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追了这本书有将近两年了,虽然其中的个别角色可能没有刻画完整,或者性格方面有些分歧,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和其他作品一样,开头的几章有些劝退,但是耐心看下去之后,就能发现作者的文风也在慢慢地调整,趋向于流畅。
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空想》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他的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正因如此,它才能更贴近现实中的人性。而作为故事的见证者的巫女,不断地和这些人物相遇、交谈、相识、别离、重逢,随着岁月的推移也日渐成长起来,染上了属于她自己的色彩。
身为读者,我非常乐于看到她不再和前世一样,一味地逃避现实,而是产生了她自己的见解,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渐渐变得跃然纸上。
当然除了这些大的方面之外,我认为这部作品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在于,它带来的思考。
为什么?
流浪猎人为什么要收留巫女?
佣兵团长为什么要阻止他的女儿成为佣兵?
为什么齐莱会被逼上了盗贼的道路?
为什么巫女最终没有将齐莱的信交给他的女儿?
巫女为什么要成为芬奇的骑士?
身为杀手的奎林为什么要救出巫女?
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
因为每个人都是完整的,每个人都在为了他们自己的未来和信念而活,正因如此才能拥有不同的观念,诞生了矛盾。一人眼中的正义,在另一人眼中却成为了无情,一人的父爱与守护,在另一人的眼中却成为了束缚。
和寻常意义上正邪分明的小说不同,作者有意创造了一个更加贴近现实的灰色世界,在这里一切界限都是模糊的,只有通过读者自己的思考才能判断。而作为主角的巫女本人则站在了相对特殊的位置,她既是旁观者,也是思考者,既引导着读者向她的心理靠拢,同时又不会对思维产生限制。
比起作者的前面几部而言,这部作品中对于战斗的描写相对浓缩了起来,因此在拥有着相对完整的世界观的同时,空想取胜的不是激动人心情节,更多的是在沉默中的挣扎。
只是可惜这么好看的书真的没多少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