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在某点,某书城什么里面到处浪的感觉。
嘛,这个地方比较吃题材,不过好的地方就是没有盗版。
然后文笔上,应该是这里面最好的了吧。
不过,文笔虽好,但却没有生气。
作者菌描述的修真界,用的文笔也是偏仙气,也在极力描绘一个古风世界。这点是很成功的哈,作者菌对场景的描写很一流。
但是在衔接上,也就是所谓段落之间的联系上,就显得比较生硬了。
乍一看,文风很空灵。
但是又会发现比较散乱,冗杂。人物动作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细节越好,不是么。
看小说,这样不能让读者容易代入进去。
除非能在情感描写上独树一帜,但是由于作者的文风,描写情感的时候并没有强烈的情感突出,也就显得十分遥远,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简而言之就是情感表达不到位。
传统修仙文,不需要儿女情长。但是现在,即使是单身流的读者,也是喜欢看富有情感色彩,心理活动的文。不过若是二女情长过多,那就真的是多余了。零散的回忆,可以通过意境表达。
然后回到衔接上。这个又与分段有关系了。分段分的好,也就说明可以在短短一两排里面,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一段一段区分开来,逐一表述,读者一眼下去,就会很明了,从而慢慢沉浸,代入进去。有些细节不容易表述出来,那就把细节扩大化,比如覆盖描述,但不运用重复字句。或者行为的联动,主角和互动配角的不同视角感官来表现。这样会显得很清晰,生动。衔接恰当,亦是需要一个过渡段,作为引子。可以是动作,也可以是插叙,也可以是心理,神态,声音,视觉,都可以。然后再牵扯到人物的主观反应。这时候不需要细致描写,笼统一点,表述出人物一个明确的态度,然后就可以开始下文了。
再就是特写。
作者的描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的,触觉,嗅觉,和部分视角。
从而导致了,一种掐文风而没有真感觉的现象。
比如揪耳朵,被揪的人会疼。女孩的话,可以再描绘一下面部表情,来突出人物性格。
揪的人,则是可以通过触感,比如指尖残余那抹温软,或者轻捻指尖,仿佛软玉温残(具体描述不写了哈),来描绘出那个被揪的人身体特征。然后揪完了呢,如果觉得这部分没有堆积太多描写的话,还可以加一条 残余红晕 之类,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大致就描绘出来了不是么<_<
必要的心理不需要少,必要的回忆可以用来牵扯剧情,同时还能表达情感色彩。至于效果,这个是由作者菌的文笔能力来体现哈。
有的时候,只需要一个眼神,对这个眼神进行一个强化特写,花个两排,反而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同时也是人物的动作反应,而不需要其余的动作啥的之类描写了。
这样简洁,又能给读者一个很清晰的印象,他能在读小说的扫视模式中瞬间读懂,哦,这谁怎么了,嘶,这人挺高冷。
当然,可以穿插其他描写来衬托,比如他人反应,手一抖,被冷到了?
这种反应会给人一种更真实,词汇用的恰当的话也不会破坏整体文风的仙气。
也可以上帝视角,来用一些比较震撼的语句来突出。相当于一个强化表达,一个覆盖式的表达,但又不会显得重复多余,反而能给读者一种直观感受。
嘛,祝作者菌蓬勃顽强地在这块面粉菠萝上面发芽哈,突兀看到这种文风有感而发。
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作者菌还要记得不能少一些逗比元素,或者无形开车〃∀〃
剧情,人设不能崩哈。看评论有人说纯阳体给破了,貌似有些崩?
好评送上鼓励!
蟹蟹拉[em:sfgirl:021]
[em:sfgirl:006]报团取暖嘤嘤嘤,我也有古风存稿,难得在这里看到有文采的就没忍住。作者菌在动作和对话,特别是描写人物外貌。在以某个人物视角去看对话,去做动作,去看的时候,不需要咬着那种风格哈,换个亲切点,白话文但是又不会出戏的那种方式,给人代入感更强[em:sfgir
@孑泠 这些都是一路滚过来的小经验[em:sfgirl:006],被迫参加高考不得不压稿
@黑色丶小白 好的蟹蟹
商业互吹[em:sfgirl:008]
@小妖妖FY [em:sfgirl:001][em:sfgirl:001]不不,这是圆角,单方面♂的哟。[em:sfgirl:003]我女儿还在娘胎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