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一点点想法】
时日已久,开书也一晃好几个月了,从暑假到现在,都快要期末考试了。早早就和追书的小宅民说要给自己写一篇书评,可一直动不了笔。
比起给别人写书评来说,给自己写书评太难了,并不是说我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而是说我并不是读者,对于缺点的看法和读者大人们都会有很大的出入,我自己以为的缺点有些时候读者并不会在意,就像如果你在表演钢琴,鲜有人会注意到你的指法错误一样。读者大人们有自己的标准,这不是我能控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分析自己的缺点反而有点奇怪呢。
这里还是先给大家道歉了,如果有人再看我的书的话,真的很抱歉,更新这么慢(qwqqq),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我还是需要考上一个好大学作为人生的支持的。另一方面也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更加完美,所以进行了大量的修改,润色和查错。这两点导致了书到现在还是进度缓慢,关于更新,在寒假我也会献上自己的全力更新的,这点就请大家放心吧喵~
那么,就开始吧,关于此书的缺点,看来是不得不说呢~假如我是一名读者,对此书的看法是~【公平公正的微笑】
(还是按照在下的格式来吧。)
缺点先说,优点再提~
1-司空见惯的新人问题:视角
读者们大多都是第一次进入作者的书籍,正如走入一个未知的异世界一般,读者们一般都是一脸茫然。他们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所以过于频繁的视角切换和多角度描写势必会激起读者们的反感――不是说视角切换不好,而是作者没有“完成视角”。一个视角没有交代清楚,就跳到下一个视角,看上去似乎是留足了悬念,吊起了读者们的胃口。实际上读者们半懂不懂,一头雾水,很难获得良好的阅读感受。
比如说这篇《圣夜》中的开头,虽说是同时进行的时间线,但是往往一个场景还没结束,一个视角尚未在读者心中构建完成,就转换到了下一个场景。实在让人颇为遗憾,完全没有发挥好双线应有的魅力。
这么说吧,作者是知道自己要写什么的,但作者写出来自己能懂的东西,还自以为很通顺很流畅沾沾自喜的东西,读者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感受。读者不知道剧情,心中没有大纲,怎么能强求读者去和作者拥有同样的角度呢?在这个基础上,不如给予读者一个良好的感受,以流畅的角度让人领略书中世界的魅力,避免让读者“横看成岭侧成峰。”
2-人物
人物这里我不多说什么,文中的人物都是十分有性格,特点鲜明的(虽然大多数是变态)。但是我认为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关系问题了,怎么处理好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很多作者大人们头疼无比的事情,这篇也不例外。
人物勉强靠泷夏这一个主要人物联系在一起,但是开头又没有直接地点出泷夏是主角,导致主次关系不清。让人的关注重心集中在张余身上,失掉了文章的很多魅力。
出场人物逻辑性缺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出场的人物完全没有层次感,没有层层推进的感觉,一上来就是一对大人物,这个很厉害,那个也很厉害,看都要看腻了。厉害的人满街都走,那哪里还算的上什么厉害人物?此书的感觉就像是想写哪个人物就写那个人,一点都没有计划性。就像一个独舞的舞者,自嗨,自嗨,完全不需要配合放飞自我。
其他也没什么能说的呢,关于非常热门的问题――小说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在下的一己之见是完全没有必要按照现实来写,小说产于现实,但高于现实。这里作者需要的就是寻找一个自圆其说的方式,让人看着有逻辑,有道理就可以啦。
