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存有之第四环节的回音魔女,有限化是这场无规则乱斗中唯一能击坠響的方式了,反之,再怎么调用那些花里胡哨的规定也只能给她添砖加瓦,甚至各种意义上的强弱比较都是要等到量加载于质上时才产生的。只是可惜没了三月,如果以后还要打高端局,就得让新的无限者站出来了(悲)
自然,这种超脱也超脱了“超脱强弱二元关系的程度”量化关系,对于拿捏整个量环节的存在来说,这是易如反掌的。
全能者的强度,体现在其合乎逻辑地杀死自己上。
对于回音魔女,存在总是规定的存在,本体被规定为反映的存在。添加更具体的规定,就有了堆砌任何辞藻描述一个本体,其实只是在描述比它更下层的东西,不断向下反射,连确定自己描述的是底层都做不到,甚至自以为是底层的性质也会被反射下去,这是否定神学的本体,也是回音魔女随意生产的玩具。
从“尼采(永恒轮回的无限肯定)-德勒兹(重复)”的路径理解三月響超越善恶的行动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主要是为了展现她如何以黑格尔这一消失的中间项,将讽刺的艺术注入阿尔都塞和巴迪欧理论中的意识形态(询唤、闭合的“一”之大全)。
回复@欧珀偌丝 之所以引入黑格尔,是要让这种无限嘲笑的姿态本身也被无限地嘲笑,回音魔女最后的结局就不足为奇了一一自己把/被自己杀死,规定的巨潮从自己那里回流向自己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