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林总称本书为《怅忘归》的后传,但事实上两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联系。
而且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比起《怅》的感伤,这本作品读起来有一点儿科幻作品特有的冷。
以下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且有严重剧透
一是关于《蝶羽之痕》这个题目,林总在简介里就点出来了:“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定义其存在的本身。”在小说里更是通过姐弟俩的争执进一步说明:“爱是生存本身!”
好熟悉,记得当时在世倾里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我对于林总上一部作品的印象还停留在《雪的颜色》一文,果然,林总这是要回归“爱的战士”的节奏了嘛!
而我对于“蝶羽之痕”这个题目还有关于自己的理解,“蝶”和“羽”是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是一对姐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之间的“情感”成了人类文明的最后痕迹。而在文章最后,身为“元首”的弟弟包庇了自己的姐姐,将其送出太阳系还附赠了3000个受精卵(说实话林总这段的描述让我觉得受精卵就在姐姐的身体了……)他们之间的羁绊也成就了人类文明的重新开始。
二是关于“追求效率的未来”,这个故事里的未来世界“很美好”:没有战争没有疾病没有贫困……总之是个很完美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咋产生的呢,简而言之就是俩字“高效”。高效消除了一堆问题,而为了追求高效,人类放弃了很多东西,比如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类放弃了土地”,因为“土地的利用效率太低”。与之对应的是人类放弃了“婚姻家庭”,放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为这些东西都太低效太浪费时间;人类还放弃了“音乐”,因为“音乐同样浪费着人类的时间”
生孩子,那就集体采集精子卵子,通过人工子宫集体孕育,高效方便;心情不好了就直接注射“药剂”,从生理层面进行“情绪调整”……对于效率追求的极致就是“爱的丧失”。
小说里面有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个时代有很多的好,但也有很多的不好……而最大的不好就是,这个时代不允许人悲伤……”
“悲伤”源于“爱”:因为“爱着自己的弟弟,爱着父母”,所以主人公才会如此悲伤。时代不允许人悲伤的潜台词就是时代不允许人爱。
这部作品有着隐喻,而且这份隐喻在我看来存在现实依据:我们的确处在一个越来越追求效率的时代,我们自己也在越来越追求效率。文章中,初开始身为元首的弟弟在追求“高效的世界”,而到最后却成了“搞笑的世界”绑架了元首,这一点说实话真的挺讽刺的。
最后,我谈一下个人的观点,虽然比起《怅忘归》,我更喜欢这部作品,但我也觉得这部作品跳脱了轻小说的范畴,少了“轻”的感觉。但是对于林总回归“爱”的战士,我还是抱着最大的期待!
另:林总,花契该更了吧!
却是有些跳脱了轻小说范畴。不过好看就行了,管他那么多[em:sfgirl: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