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仓透。

与丝毫不带有艺术或非艺术气息的这个名字相比,奈惠对这位跟踪者的印象评价反倒更吸引我的注意。除了倒三角脸型、中等身高却筋强体壮的身材、一头比起艺术气息更多的是异味的上毛下毛这几点表面特征之外,奈惠说到他的家庭情况,比如他家是标准三口家庭,顶梁柱父亲做的是本地的小五金生意,因此也能想象他们和京都大阪一带的人是怎样搭上天地线的。除了这些比较正常的描述外,奈惠还对他有“似乎读的书不少”的评价,就是这一条让我感觉到有些异常。

“为什么说这位艺术科的永仓‘读的书不少’呢?”我在来到学校后,向奈惠确认她写下这句话的理据所在。

“他周围的人都这样评价他,并且在我和他接触的几次里,也觉得周围人的评价没错。他的说话发言呢,时不时就能做出契合当时话题的引用,并且也有不少感觉非常有‘质量’的词汇。这么看,他和渊子你的风格还挺相近的,当然他的水平还是远不及你了。”

从说话时的选词成句的确能看出一个人的阅读素养。有一句俗话叫“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阅读量多了,整个人的气质和谈吐也都变得更加有高度。从事理上来说是这样的:因为书本上的文字都是经过了作者的精心酝酿和推敲,比起一般交流中的用句,水准自然高了一层;而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记住并随心运用这些句子,等于是书本的作者为你宿构,而你自然而然地用出来,在外人眼中便也自然地被高看一层。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表达对事物的喜爱、欣赏时,用这些平常的日常用词自无不可,但若是用有些造诣的“青睐”,又能让人回味过来“用词者显然是知晓竹林七贤的典故”,因此,欣佩之情便也应运而生。

话又说回来,能让奈惠感觉到一个人“读的书不少”却也相当不容易了。因为她与我相交日久,虽然自己的阅读量没什么进步,但我这个书虫的存在,不自觉间也抬高了她的评判标准。惯食下品,见中品以为珍馐;久食上品,见中品以为糟糠。奈惠在习惯了我的扯前文掉书袋的前提下,对其他人就算有些小文采的发言自然也见怪不怪。比如江之岛桐华同学,她的家中经营书店“思贤堂”,但她却也没在奈惠心目中博得“谈吐文雅”的评价。这样一来,即便奈惠在“捧内兼捧好”的心理下补充一句“远不及我”,但跟踪者永仓得到的这个评价,其含金量也是非常之高了。

这样一来,永仓读书多的事实也不言而喻,但随之而来的便又是另一个矛盾——永仓是艺术科高中生,而艺术科又实行寄宿管理,宿舍没有纸质书本的存放空间,那么他家定然是个书香门第了。然而,永仓家偏又是个做小五金生意的商人家。我也对本地沿街无数一层做门面、屋后或楼上做居住的家庭店面有了解,知道这些人家的普遍情况是轻视学习而重视物质的满足和家业的传承。这些人家的居住面积本就受到店面的挤压,分配给每个人的生活空间也更加狭小,“藏书”这种事情显然是异常的。加上一个人要形成堪比我的文学素养,单靠网络阅读是绝不可能的,并且网络阅读也是几年前刚刚兴起。所以,我兴起了“拜访各个五金店查考一番”的想法。霞浦的小五金生意也不兴旺,数过去就那么几家,再通过我熟悉的鹿洋商业街的帮忙,我很快确认了“家族生意、半门面半居住、店主姓永仓”的小五金店的具体地址。于是,放学后,我便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之所以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自然是思考“为何永仓家能接受匿名团体的远程遥控”这一问题后得出的结论。那个匿名团体用五金店作掩护,那么顺理成章的二者联系就是明面上的。如果单是明面上的联系,匿名团体会让永仓家做这种事吗?所以显然它们在暗地里之间也有相互联系的脉络。然而我推断出,匿名团体所干的勾当是偷运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避免报税的额外成本。一个适应了霞浦生活节奏的人家,并不需要那些元器件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永仓家没有任何理由因“高科技部件”而与那个团体搭上关系。这个发现又让我得到,就连这个“偷运部件”,恐怕也是匿名团体的第二层伪装或仅仅是个副业。真正的用意,恐怕便和贺茂大藏书楼以及永仓与关西联系的纽带有关。

一路上并没有书店、古董摊一类会分散我注意力的店家,故而在思考的短短时间里,我已来到永仓家五金店的不远处。若是这位艺术生单线联系,未成年的他恐怕并不足以让远处的遥控者放心,他们定然是将任务交给了永仓家的当家人,换言之就是整个永仓家都认识我或是对我心怀敌意。故而出于安全的考虑,我并没有大摇大摆地走进去,而是打算沿用远处观察的老办法来分析对手。我倒不会像永仓透看我那样单纯就奔着制高点去,而是挑了这家店对门,同样是店铺的一家小餐厅,点了一份小饭小菜,朝着面向街道和对门的方向坐下,打算先借这个机会确认一番情况。

现在是放学时分,离上班族下班高峰还有些距离,街上的行人不多,对门的永仓五金行在我的视野中还算清楚:视线能看到的是对开的门面里陈设着和我印象出入不大的五金工具,后堂没有光亮,加上建筑独立并且有第二层,给人的印象便是“生活空间在楼上”的感觉。从视觉上对房屋大小进行估计,进而判断屋内的面积,在习惯了风水学后也不是难事。我得以在结构上确信,永仓家的整个一楼都用于店铺,二楼给三个人居住也堪堪正好。不过,由于传统的建筑风格非常保守,就连通风采光的窗口也被设计成了“无人时遮住,有人时才开启”的障子窗模式,现在永仓透在艺术科宿舍,他的双亲在店里打点,二楼自然是没有人的。我能肯定,就算找机会将视线抬高,也无法在楼外确认二楼的某一扇窗户背后是否有成山的藏书。

