?”闵哲不由得感到恐惧,莫非那本书真的有蛊惑人心的魔力?不行,得赶快扔掉那本书。可当他抬起头时,却发现镜子里反射的景象,不再是墙面,而是书里那座高楼城市,上面的图案此时清晰可见,一条条黑线,由下至上,深深的刻在青色的石面上,规整的梯形和矩形建筑,细高,在画里,感觉仅有百米不到,而此刻,却高达万米,宽有数千,它们是如此坚固,屹立不倒。闵哲感觉城市越来越近,自己的脖子越仰越高,直到酸痛难忍,但巨大建筑带来的压迫感让他不敢轻易动一下。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又传来哗哗的流水声,闵哲喘着粗气,抚摸着自己的脖子。

看来我低估了这本书的魔力,估计不是因为书中的画和内容,而是因为书的材质,也许里面掺杂了致幻剂一类的化学物质,我赶忙回到办公室,捂住自己的口鼻,把书重新装回了快递包装,又用胶带封的严严实实,我拨通了一个大学化学老师朋友的电话:

对面传来熟悉的声音,让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呦,稀客啊,你怎么想起我来了?”

“喂,晓峰,你今天有没有时间,帮我检查点东西。”

“怎么了?你声音怎么不对劲?”

“我遇到件棘手的事,我手里有一本书,每个碰到它的人都会出现幻觉,我感觉上面可能含有致幻剂。”

“什么?你干了什么遭人陷害?这东西是违法的,你应该先报警。”

“我这不不确定么,找你帮帮忙。”

“行,晚上的,我一会还有一节课,你把那本书密封好啊,能让你闻到就致幻的,那一定是挥发的,别等我检测的时候你又被迷晕了。”

闵哲看了看被胶带密封的快递盒,没敢在办公室久留,匆匆穿上衣服走到了外面,新鲜的空气和车水马龙,让闵哲心情平稳了一些,他决定先行回家,等和朋友汇合后,在一起取走书,自己是不敢在独自回去了。

哈哈,哈哈,刚走不远,豆大的汗粒就从闵哲的额头留下,他伸出去的手想扶一下后面的墙壁,却摇摇晃晃怎么也摸不到,周围的声音也渐渐模糊,双腿再也维持不了平衡,闵哲栽倒,昏了过去。人家商人被折磨坚持了几年,自己怎么第一天就倒下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