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吧,这次的一家之言。
文笔:12(15)
没错,SF上大部分的孩子只把轻小说看作是ACG的附属品,或者不如说他们笔下的故事也只能写成那太过明显的ACG画面感,语感读来平淡,描写浮于表面,换言之就是在用小学考试不及格的语文水平“翻译改编”11区的动漫画罢了。
但是这本小说表现出了只有“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才能展示出来的非凡魅力,是的,这才是咱家喜欢阅读的“小说”。在阅读的同时由读者自行开始探索与想像以及仿佛直面作者一般的展开世界观的思辨与交流都让故事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让阅读变得有趣紧凑起来,因此咱家将毫不保留的对其报以赞美之词。
作为一名伪文艺的文学少女,咱家认为它是整个SF所读过的文中最优秀的一本,饱满,精巧,灵动,富有张力;
作为一名被众多渣文摧残过的测评员,它也是咱家最喜欢的作品,目前没有之一。
例句1:
“晚间的自习时间没有任何值得赘述之处,故略过不谈。回家的路上,我清清楚楚地感应到一股被跟踪的气氛,周围路灯昏暗,虫鸣自四面八方响起,有星无月。脚下的街道比之新修建的其他城区街道要古旧一些,旁有三两处大大小小且明显违章停放的垃圾堆。”
在看够了未成年写手们那幼稚诡异、疏漏不断的文字后,你能想象这种【流畅】的文句和【清晰】的表达所能带来的感动吗!?你能想象这种毫无阻滞的阅读几乎让咱家欢呼出“这才是能好好看下去的小说”这句话吗!?
例句2:
“时间是五月中旬一个普通的星期四下午,放学路上,夏日的夕阳与朝阳相异处在于前者余热未消令人由衷期盼其尽快落幕,后者暑相未成清爽怡人让人万分挽留,可喜的是夕阳毕竟如人所愿而落山,可惜的是朝阳终究将化为正午的烈日。
啊对,青春早晚异变成对人生的诅咒,花季必然要被现实捣成花浆。”
玩简单的句式容易,玩困难的句式同样手到擒来——将文字七拐八绕进行巧妙的排弄,以几乎可以从字句中望见的喜悦和欢乐来“戏弄”着文字,几经编排表达出深意,短句急促而有力、长句集中而精妙,其中夹杂着一丝可见的“恶意”与一抹微微的“狂气”,便让字句变成了清脆爽口的刨冰,读来让人大呼有趣的同时,嘴角已经不自觉地弯起了一个弧度。
剧情:26(30)
第一章男主遇见了妹子,第一章男主父母被杀害了,第一章男主淡定地把尸体处理了。没有报警,不需声张,没错,因为这些都无关紧要,一点都不重要。无非是作者一脸随意的表示咱这文死人了啊,所以不是搞笑后宫或者是校园恋爱了啊,爱看看不爱看滚了啊。
这种充满黑色幽默一般的“有妹子有房父母双亡”的开篇着实狠狠地踢了那些废萌设定一脚,也让咱家当时笑地几乎要趴在桌子上,哦哦,“这是何等王道的轻小说设定和开篇啊等等似乎有哪里不对吧混蛋!”
所以下辈子投胎一定不要选择轻小说男主的父母,有点良心的作者会给你点戏份,没有良心的作者会写你出差在外,至于腹黑的作者则会直接让你归西了。
然而这就是命运,命运就是不管天气是晴天还是下雨,还是晴天下着雨,会死的人终究会死。这跟天气没有任何关系,一点都没有,或许仅仅需要考虑一下作者的腹黑程度,这么一想这篇文中主角父母会死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他们会死其实是合情合理的,他们不死才是不正常的,他们要是复活才是会让读者拍案掀桌的。
不过既然杀人案已经出现了,那么自然不能缺少推理的剧情,我们印象中的侦探总是被赋予那么多正义感,怀揣着保护整个世界的压力,无论凶手如何嚣张,杀害一个又一个被害人,只要有侦探在,凶手必然被擒,天理必然昭彰,案情必然水落石出。
偏偏头,摊手笑,大家一起切克闹。这篇文会是那般道德至上,平乏无奇的老套路?
故事慢慢地进展,伴随着男主将尸体分解并处理的熟练手法,即使作者不用多做说明,读者也会被吸引去询问男主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往事——平常人怎么可能做到那点!而其后杀人鬼少年的闪亮登场,男主的第一次推理也就顺理成章的带了出来,没有高呼正义和友情的无聊嘴炮,讲述杀人鬼落败的理由出自细微的观察和良好的逻辑推断,一番话下来有惊无险的度过第一次难关。
剧情进展行云流水,毫无阻滞,其中穿插的和班长妹子的俏皮话似乎都带着夏日里冰淇淋的味道。
咱家这一刻看的泪流满面有木有啊亲!看到没有了啊各位写手亲们!什么叫用行动和思虑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与实力,而不是靠作者大口一张来“设定”。
虽然有杀害,但没有买卖——呸呸呸,咱家是说,虽然有杀害,但日常的崩坏并非一蹴而就,作为一个仍然维持着正常生活与课程的学生来说,男主继续和其他妹子角色产生交集是很正常的事情,非常正常,就像现在SF上后宫横行一样理所当然,就像现在吃西餐的人手上肯定握着筷子一样合情合理。(喂!)
