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人心是赢不了战争的。』

这句话是精灵魔女对埃里克说过的忠告,埃里克牢记在心。

在小时候,埃里克见书上记载的战争故事,痴迷于以弱胜强的英雄猛将、出奇制胜的智慧军师。然而等到真正开始逐步领导家族手下的士兵,乃至暗中扩充其人数时,埃里克终于知道管理一支百人之众是多么繁琐的事。

也逐渐知道一点:其实很多战争的结果,早在开战之前就注定了。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双方士兵的身体和内心。

因为人的身心实在是太脆弱了。

面对强者会害怕,看到身边人受伤倒下会恐惧,看到有人逃窜会跟风,遭到生命威胁会躲闪……不休息就会乏惫,不吃饭就会饥饿,受了小伤不治疗也会死掉,没有目标就会迷茫,不被强迫就不会训练,不被逼到绝路绝不会选择拼死一战。

这是人的天性。

用梅丽转述给他的教皇说法,这是人类躯体与生俱来的缺陷,也就是常说的『劣根性』。

作为军队统领,既要保持补给充沛,纪律严明。战斗时又要设法减少伤亡,同时让士兵相信己方必胜、自己没有生命危险。与此同时,更要维持战时士兵的勇气,使他们舍生忘死的执行统帅的一切命令,哪怕付出生命……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在埃里克看过的记载中,古往今来没哪个军队做得到完美。做到上述其中一条已是近乎不可能,两条以上除非军神下凡。所以在那些坊间史诗里的战争,实际决定胜负的因素并非是双方谁更勇,而是哪一方做的更“菜”。

正是因为人是一种趋利避害、难以真正团结起来的物种,人数越多反倒越容易崩溃,像军队这样数量庞大、经常战斗、还需要靠外在补给维持,难以自给自足的团体。只要补给、状态、士气、指挥任何一个环节出了一丁点差错,结果就是如泥石流般的土崩瓦解。

所谓将军、元帅能做的事情,不过是各自拼命把自己这边的乌合之众如一滩烂泥般的一个劲往墙上糊,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手忙脚乱的弥补下坠的泥块,直到对方的指挥下的“泥人”不堪重负而先一步垮塌,自己便是胜利者了。

世上的战争大都如此,真正靠生死决战分出胜负的,是极少数。

即使是所谓万军决战,往往败的一方损兵一两成便会开始溃退,更多的损失都是因为被胜利者乘胜追击,或是败兵自行逃亡导致。

听起来很夸张。但格莱德凭借一人之力便可收服近千义军。北方骑士靠几十上百的骑兵,未必不能一击摧毁这座城市百姓的信心。

恰恰相反,教皇应该非常善于洞悉人心,如果他有心反攻,首先利用的,必然是人心的种种弱点。

***

根据梅丽告诉自己的话,教皇应该非常明白人性从众怕死的弱点。历史证明北方人战斗时会首先派上披着鳞光恺恺重盔甲的教廷龙骑兵,在阳光烈焰之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敌阵强袭冲锋。

瞬间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那提亚军阵的士气直接击垮。历史已经证明了,一旦遭到重骑兵冲击,不管多么精锐的士兵都会立刻溃败。

无论再有声望的领主,再声嘶力竭的将军,也无法阻挡士兵的士气如土崩般瓦解,随之而来的就是鸟兽般的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更多的伤亡反而是随后包抄追袭的轻装追猎骑兵造成的。没有阵型和士气的步兵战斗力为零,无一例外会如农夫割燕麦一样的被悉数收割。

所以,埃里克要胜利,就必须设法给所有人取胜的希望: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保护自己的战士,使他们不被一点小小的挫折击垮。

绝不能被直冲要害,绝不能溃散奔逃。做不到这两点便会败,做到了,结果也顶多是不败。

但现在,只要不败就足够了,时间站在狮鹫家族这边。

***

“把拒马桩布置在街道主干,不得留下任何缺口!”

午夜,埃里克还在外城边缘指挥着义军加紧布置主干道附近的防御。

从这支义军的构成来看,埃里克知道他们夜里更有精神,但相应的,胆小如鼠也是这帮人的特点。

在这之前,他已经把早就准备好的铁头长矛和轻质护甲发给了部署在各大外城入口的义军。

几年前确定了有朝一日要反抗教廷的目标后,埃里克一直暗中在黑市卖场购买废品商人从老战场附近收集到的“废铁”,并逐渐把生锈的矛头和破损的甲片再次磨利或是重铸。

这些年来他已经储备了千八百支矛头,数百副盔甲。事到如今他也没打算省着用了,把家里“粮仓”里储备的装备统统分发给了义军。矛头捆上木棍就是简易长矛,愿意打头阵者除了饷钱双倍,还可分到一副“崭新”的盔甲。