我的目的是探寻“这户人家为何有不寻常的大量藏书”。根据之前的推断,永仓家有藏书是事实,那么问题也就不用再纠结于“书在哪里”了。想清楚这一节,我便在吃完这些垫腹小吃后转到了对面永仓五金行的屋后。因为,这种店面与人家一体的旧式房屋,在设计上是必然要留下后门,并且有碍经营活动的行为,也一定会从后门进行。

为什么这样确信呢?因为店面是以经营为生的家庭最为重视的部分,店面的视野通透、环境整洁、备货充足、穿行顺畅等等都是需要保证的要素。出于这些考虑,家人生活的行动空间便被尽可能地安排在了后面。比如上下楼的楼梯口定然设在靠后门,之中只开一条小玄关。同理,成堆书籍也是大件的物品,二楼只有那么大,藏书空间越多,那么生活空间就要越少;一个艺术科的男生,终归要在家里也摆上那么些“讲艺术”的东西,宿舍的空间更小,更不可能拿来藏书。这时候,永仓家的店里正好进来了客人,算是在巧合之下帮我绊住了在店内的两人。因此,即便有可能随时被永仓家打开后面的拉门而发现,我还是转到屋后,打算在地上观察“轮车辙”的痕迹。

屋后的小路,轿车是开不进来的。但要将大量的书搬上二楼,这附近又没有书店,少量多次也都不可行了,只剩下“推车”这一种省力的方式。我在家附近的筑川书房买书,时常便会借用那边的拖车,像这种购书量较大,做了书店主顾的人家,推车便是他们搬运书籍的帮手。老街上的沿街店面,门前都设有露天的排水系统,只有门前会砌起便于行走的栈垒,这种地形推车是进不去的,只能停在店门口。加上前门又不能让满载书本的推车这等狼犺之物久留,停驻的定然是后门。后门面向的小道比起老街的柏油灰土大道就更差劲一截,只是普通的土质地面。虽然以常人体重和脚板面积产生的压强不至于让地面扬尘或被踩出鞋印,但拿载有无数书籍的推车而言,质量或有不及,但四个轮子的着地面积远小于两个脚掌,产生的压强却能将地面压出轮辙印。观察后门,一道深的辙印从一边来,又是几道浅一些的印迹向另一个方向过去。

是深的痕迹代表运进,浅的痕迹代表归还推车吗?显然不是。浅的痕迹尚且能保留下多道,深的痕迹绝无刻意毁去其余,仅留一道的道理。浅的痕迹次数多,代表频次较多的行动。书店不可能多次借推车给他,他再将几个推车一并归还,那就只能是“浅的痕迹代表载书归来,深的痕迹代表推车载了更重的东西离去”。是什么东西呢?推车是书店的,料来永仓家也不敢拿它做什么五金物品的搬运,因为五金工具大多锐利而粗糙,容易把推车的表面磨出难以复原的裂痕,并且永仓家似乎也没必要拿着推车送货,毕竟来到五金店买大量商品的人,也会自己做好运送的准备。

于是,我便顺着这条较深的辙印跟了下去。尽管时断时续,但好在它并不算长,过了二十几米便到了头。辙印的尽头是一间背开的小屋,也就是主干道上看起来的“凹角”,设计这样的位置是作为路灯配电、垃圾集中存放等等的空间。背开的小屋的功能也就是为凹角空间挡住第三面,但空间完全拉到普通一栋楼的宽度也不合适,因此就有了这样的设计。它一般补偿给因为这些空间的必要而影响了经营环境的店家,作为他们的储物间。我在看到这个空间时,心里就感到了不对劲——

这里果然塞满了书,并且并不像我家的藏书是新旧皆有的品相,从这个四围有失严密,窗户非常通透的设施看过去,里面的书籍非常之新,甚至我都疑心,他们把书本拉来,有可能是一眼都没看过便放在了这里。因为,实在有太多的书露出了“没看过”的痕迹,比如卖上券和塑封,多数都没有被破坏。窗玻璃已经上了年纪有些模糊,我没有条件细看里面的书籍究竟是什么书。这时,远处的拉门发出了响动,我急忙加快脚步,从后巷的另一头转回大道上,然后返回了地利更照顾我的区域。

接着,我又拿出了地图,目的是查询辙印浅,也就是推车载着书前来的方向,看看那里有没有书店的存在。同样地,若是路程过远,买书也改用汽车搬运最好,当我在一定范围内一无所获时,我也明智地选择了放弃。五金店本身是没有推车的,这一点可以确信;推车的痕迹只能属于推车,这一点也可以确信。那么,“从书店借来推车,用它拉一车书店的书回家”的事实也是成立的,否则书店不可能借出推车去。背开小屋里全都是书,用推车来运无异于蚂蚁搬米仓,但来自不可能的方向的“推车”痕迹,却让我想到了一节——推车未必就来自书店。或者说,推车来自书店,推的却未必是书店卖出去的书。

现在,对我而言,一个猜测正渐渐形成,但它在毫无证据的现在,也只能停留于猜测的层面。找到证据自然就成了下一阶段的行动方向,但我却是一个受到针对提防的人,不便于自己出手。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我便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得计的计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