文至中半,若说女主那几乎显得“有木有搞错”的死亡与新生是在玩乐一般的戏弄着读者(哦咱家爱死作者亲对读者的这种戏谑感了),那么身边同学的相继被杀,则将剧情推入了大开大合的阶段,男主开始战斗、追寻犯人,为了什么呢?爱恋、忠诚、道德、负罪感还是同情心?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而作者也没有打算要将这点明确的表现出来,所以读者便随着作者的笔触开始追寻真相,同时想要深入了解、认同男主的思虑。没错,读者在这一刻被作者巧妙地拉入了故事中,开始了担当推理者的角色。
亲,抓住了读者,你的故事才有人看下去;而当读者看下去后,也才会更加赞叹这个故事的精妙和有趣!
人物:26(30)
所以咱家在看到少年、少女、ABC和萝莉大人的时候嘴角那抹巧笑几乎要弯成了月牙有木有,这才是将趣味(哪怕是恶趣味)轻松地融入作品中有木有。仿佛告诉你这是一部贴着人物名标签的舞台剧,可却演绎出精彩的故事。比起那些只能平铺直叙却又极端突兀地添加一些已经看厌了的老梗的文高明了一百倍有木有!
咱家这里不会对每个人物都做一番品评,这不是初高中的语文试卷,咱家能说的只有在这个故事中有很多可能颠覆了伦理的人物在进行着各自的行为,以及与他人发生各种复杂的关系。
但是这部作品的世界观并不需要多么宏大繁复(这点下面说),亲,这并不重要,错综复杂的逻辑推理也不重要,至于那些让少年们大刷中二度的战斗场景更不重要。
最重要的始终是故事,是人物交错的冲突——并展现他们身上的人性。咱家个人一直都是认为,小说如果不描写人性就彻底失去了小说的意义(除了那种用以实践文学理论的实验性文学以及……呃,好吧,以及SF和起点上的自爽文),而这篇文,至少带上了一点SF上其他文完全看不到的,那个名为“思辨性”的内容。
作品中的人物是人,不是神,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人性才能算是小说精髓的东西。正是为了让他们身上的人性表现出来,作者才赋予了他们非正常的能力与意志,可他们的欲望和我们普通人内心深层的欲望完全一样。在拥有了非凡的意志与能力以后,他们就具有了完全实践他们的欲望与精神的行动力,而这篇文章,便展开了这些具有着非凡行动力的角色们的故事。
环境:16(20)
这是一个并不繁杂但或许稍稍颠覆了伦理的现实社会,无需去记忆那些蠢到爆的等级设定,也没有什么大部头的编年体史诗,作者仅仅是摆出了一个舞台,让他笔下的人物开始了演出,并设置一次次冲突、悬念,提出了很多“问题”,然后咄咄逼人的摆出他的论据和“读者”进行辩论,每个读者都会思考出自己的答案——这种作者“主动”的写作方式大大拉近了与读者的关系,并圆润的将读者带入了这个世界中自行探索,继续阅读。
哪怕不是刻意为之,这种写作方式,也是缺乏阅历和社会交流经验的孩子们很难做到的,关于这点,你不服不行。
当读者决定掩卷回忆时,他们会认同这篇文的情节完整,人物丰满,其次是感到这篇文的议论犀利,发展明晰。整部文从头到尾都很有气势,充满张力,中间松弛得当,结构也很精巧。
所以说,好故事,好心思。
主观:5(5)
财叔还记得一年前评论区的ridersy君吗?(这乃是传说中的大明湖畔——你够了!)
就是留言提出【不过我个人有个小小的疑问,A的死没有具体的表述吗?完全是事后的记述,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可是后文中主角有提到“A留下了和B一样的椭圆暗示”,一句话都不写实在让人云里雾里。我一直以为A还是活着在医院里呢。我当时可是特意跳回去好几章重读,保证自己没有漏掉哪段呢……毕竟A重伤入院后就没有记述了啊…… 】的人哦,后来财叔补上了18.5章的那个事哦。
那个呢,算是咱家的小号吧,毕竟担着轻殿的身份,不好直接用主号评论,平时逛书区都是小号,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是用小号,也没多少发言,毕竟能让咱家愿意去写评论并与作者求讨论的文也很少呢……抚脸笑。
总分:12+26+26+16+5=85
才见评论真喜出望外又颇为遗憾啊,早看见就有动力继续码了嘛。这半年现实生活乱七八糟搞得财叔只好沉迷游戏动画不可自拔无心码字真是对不起热心地读者大人啊。关于那个18.5章真的是失误,当时码完了整部第一部,每次发章节都要酌情修改,大概发到18章的时候精神不振了?没注意到跳过了重要剧情。
关于评论内容,财叔只有半遮羞红的脸了~~~~~~这让俺想到语文课上老师对于文章的评论,以前我就总怀疑那些伟大的作家写小说的时候不大可能有空去想到那么多,总之俺现在也有这样的感觉,归结为一个词就是过奖啊过奖。
这篇文的不足之处还是很明显地,因为是实验性作品嘛,文笔结构人物性格表现力等等都有质变提升的空间,虽然有点自吹的感觉……总而言之感激宋君(R君?)地精彩长评,希望俺还有重新码字地一天。
@财叔·改:满分100分的话 每个作者心中自己的作品都是100分——当然了 因为是自己的作品啊但是要读者打分的话总会有那个打10000分的读者!仿佛邂逅一般找到了匹配自己的小说【以上言论出自 我的妹妹是工口漫画老师(伏见司)】恭喜这个作者遇到那么一位
@横刀天怒:读者 恭喜这个读者遇到了这个作者 也恭喜我 又找到了一本好看的小说
@横刀天怒:o(╯□╰)o,这篇老文又遇新读者真是大幸,可惜作者菌已经没有码这类推理口胡各占一半类型小说的心力了~~另一篇中二百合文和正在码的东方同人俺觉得可以一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