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这本小说看得我很憋屈,各种意义上的。
看的时候想睡觉、剧情又勾不起兴趣,看到最后我就想喷作者。
作者不是要建议吗,那我就写,不过在这之前会先把你所有的地方都喷过一遍以解我心头之愤。
——
——
——
喷问题
——
首先就是这整本书,也就是这个故事本身。
日本著名轻小说家新木伸曾经说过著名的轻小说三大铁律(贬义上的):
【1.主角是处。2.主角在13-19岁之间(外表)。3.主角会有所成长。】
我觉得这拿来说作者再好不过。
(都满足吧?不用我说了吧?)
这个铁律实际上是在暗讽轻小说界乃至网文界套路成群的风气。
作者的文也是一样,完完全全的套路爽文。
开头女友被小白脸拐了,后来变成魔神一路上装13收妹子。本质上并没有多少创新的东西。就连前面那篇书评说能看看的梦中梦部分也是非常老套。
总体上的观感并不好,读者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而且这种套路的剧情读者基本一猜就能猜到剧情发展,后面基本就是未卜先知,那还看个屁啊?
——
其次是这本书的爽点。
啊,说这本书没有爽点其实有些过分了。不如说这本书哪里都是爽点,但是这些爽点实在是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反而是拖了整本书的后腿。
一本书就像是过山车,读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是在坐过山车。一般过山车前面都有一段爬坡,之后才会有刺激的俯冲等等,而且刺激的部分不会全连到一起,一般都是缓急分布着来,而且缓的部分也不会怎么颠簸,足够用来缓缓心神。
而作者的文,前面没爬坡也就算了,过山车开出去就像旋转木马似的,一上一下,搞得人昏昏欲睡。
没有突出的地方,又不让读者有缓冲的空间,这就导致了这本书整体崩坏。
——
再次是作者的伏笔。
我还没见过哪个作者这么没有自知之明,竟然还让读者猜自己的伏笔。
你以为是你读者不高兴猜吗?
那是因为你写的差,伏笔是个人的都看得出来所以完全没有猜的必要啊!
硬生生搬出一大块文字专门写这个人怎样怎样,这哪是伏笔?伏笔总得“伏”对吧,作者这里不“伏”也就算了,这完全就是在立电线杆啊!
——
接着是作者的感情线。
哪有那么容易就勾搭上的妹子?作者你去大街上找个相同年纪差不多漂亮的勾搭看看?
给你一天时间,勾搭得上还成的话我就给作者十万火券。
啧
拜托,这虽然是异世界但至少尊重一下恋爱基本法好吧。
——
还有就是人物本身。
写得好吗?作者你自己读一遍?
这样吧,你去找一个画师,让他读完整本书以后给你画像,你看看角色画的出来不?
至少也得让读者知道角色长得样子吧,秋梨膏!
——
然后是世界观。
一句话:快十万字了我还是一脸蒙圈。
——
最后是叙述本身。
流 水 账
不 清 不 楚
这七个字足够概括了。
——
——
——
建议
——
1.完善世界观
2.优化描写
3.私下里多写点练练文笔。
4.了解一下爽点分布原则。
5.学习一下如何写伏笔。
6.感情线规划好。
7.文字写厚实一点。
8.努力跳开套路行不?
9.拜托加点需要智商的东西。
——
——
——
写作技巧
——
【【伏笔写作】】
1.物体伏笔。
这类伏笔大多数在推理小说中会有。
常用方法有二:人物提取、属性拆分。
人物提取的话在主流文学里也有很多代表人物,最为著名的就是欧亨利。不过目前文坛上欧亨利式学习的人太多,很多都没什么水平,人物提取并没有写的很好,反倒是像作者这样写伏笔的多了一大群。
人物提取指的就是用人物来引出需要描写的物体,一般是与这个人物有关的,所以在寻找依附品(人物)的时候需要找到能够合理切入文章又不会感到违和的人。
属性拆分算是比较高级的写法,在本格推理中非常常见。他把一样事物拆封成不同的属性,随后对不同属性进行相应的伏笔描写。
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现在来举个栗子。
【假设现在作者需要设置伏笔的物体是一把刀(沾血的),而这把刀被藏在屋外的小河里,被压在了一层鹅卵石下,虽然没有压好但是一般发现不了】我来写两段作为示范。
【刀的金属方面】
洋房外的小河倒是挺清澈的。水流从高山上缓缓流下,不停地冲刷着河底的鹅卵石,使它们散发出金属般的光泽。
【刀上的血方面】
“不愧是据说死过人的洋房。”
周围的空气中似乎都散发着血腥气,就连离屋有一段距离的小河也是如此。
……
咳咳、虽然直接写出来的话非常明了,但是如果把这些放进几十万字的小说中,而且还不提前告诉你凶器的位置呢?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发现的人一手就能数尽(好吧,是完完全全就不会有人发现),而且大部分人在读完之后可能还是意识不到伏笔的存在。这,才是写伏笔的最高境界。
伏笔本来就是让结果变得不突兀而产生的,意不意识到都无所谓。读者意识不到伏笔的话可以在完结的时候公布,还能在读者面前装个B不是吗?
