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素染于一心中
我们已经习惯了非黑即白的认知,我们不断地选择性失明失聪,坚信着这一点,我们给词语加上标签,象征着我们对世界逐渐范式的认识。但是,世界从来不是这样。
(一)行文结构
本文在序章讲述了上一任魔王的故事,在正文顺承时间,通篇顺叙,给人以流畅简单的阅读体验;并且,对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的转化十分得当,在第一人称时间绝不有半分僭越,而是着重关注主角的人生体验,例如说:
“喂喂,这个女人都在擅自误解些什么啊,眼泪都流进我嘴里了。”(选自第一卷 第三十章 女神大人对待工作很不上心)
并不是说本句描写有多么出彩,但这也是在第一人称期间关注主角感受的最好体现之一了。
而在需要叙述主角不知道的事情的时候,作者很自然地转到第三人称视角,并且在第三人称之中仍有一个主要关注点,比如在第一卷 第31章 前任魔王和王妃的失踪之谜 中,主要写的就是老骷髅的心理和回忆,而对于愛蒂丽丝的心情这是主要通过神态来表现的,这是一种第三人称半知视角的体现,显得十分得当。
(二)气氛渲染
本文主打跳脱的幽默风,在文中加入了较多的吐槽和玩梗元素,众所周知,玩梗和吐槽是很容易“出戏”的,然而本文的作者将一些出戏的内容融入了设定,比如因为上任魔王也是穿越者而引进的所谓“英文”(第一卷 第八章 与百合剑小姐进行交谈),使得他们并不显得突兀,此外,作者对于吐槽的篇幅控制的很恰当,在情节轻松时一句一吐,在比较严肃的地方吐槽就比较少,既不会因为吐槽太多而破坏气氛,也不会因为吐槽太少而丢失幽默。
(三)人物安排
本文的人物关系暂时来看还是较为复杂的。可以很显然的看出来,有两位穿越者,而上一位穿越者的孑遗物成为了这一任穿越者的局。从剧情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从失踪的上一任魔王开始,至少牵涉了包括但不仅限于其女儿在内的七名角色,他们似乎不会在剧情中有太主要的地位,但显然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的。目前而言,在序章出场过的老骷髅,以及魔王之女愛蒂丽丝,以及失踪后留下的众人之一(显然是第二章 第六卷 离奇古怪的杂货店中的那名店主),都成为了主角(愛蒂丽丝)、背景的揭示人(老骷髅)和重要的情节推动人(店主),真正地,设定没有白费。那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从老骷髅的话中可以看出来,主角接下来一定会揭开上任魔王失踪之谜,也很显然的,上任魔王会是整本书中挥之不去的“阴云”,大量的与上任魔王有关的故事和人物,都是在给上任魔王的压迫增强气氛。
(四)情节照应与翻转
正如(三)中所说,老骷髅在序章中出现,神秘的店主在老骷髅的回忆中也能有所体现,而序章魔王的态度和圣剑的话也有所呼应(是穿越者),圣剑的创造者和赋予主角能力的女神是同一个人,更不用谈序章的戛然而止和魔王城图书馆的记载停止如出一辙,这本书的照应是成功而且有效的。这种照应很显然,给我们带来了事出有因,空穴来风的感受,不会因为某一个突兀的设定而感到跳脱,也不会感觉某个剧情显得无厘头。此外,目前留下的伏笔仍然很多,最大的当然是上任魔王所缺失的故事,还有,这个“不属于此世的圣剑”的故事,魔王指示其女儿得到“魔王的心”的缘由等等,这些伏笔将成为剧情最大的闪光点。
关于翻转,本作翻转较多,例如新任魔王的陨落,陨落后的逃离,在城中遇见的部下,与店主争吵后被诘问,这都是翻转,有一定的新鲜感。
但是,显然部下进城这件事情来的太过草率了,即使合情合理,也会让人觉得突兀,即使有设定作为支撑,但费尽心机打造的魔王城可有可无,未免会让费力地吃了设定的读者感到失望与不甘。
(五)人生观与世界观
什么什么?竟然和这么一个跳脱的搞笑风作品谈世界观?
是的,真的要谈。说实话,直到现在,世界观中,魔族与人族的恩怨仍不明了,上一任的魔王甚至成为了人族“最好的王”(第一卷 第三十一章 前任魔王和王妃的失踪之谜),那么作者的世界观应该是“反西幻”的,也就是质疑魔王的邪恶与勇者的正义,对战争本身发出疑惑。它是对我们非黑即白思维的挑战,我们不禁思考,是谁引发了战争?为何魔王被人类讨伐,圣女却可以引诱他倒戈?为何失去了魔王的魔族就变得衰弱?为什么即使是魔王倒戈,魔族和人类已经共同生活之后,新生的魔王还是会被讨伐?
(六)人物描写
本文的人物描写并不很高明。首先是,范式化的人设,无论是圣剑,王女还是骑士长,都充满了范式的影子,而这种范式化只会让那些不感兴趣的人更加味同嚼蜡。此外,很显然的,巫妖,妖精等一系列魔族干部,(甚至妖精是第一个出场的?)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用了范式化的情节、语言、心理,虽然避免了逻辑上的跳脱,但在轻小说人物众多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埋没,或许几十章之后提起,已经有人忘记了。所以,这种人物描写是平淡的,即使写再多的人物,也只能增加数量,而很难让人真正地记住一个比较小的次要人物。
(七)事件布局
作者曾经说,他写支线的时候,看到故事太好就忍不住写很多了。他也表明后面会写前任魔王的故事,也会很甜。但事实上,更多人看书,是对于主线剧情的一种渴求。试想,读者盼望的更新,到头来却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人在发糖,作何感想?而发糖是否成功?就笔者本人而言,第一段发糖剧情我已经忘完了。那么,支线太多太大,就如同回忆杀,偏离了主线,人们在期待的过程中就会跳读,跳读过多就会弃书,所以,主线剧情是所有人都盼望的,或许一个很棒的支线剧情会让一部分人追随,但是比起主线剧情的支线剧情永远是次要。
总评:这本书在比较完整的框架下,用翻转的剧情表达了新意,人物心理也较为合理,且语言轻快,如果能加强次要任务形象,收束剧情,则不失为一本好书。
注:总评:次要任务--→次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