这样的装备水平确实很低,但重要的是,手里和身上一旦备齐像那么回事的装备,能给普通人、尤其是首经战阵的新兵,带来巨大的士气加成。

一群农夫百姓,手持镰刀锄头、身穿布衣草帽,面对十几名人高马大的北方骑兵,早就吓得尿了裤子。但同样一群人,穿上了盔甲,拿着两三米长的锋利长矛,站成一列缩在掩体后,至少能产生“也许能和对方稍微打一打”的错觉。

只要这样的错觉晚一点破灭,埃里克就谢天谢地了。

“把我交待给你的命令重复一遍。”他对此处刚刚收编的义军领袖道。

“是的!我……我的人驻守在街道两边的住宅和帐篷里,一有异状立刻点燃烽火,固守待援。”贼眉鼠眼的义军领袖赶紧回答。

“如果北方骑兵来了,你记不记得要怎么防守?”埃里克又问。

对方赶紧点点头:“明白!明白,让所有人拿起长矛,躲避,不不不不……坚守在拒马阵之后。如果骑士试图搬开拒马,就让大伙立刻以长矛毫不留情的戳刺这帮混蛋!”

“还有呢?”

“保护好高塔上的弓箭手,绝不让骑士突破街道防线威胁高塔。”

埃里克满意的点点头:“很好,你听好。高塔上面有我安排的精锐神射手,他们会全力支援你们!但你们万不可中诱敌之计离开工事,一旦发现敌情超过五人立刻点燃烽火,明白?!”

“是……”

“我告诉你,要是拒马阵失守,后面长长的街道你们绝对跑不过北方战马,要是守不住阵地放骑兵进来烧杀抢掠,你们一个都逃不了!大声点,明不明白明天该做什么?!”埃里克故意喊得声嘶力竭。

不远处正在工作的义军都为之侧目。

“明白!!!”首领壮起胆子,对埃里克回喊。

“很好,你手下弟兄们的命运现在掌握在你手里了!你们的表现将直接决定你和你的人未来生死富贵,抵御住敌军攻势,大功一件!临阵脱逃的话,别以为跑得过骑兵,到时候都轮不到我来斩你们。”埃里克说完,火急火燎的开始布置下一处城镇主干道防御。

这是他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了:

把数量优势的义军放在防御设备森严的拒马后,并由高塔上的弓箭手支援。

他明确承诺,烽火可唤来援军。而放弃外围前沿阵地的话。在无险可守的主干道上两条腿必然跑不过四条腿,只要骑士放把火,义军们无论是逃进小巷还是大街,肯定一个都逃不了。

义军们可以看见的是准备万全的工事、高塔上支援的弓手、随时求援的烽火堆,以及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擅离职守必死无疑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软弱的普通人,也不至于瞬间溃败吧……

埃里克设想着。

其实,烽火并不能让他派出主力援军,给义军烽火只是为了给这些人劣势下翻盘的期望,使他们不至于立刻溃退。

他知道,凭义军领袖胆小如鼠的性格,骑着马的侦察兵刚刚绕一圈立刻就会点燃烽火。

如果看见烽火就驰援只会导致家族精锐疲于奔命。所以真正了解敌情,要靠他部署在高塔上的弓箭手。

***

埃里克命令,外城边缘六座高塔上埋伏的弓箭手需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射击暴露高塔有人的信息。

高塔上的哨兵会居高临下的观察敌军动向,如果发现高塔所在的一路敌军骤然增加,则立刻在塔顶升起红旗,指明敌人主攻方向,待自己和格莱德率领的援军赶到,再居高临下支援自己,击退雷斯亚人的入侵。

伯根外城的高塔由坚固的石砖垒砌而成,登塔用的木梯已经被埃里克拆除,现在只有靠塔顶箭楼里垂下绳梯才得以上下,上层的几名弓箭手只要在箭楼里把绳梯一撤,则塔下的人根本奈何不得高塔上的攻击,除非顶着弓箭把整座坚固的石塔给拆了——但自己的援军不会让北方人得逞的。

***

格莱德要是知道他的想法,怕是又会嘲笑他谨慎如乌龟。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人人的内心都如格莱德般坚毅,武力如格莱德般强横,那自己万无一失的部署也许真的是个笑谈。面对再大的困难,一声“冲啊”就全部解决了。

然而,埃里克可以完全信赖的士兵只有兄长一人。

所以他不得不时刻站在普通人心中的角度来部署每一件守城的琐事。

临近后半夜,埃里克终于布置好了外城六处主干道路口的防御事宜,每个重要岗位都安排了两位以上的替补,就怕哪个环节关键时刻掉链。

待埃里克回到自家宅邸,父母和梅丽早已入睡,迎接他的只有守夜的卫兵。他注意到宅邸旁边的仓库二楼似乎还亮着灯火。

那是伊森的医疗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