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空间,人物,背景,情绪,心理,种种叙事跨度的片断故事最终构成了一个无可救药的社会和在之中无力挣扎的人群。
令人感到压抑伤感的主题是全文的基调,放眼整个小说,究竟是可悲?可怜?还是可恨?
只能说,都有。
仔细一想,我们好像都能在之中找到自己的身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个人的命运离不开群体,社会,国家。被“潮流”牵着鼻子走完一生,从追随,到被社会本身抛弃。
是的,时代依然在滚滚前进,而它的身后全是死人。
一场人生之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荒诞,混乱,放纵,最终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
真是一部令人敬畏的作品。
小说的现实中穿插着角色们各种梦境的体验,从沙漠到湖底,从油画到星空,一些带有刻意的黑色幽默,但大都暗示的内涵却十分的恐怖和可悲。
每个主人公都过着木偶般的生活,面对着各种好坏遭遇,提线者都是人类社会这个可悲的大洪流,正如不断向前的历史车轮,谁也无法从中脱身 。面对必然的结果,有人选择了脱身,有人选择了反抗,有人选择了妥协,有人依然在迷茫。
但大多数依然把自己埋进了地底深处,自以为身处看似富丽堂皇的地下城市,却是建立在一大圈的坟场中心的未名墓碑。
作品表达的并非是所谓的时代,时势和幼稚的二元对立问题,而是世界与人类本质的联系,及虚无主义最核心的荒诞来源。
因为那建立在尸骨堆和墓碑群上的世界,才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