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在司天监以南,礼部的东面,三座大门朝西,而在顶上用黑漆写着恢宏的三个大字太医院。这里是整个天下名医汇集的地方,之前我只是山野游医连这门槛都摸不到,现在能够站在这里看着穿着天蓝色官服出出入入的太医院心中满是激动。

(目前在东交民巷,各位有空可以去看看)

我向着门口的人递上了文书,他看了看我,然后冷笑了一下,说:“你也是想要进太医院的?别挫了锐气,这每年几百个大夫过来,能进去的也就几个,我看你的样子这么年轻,怕是一会就得出来啊。”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里面传来了声音:“唤民医宋思云进!”

“多谢大人。”

我高声回应了一句,然后迈步走进了太医院,太医院正堂进去先看见孙思邈的像,左右两边分别坐着穿着天蓝色官服的太医和穿着绯袍的礼部官员。我走到像前跪下深深叩首,大声地说:“蜀地民医宋思云叩拜药王。”

接着站起身,稍微后退几步,看着两边的官员再次跪下,行礼,说:“民医宋思云拜见各位大人。”

“嗯,这就是张首辅举荐的名医?敢问你师从何人?”

一位礼部的官员微微颌首,然后看着我,开口问。

“小民师从蜀地道士。”

“那不就是个江湖铃医嘛。”

另一边,一位太医院的人极为大声地冷笑了一声,震得我耳朵都颤抖了一下,礼部的这位官员不满地抬头看了看他,然后再次看向我,继续说,“大明有律,民医想进太医院需经礼部考核,本来此时并非考时,可张首辅极力推荐,我们也就安排此试。太医考试分两科四场,第一科为堂试三场,就在此地,我们会出三卷,第一卷太医院出,第二卷为实证考核,第三卷我们当场询问,你不写于纸上而是直接口答。第二科为外试,你要去治好一个病人,这两科你都通过就入太医院。”

“小医明白。”

“那好,开始吧。一炷香呢,第一卷!”

两边的下人给我拿来了桌椅,然后拿来了一张纸,相比于上次杭州府医药盟的考试,这纸张大小正常多了。礼部官员对着孙思邈深鞠一躬,然后插上了一根香,这香的长短也非常正常,看起来这里没有为难我的样子。

我坐在椅子上,拿起笔开始答题,这张卷子上的题目其实很正常,在医术上都有,只是非常偏,想要完全答上必须要熟背医术经典,只是简简单单看过是不够的。要求太医对各种医学经典都要了然于胸,这并不是很苛刻的要求。

半柱香之后,我站起身,将试卷送到了礼部官员的面前,他们愣了愣,然后将卷子交给了另外一边的太医手中,太医们的脸色并不是很好,难道他们并不想让我进入太医院?很快,有一位下人拿过了一个小盘子,盘子上放着三个木筒,在太医们面前停下,太医们将手中的小木牌扔到里面,我才看到木筒上分别写着上中下三字,看起来,这是在给我打分。

“上等六人,中等二人,下等二人,第一科,过。”

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有会两个人觉得我答得不好,看起来这太医院确实卧虎藏龙,说不定这两位是不世出之神医,觉得书中有误,所以我照书而答是错误的。到时候进了太医院一定要好好请教一下。

“那么第二科,析病。”

这就是告诉你病人症状,回答如何诊治和开药,这对我来说并不困难,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这些病都是些非常晦涩的固疾,还有很多是容易误诊的病,诊断,开药,到什么程度需要再开药十分难写,如果不是我想得快,时间可能会来不及。

在香烧到最短时,我来不及擦汗,立刻起身交卷,一位太医吓得杯子差点掉在地上,惊讶地看着我。礼部的官员仍旧是看了一下,然后交给太医。太医们聚在一起又在看,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太医突然捶足顿胸大喊:“对啊!对啊!我当初为什么没想到呢!我当初要是这么下药不就好了吗!哎呀,哎呀!我要是当初治好了就可以去给太妃娘娘诊病了,哎呦,哎呦,我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呢……”

原来你们是把自己看到的疑难杂症拿出来当考题了啊……不过这些疾病虽然很麻烦但不是治不了,我觉得这些药方不是很普通吗?啊,我懂了,肯定不是因为太医水平不行,肯定是因为病人没有好好服药,而且治疗一种病的药方肯定不是一张,他们必然有自己的祖传秘方,我到时候必须要偷学两手才行。

“那……下一科,我问,你来答。”

礼部的官员轻咳了一声,然后说:“太医们在宫内主要诊治的是娘娘们的疾病,那么,我就问关于妇人的疾病,宋郎对妇科可有研究?平日应安排娘娘们怎么保养?”

“妇人病症共有三十六种,大多是肾气虚寒导致。平日需安排多用羊肉,服鸡蛋,不可只食五谷而无红肉。如果病症影响,则可服用金匮肾气丸诊治。”

“如果娘娘久不孕,则以何方治疗?”

“不孕之症半在娘娘,半在陛下,娘娘多因肝肾之疾所致,所以要补肝肾调任冲。”

“你可开方?”

“当归,熟地,仙灵脾,桑寄生二钱,白芍,桑葚子,女贞子(这是药材,不是贞子)三千,蛇床子一钱。水煎每日一剂,每日服两次。”

我中间都没有停顿,平铺直叙下来,两位官员对视了一眼,然后看着另一边的太医们,太医们也是彼此对视,沉默了片刻,一位太医站出来开口:“此方谬!”

“谬什么!老夫看此方甚好!妇人之症先安肝肾这是基础!肝肾安好则生育必安,此方哪里有错?”

我还没来得及开口,背后就传来了一声大喝,吓得那个太医赶紧缩回了头,两位礼部的官员站起身,我也回过头,这位老者穿着蓝色的官服,带着乌纱帽,看起来是为身份不低的太医,他抚摸着自己的胡子,有些发灰的眼睛看着我,满意地点点头,说:“先前听闻张首辅推荐,老夫以为是个只会钻营的酒囊饭袋,然而现在来看,宋郎医术高明得很啊。诊病小心,思虑周全,对症下药而又能安其全身,医书古典了然于胸,药效药名脱口而出,是位大才。太医院有何理由不收?”

“云大人,云大人,您听我说。”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太医赶紧跑了过去,低头在云大人的耳边说了什么。这位云大人听罢,非常不耐烦地拂袖推开了他,大声地说:“老夫不管什么刘贵妃李太后,这里是太医院,任人以医术来任不是看他拜谁!宋郎还有一科,这实考要怎么安排啊?”

“这,我们礼部早有安排,云院使可安。”

“好,那,老夫就先在太医院恭候宋郎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