2.人物伏笔
大部分同上,不过这次是用物体来做依附品。
也可以通过外貌神态描写来埋伏笔,但是请注意不要写的像个弟弟一样一眼就能发现。
毕竟大部分的反派还是有智商的,肯定不会摆出一副坏人的嘴脸。
3.剧情伏笔。
这就是作者欠缺的部分。
写作方法非常多:
旁人转叙式:用旁人的视角切换正题。
在作者的文中那个出走的精灵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而不是非要把精灵被忽悠走的场面写出来。
在第一人称中可以表现如下:
……
我看着他紧握着拳头不甘得离开,就这么逐渐地消失在森林之中。
“那我们开始别的事吧。”最后斜睨了一眼他离开的方向,我转身面对女王。
……
模糊化:在伏笔之后跟上一个爽点或者福利,使读者对前面的一点情节产生模糊的(阴险)手段。
情节插(喵)入:在情节中多一段不违和的话。
比如会长那里,只要写“竟然没碰到那个分会长”,然后在前面稍稍透露一下密道的存在就可以了。
——
【【情节布局】】
非常简单,只要记住下面三个原则:
缓急交错、调动气氛、集中爆发
缓急交错是指爽点不能聚集在一起,要分散开来,中间添一段平缓的剧情,没有的话水字数来凑也行。
调动气氛是指爽点爆发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必须要让读者能感受到“爽”的感觉,千万不能随便抬出爽点。
集中爆发是指爽点一定要爽才行,要在最关键的时候对它进行充分描写。
情节最好疏密有致,取舍有当,不要什么都拿出来写。
对了,世界观20万字之内交代完毕为上等,然而作者写的这玩意在后面类似于“伏笔”的文字中爆出了大量的未知设定使得世界观被整个搅乱,个人感觉这一方面必须重写。
——
【【人物描写】】
外貌、神态、心理、动作都不能少。
外貌方面不能使用倾国倾城之类的模糊描写,而是应该尽量挑一点有特色的地方重点描写,再辅以几句话的正题勾勒。
动作麻烦别那么僵硬,想想自己在那个情境会干什么,然后把自己的样子写出来就可以。
心理方面请多写一点,感情线至少拖个一卷(10万字)左右行不行?你这一天攻略一个妹子实在是有些渗人啊。
神态方面是透析心理和伏笔的绝佳场所,注意微表情可以为后文和一些设定提供绝佳的伏笔依附品。
——
【【开车桥段】】
这一方面可以学习一下罗将神最近的两本书,这里就不列书名了。
一笔带过的开车是不会有什么事的,即使涉及到圈圈也无所谓。
“之后干了个爽”
这样的句子非但没有什么风险反而会给读者增添不少乐趣。
最主要的是这句话是个梗,所以即使被找麻烦也有理由,而且一般没什么人会缠着这一句话不放。
或者作者也可以试一下用生造词或者生僻词来替换敏(喵)感词,或是像我一样把敏(喵)感词用一些()覆盖掉,或使用【不能描述】来避开过激的场景。
联想也是一个好方法,就看作者会不会用。
——
——
——
好了就这么点,希望对作者有用,来喷我也无所谓。
以上。
-
秋园
2019.8.16
这是我见过的最牛逼的书评
厉害
牛逼……
@桂魂:你试着像我一样写四五十篇书评差不多也是这样。而且我看过的书评里面有一个人写书评我现在是完全比不上的。
@四十三间:你的书评我也看过哈,写得也很好啊。也推荐一下翼王的书评,目前SF站内我觉得没有能超过他的
好多干货的感觉,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