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只适合小众群体看的作品,这个小众群体有两大特点:对世界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往往是经过人生百态大风大浪的人或有足够智慧又善于思考的人),有一份不会放弃的心中的美好。
作者把心中的美好矜持地展现给读者,并且坚持了下来,真是可喜可贺。在世风浮躁的时代里,想写出这种作品,要有类似作者学生身份的从容,又要有与大部分这类群体不匹配的见解与眼光,还要有贯彻初心的毅力,能忍受这种寂寥和蝼蚁的误解。对作者可真是个大考验呢。为什么前边说作者矜持呢,我读到现在,感受到作者可能已经无数次忍住对美好的描述,用客观角度第三人称角度等等方法让读者自己感受,这份耐心也是少有的,别的作品可能前几万字作者自己的主观描述就已经天花乱坠了。所以理所当然地,这份作品连个吐槽都看不到(魔女笑),毕竟这种美好需要发现,难以吸引到来往匆匆的过客。
当然好作品也是有瑕疵的,虽然作者已经写到这份上了,也影响不了什么了。
魔女,集实力智慧,与美丽可爱于一身的形象,和富于人情的剧情的结合,明明是双份的快乐,却总觉得有违和的地方。比如在很多气氛愉快的小剧场里,与没有感情的设定有冲突,虽然可以用模拟解释得过去,但从魔女的立场上看,很多时候不就是无用功了吗?例,"艾菲老师皱着眉:想不到遇上能将无形之火…"(原话大概如此),在很多类似的场景里就会让人觉得违和,想必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作者的发挥,如果作者是写给自己看的那我说的毫无意义,如果是给读者看的,让读者调整着适应设定是会造成阅读的障碍的,也就是看着没那么"顺",角色和剧情是作品的灵魂,如果影响不大,大可以调整设定,毕竟设定本来就是为前两者服务的,与其说没有感情,不如说时间的沉淀,布局者的心态,实力上的从容,丰富经历的影响等因素造成的结果:缺乏感情,和没有感情相比差距很少,却能更好地为剧情角色服务。作品中还有一些剧情和设定上有所冲突的地方,现在一时回想不起来,可能是作者想好了剧情或设定,写的时候对其中一项有所更改的结果,这时候调整一下另一项也未尝不可。
然后,角色的说话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角色的性格,但是作品中大部分角色都用了同一种口吻和语气,比如"哦?""呢",这会造成给读者一种错误印象。(当然作者其实在很多角色的性格上也没下很多功夫)这也和接下来要说的有关系,虽然魔女可以不喜不悲,但如果大部分角色都用魔女那种逻辑严密,极少主观色彩的想法和行动模式,也就显得缺少"性格"或"特点"了,这样的话角色的区别更多是背景经历不同,稍显单调,比如到现在出现的女仆管家也基本是一个模子(至少是外在上)。总的来说,就是角色类型数量和角色数量相比有点少。
还有个不是缺点的地方,小说一直牢抓剧情,围绕主线展开,如果有些其他内容的补充,展开来一两章细致描写,能将角色描绘得更加生动,角色是重要性不亚于剧情的要素,一个读者喜爱的角色更是能牢牢抓住读者的心,比如魔女的不喜不悲,对世界的淡然之处,只有一个结论和印象,很少得以体现的地方,再比如教会的恶意摸黑这种情节,展开来更是可能能抓住部分能产生特殊情感的读者的心,虽说某种程度上算是迎合了读者,但相信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总的而言,就是缺少了很容易做到的写活角色或一些吸引读者的技巧,实在有些可惜。
最后就是读到后边,错别字和前几章相比明显多了,不管是作者更偏向于自娱了还是耐心降低了,结合上面那段话,也有可能是作者急于描述想展现的,所以对其他零件没那么关心了,但是都说明了作者心态有所变化。这部作品精心设计的剧情,宏大而不失细节的世界观,主线的贯穿全场,包括作者在缺乏互动的情况下,创作了这么久(连续读了一个星期的晚上),都打动了我,虽然作品获得的支持严重不匹配,但总是有一群读者在关心艾菲一行人的来去,关心作者创作出的世界,和其中的令人向往之处。这种读者更多是沉默的,我也是看到鼓励较少才写书评的,所以作者能获取动力,以更愉快,更少压力的心态去创作。
老实说,从发现这本作品的欣喜,读到现在大概也快完结所以感到的可惜,不奢求作者能接着写完写下一本,毕竟伴随着痛苦,我也看到很多相似作者对现在读者大众的妥协,谢谢作者的坚持初心的分享。
给你一个赞(/≧▽≦/),有人支持的话我会一直写下去的!
客套话就不说了,最近学校中的作业蛮多的,我也就没时间回头更改错别字了,作品完结的话我找时间会慢慢修改的(有种要公开处刑的感觉),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需要很大的勇气,我都会去面对的✧٩(ˊωˋ*)و✧,希望大家,能在本书后面,或者下本书也能支持我写下去!敬业的作者只要一个鼓励就足够了
嗯。。。我承认这是一个好小说,但写书评的人,嗯。。。。。。。算了,还是聊小说吧,感觉进入主题有点慢,虽然很细腻却也有致命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