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个标题,仿佛能够听到声音。熟悉又遥远的记忆。
言归正传,科幻作品在菠萝包真的很少见,赛博朋克的设定更一下抓住了我的兴趣。作者的文笔平淡却流畅,有一种读外文中短篇小说的既视感。单就文字本身而言或许并不是单凭文字就能引起我共情的风格,但可能却是最适合这种故事的文风吧。能够通过简单地文字勾勒出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世界是很值得羡慕的事情,也许正是这样的平淡,给了我异样的真实感。
AI与人类从来是科幻作品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一个科学上让人感觉触手可及的概念却导向了古老的哲学命题。单就赛博朋克背景下和AI一起生活的日常其实就可以写出不错的故事,引入哲学命题后让世界一下子变得更真实起来。使用这样的世界观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不需要过多的笔墨,以前看过的其他类似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会快速地帮助我们补全和丰富这个世界,一个发生在熟悉世界的新奇故事就这样诞生了。哲学问题本身就蕴涵着矛盾,围绕着这样的核心矛盾,情节上的矛盾也是自然而然的,这样的矛盾不同于一般的幻想小说,需要十分刻意的去设计和勾勒,还得避免落入俗套。关于什么是人、什么是现实的洞穴隐喻以及缸中之脑这样的命题,永远不会落入俗套,还能在暗中将两个世界关联起来,增加一种非沉浸式的代入感。
情节设计上可以看出作者从序章开始应该就已经完成了全部故事框架的构建,毕竟是一个从四年后开始的与女儿和解也与过去和解的故事。文中出场的人物不多,描写的场景也不多,大概是那种拍出来成本很低的电影的感觉。这也使每个人物得到了足够多的笔墨,每个情节之间有足够多的联系。读时平淡如水,回味又甘之如饴,仿佛一段真实的记忆。
就目前的三十万字和其中埋下的伏笔,我隐约的看到作者在下一盘大旗,几个主要人物背后仿佛有什么亟待揭晓的深层联系,是那种一旦揭露就会突然打破日常的平静,突然拉远镜头看到更广袤的世界的联系。
最后写点吐槽,文中的一些奇特比喻和描写真的特立独行又欲罢不能,这种浓浓的理工科比喻过于有槽点,却也异常贴合这个赛博朋克世界观。从这些文字中我勾勒出的作者形象是一个数学系出身的做神经网络方向的毕业生,酷爱绘画。不知道有没有猜中哪怕一点呢?笑。
按照惯例催更,看连载对于喜欢一口气看完的我来说实在是过于痛苦了。
感谢评论!其实,我不是学数学的
衬衫的价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