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写作时不闹出乌龙,了解武器口径很重要
首先,武器口径受许多因素影响。
其一,口径与国家有关系。英美的口径大致相同,驱逐舰(DD)为127mm,轻巡(CL)口径为152mm,一些老战列舰(BB)口径为356mm,后来又发展了406mm的舰炮。
德国海军,因为一战战败的原因,海军发展被严格限制,所以,历史上,德国海军没有超过400mm的,最大口径为俾斯麦和提尔比茨的380mm舰炮,DD的舰炮为128mm,当然有一个德国DD与众不同,她就是z23,口径为轻巡口径,轻巡的舰炮为150mm
其实,欧美国家因为文化差异不大,度量的单位相同,口径没有同舰种的细微差别
但是,日本海军,他的口径与欧美有些许不同
但大部分都是后期船,因为日本海军前期受英国海军影响较大,基本上就是师从英国海军,不止口径,很多海军习俗上也有英国海军的影子
首先是DD,后期的DD,口径为100mm,因为是从秋月级开始实装,所以俗称秋月炮
然后是BB,BB从长门开始,开始与英美不同
舰炮为410mm,然后下一代舰炮为大和配备的,也是世上口径最大的舰炮460mm
那么,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讲到重巡(CA)呢
这就要讲到影响口径的第二个因素——海军条约与国际环境,其实二战大部分重巡口径都是203mm,只有后来的大巡,阿拉斯加等,才有310mm,这是受到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所以一众CA都被称为“条约舰”
然后是鱼雷,这也是舰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日本与德英美不同,前者绝大部分是610mm(当然也有533mm的,不过都是老掉牙的船),后者为533mm,这也是日军能在夜战和水雷战术上如此优秀的原因之一了,当然,后来,美军的雷达让他们在夜战上碾压日本。日本在鱼雷上的另一个绝对先进技术是,鱼雷再装填和鱼雷快速装填。在真实海战中,DD的鱼雷是一次性的,就是说,在战前准备时,把鱼雷装填好,在战场上发射出去,就没有第二波鱼雷了,曾经就有美军DD因为担心被殉爆(击中弹药而引起连环爆炸)把鱼雷提前发射出去,结果错失了良好的雷击机会
但是日军,他们因为大力发展水雷战队,就发明了鱼雷再装填的技术,他们在舰体上安上轨道,发射出去后,用轨道托运,进行缓慢的装填,这就是鱼雷再装填。而鱼雷快速装填则是日本人天才般的发明,他们在鱼雷装填口附近放上一个盒子,里面有鱼雷和推进器,只要将装填口对准盒子,将鱼雷推入,就能完成装填,整过过程,两分钟左右
讲的有点多,希望作者能够喜欢
我去,帮大忙了兄弟,小墨感谢兄弟的指导。
兄弟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