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使》这小说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高中时代:
拥挤不堪的教室、洒满阳光的走廊、弥漫着似有似无的烟味的厕所….
啊,我现在看着《鬼使》所想起来的,好像都不是什么快乐的事儿,但是为什么呢?我看着那字里行间写着的过去的日子,竟然….有些莫名的难过了,我在怀念那些曾经的舍友吗?
也许吧,即使我们并不是那么要好的关系,但是看着油田、龙哥、首富、所长….这些一个个像是往日同学一般的家伙,我开始觉得,也许自己未曾珍惜过的日子里其实….埋藏着不少值得珍惜的东西,但是那个时候我还是太年轻了,错过了很多,直到现在可能也许还在重复着相同的事,这也许就是我的“鬼使”吧。
对不起,扯了一点乱七八糟的,接下来,我就简单地谈一下自己对《鬼使》这篇小说的看法。
故事啊….乍一看来,鬼使的故事好像是欢乐的:
那个普通让人觉得无比熟悉的高中里,一个个满嘴骚话、个性鲜明的损友,我看着文章的开始,以为这就是一个欢乐的故事,甚至我会希望他们那几个家伙就这么一直一直熬过一个又一个的学期,像是歌舞伎町一条街上那家住着两个智障和一副眼镜的万事屋一样,但是就是这样欢乐而又略带苦涩的日常,还未等到毕业就迎来了转折。
插科打诨的日常因为林小玲如鬼魅一般地登场而宣告终结,然后这一群并不算悠闲的家伙开始慢慢的卷入了一个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的“漩涡”。
以上,这就是我现在看完之后、对故事大概的一个认识,和大部分的那种略带“异常”的轻小说类似,《鬼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展现出什么宏大的背景,故事简单而又纯粹,细节饱满而又让人怀念,正如作者自己曾经说起过的那句话——“之所以值得怀念是因为真实。”我们的生活其实是最美妙的、最巧合的、最让人觉得幸福而又最让人痛苦的,这是我对《鬼使》剧情的看法,但是我仍然得说,这不是我最爱的那类,就像是我不太喜欢《春物》一样,这些书都催促着我回头,去看、去想起那些追着那些微不足道之物的过去,喜欢的人会很爱这样的故事,我期待着那些真正爱着这样故事的人能有机会看到这本书。
文笔,我觉得作者的文笔不是很柔和的那类,也不是那种很锋利的那种,用兵器来形容的话,像是街头流氓手里握着的棒球棒,但是不知为何文笔里又罕见一丝戾气,感觉像是《我是大哥大》里的佐藤一般,虽是不良少年,但却超级正义,就和包六一样,嘴上说着麻烦,但却是这群人里最关心林小玲的人,还有我有些好奇,包六和她妹妹为什么遇到这种非自然的事件之后竟然还那么冷静,我觉得后面一定会有所解释,而且妹妹也不去上学、父母也不在家,这些一切我想作者在后面应该都会慢慢揭开。
人物,怎么说呢,人物有点小多,但是由于很真实所以也还不错,可是作者他在追求真实的时候在过短的篇幅里把人物堆得有点集中了,所以,啊….当然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随着故事的进行,戏份儿会逐渐把每个人身上的色彩填满,那些活在作者笔下的人物才能真正展现出其魅力所在,但是这样写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前期会产生慢热的情况,作者如果要开新坑的话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当然了,咸鱼之词,不过如此。
最后一句,也许每一个人青春都是《鬼使》一样,但是,至少要学着去珍惜眼前这份“鬼使”,还有最好备一支笔,写出自己心中那个一直以来名为“薇拉”的那个女孩,然后想想这个女孩所经历的一切,那将不只是满满的回忆,更是我们将来人生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