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写书评,看见这么好的一本书下没有任何书评的确感觉很难受,于是决定自己尝试一下,请多指教咯。
话说其实还是头一次在轻文网站上看见这种文风的小说(笑)。第一次看到第四章停了一段时间,其实当时挺担心作者的思路会不会乱掉,比起一般的变身起点or晋江文,比如情节相似的变身宿舍,纹身等作品,本作也许是受轻小说一贯的直球风格的影响吧,一开始就把几个“女”主角全变了,我一看心说大事不好,这好几个男人同时切了后面的心理描写和情感线还有个人背景交代起来恐怕要乱啊……
因此当时我给这部小说的定位就是只要别把人物弄得太脸谱化,剧情别坐火箭就行了。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作者在后面几章的表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本书的精彩程度也达到了让我感觉“无论如何也要写点什么”的地步。
比起轻小说惯用的单向叙事和穿插在主角动作间的心理活动,作者的思路其实是更类似于严肃文学中余华等人这一派的思路。全程明明以主角的心理活动为第一视角,却又没有在主角的心理活动上过多赘述,反而把大量笔墨用在叙事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朦胧感”,就像在玩侠盗猎车一样(笑),并没有让读者身临其境,而是可以营造出了一种上帝视角。这种看似很轻描淡写的方式让本文在不经意间和其它轻文产生了决定性的差异——
读者在阅读这篇小说时从来不需要去带入,而是很方便的用第三人称视角观看主角的行为,这样以来就无需再把更多笔墨花在主角的刻画上,而是可以让读者直接藉由配角的行动来审视主角的人格。避免了文章主角因为配角太多而被边缘化。
最关键性的突破在于本书从来没有切换过人称视角,因此角色心理活动几乎全部是依靠侧面描写烘托而出,对于一个轻小说来说,这是本文正是通过这一点展现出了非常令人震惊的素质。
从剧情上来说,前面一段时间我以为本文作者只是用轻文的剧情与起点的文风有机结合了一下才产生了这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读到十章以后我发现是我读了一半就妄下结论了,剧情上作者的确有自己的一套安排,每个人物的情节都有他关键性的作用。
比如前面写到的小秀开的麻辣烫店和龙哥前身时常招惹的小混混,我本来以为这些角色是沙发套的意识流中的秋千和椅子一样作为背景渲染气氛的道具人而已,结果后面这些不起眼的人物就的的确确在主线剧情中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埋下伏笔是写文章的常用手段,做渲染也是如此,但是能把气氛渲染和伏笔结合的如此天衣无缝,作者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非常高明了。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在作者的文风中,隐隐透出像是美国东西海岸时期的说唱歌词中经常出现的thug life风格,虽然打架场面想象一下其实更像东映的假面骑士皮套大战(笑),不过已经让人隐隐感觉到“life goes on”一般的深刻含义,在每个看起来极富龙套气息的芸芸众生身上发掘出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我只能说本文作者的文学功底我不敢妄议,但他一定有着非常丰富的人生体会。
剧情现在进展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对于逝者的态度,可以说是这种文章中奠定全文主角性格最核心的部分是否能得到充分体现的关键时期,我着急着等待更新的同时心中却也希望作者再多加斟酌,将这一段剧情完美呈现出来,并且怀着这种矛盾的心情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总之这本小说我真的非常喜欢,希望作者加油更新,大家也多多关注这种在全站中称得上“异类的精品”的小说。作为评论者我是第一次写书评,既不了解书评格式也不知道相关的规矩,如果犯了什么错误希望各位多多提出意见。


顺便,现在缺钱,打赏以后补上

兄弟,今天首尔下雨,看到你这篇书评,世界都亮了[em:sfgirl:027][em:sfgirl:027][em:sfgirl:027]。

这书评赞到我想给你打赏。[em:sfgirl:027][em:sfgirl:027]

@不想下楼买烟 诶诶诶……谢谢

@不想下楼买烟 加油写哦

@鷇音未来 兄弟,帮忙催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