3-伏笔
伏笔,多么美好,但是――伏笔要有亮点特别要注意。1:适量2:适时。适量很好理解,就是不要伏笔太多,一二三四五,作者往往可以和作者解释一大堆,但是读者往往不会仔细看,或者是直接忽略掉了――顺便一提这里应该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将伏笔“深刻化”给人特殊或至少应该是特别的印象。过多的伏笔对于读者是在不友好,而且从文章结构上来看也会显得有些累赘。多余的东西再精华也是无用之物,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而适时也很好理解,指的就是一个伏笔不要拖的太久。一个伏笔适时的揭晓,才会让人拍案而起,“哇!”惊喜由内而外迸发而出。一个伏笔拖的连读者都忘了,哪还有什么意义呢?顶多算作者的恶趣味吧。
至于《圣夜》大抵就像是一个拙劣的魔术师,其他魔术师都是光明正大地把所有的东西展示给人看,而圣夜则是强行掩盖线索,像是拙劣的魔术师总是遮遮掩掩,这么一来,让伏笔变得更加难以看懂。缺少了反差感和震撼力。
4-剧情安排
有些时候让人抓不住重点。不知道作者什么时候才算是文章的高潮,可谓是一直在吊读者胃口,却没能给予读者对等他们期盼的优秀答卷。
虽说这也有可能是作者本身也只更了那么一点点字的缘故。qwqqq
不要随意高潮,高潮处的剧情是与其他部分配合的,一味抒发感情,强行写出高潮,就成了烂大街的东西了。作者往往脑子里总是yy今后的特别激动人心(爽)的场面,总是迫不及待想要把往后的剧情写出来。很正常,但是在下觉得一点点的痛苦是值得的,为了得到更好的阅读效果,高潮需要日常平淡的剧情支持。循序渐进才是正道。
4-文字
文字尚可,但表达偏向与意识流,直白的表达“白描”其实有时也能给人以震撼的效果,而过多的意象,比喻,有时反而会被认为假大空。小说不是阅读题,读者要深入的一遍遍地去分析你的文章(废话,分数啊!对于学生那都是分数!)
还有就是这本书在前期时作者尝试了较为欢乐的文风――不得不说一种题材就会有一种适合其的文风,这就看你怎么定位啦~要是一本黑暗系的书突然给你来搞笑的剧情,会不会觉得很尬笑?会不会觉得很尴尬?圣夜一直在试图通过文笔的转折营造一种“萌”与“黑深残”对立统一的状态。达到正如治愈神番《魔法少女小圆》一般的反差萌。但是很显然,文笔的切换太过不自然,显得文章疏离感强烈。
――――――――――――――
好了,以上是我作为读者角度对本文的看法,身为作者,当然又是一中不同的角度了。但身为作者的角度往往涉及剧透,我也就不一一赘述了。这本书是我第一次写到这么多字的书,我相信我也一定能把它完结。那么,接下来是某些人对我的一些疑问,Q&A时间。
Q:泷夏的身份到底是什么?神神秘秘的。
A:现在可透露的就是泷夏是光明教廷圣女(前),伪娘圣女什么的不也是很棒嘛?(口水)。
Q:张余到底是什么性格的人?一会疯疯癫癫一会圣母和蔼的。
A:大致上属于自私的人,没有什么“为了正义”“为了人类”的理想,只是想保护和拥有自己在乎的人。
Q:搞基么?
A:你要这么想你会后悔的……
章鱼龙虾只是挚友,想看男男·啪的老司机们可以歇歇了。(ˉ﹃ˉ)
Q:女主有没有?
A: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因为女主出场极其晚,所以可以当无女主文看,也可以的。
Q:文中的神是什么?
A:可以理解为理法,至于眼睛上有绷带的小女孩是则是理法的具现化。“理”是秩序,“法”是制裁。
Q:主角哪里无敌了?
A:这卷结束你就明白了。
Q:你为什么短小无力还更的慢?
A:因为上学。(无奈死鱼眼。)
……
关于这个故事,其实它是有着现实和虚幻的双重意义的,希望看到最后能让读者毛骨悚然的惊叹吧。虽说这个故事原本只是一个我一时兴起的一篇短篇的校园杀戮故事,但现在已经被我拓展到极其庞大的地步,比如文中“神”的真相,“游戏”的起源,泷夏的真实,桃珊珊的秘密,还有关于“爱”的一些看法。我还很幼稚,很肤浅,但也希望获得哪怕是一点点的认可,所以若是有耐心的话,追一下也无妨呢~
也希望,小泷夏能被人喜欢。泷夏在变成圣女的过程中失去了人的性质(这个内容在第三卷,以后会写),他会不会一步步找回“人”的温柔,还是就此沦陷在罪恶的螺旋之中?这是一个弑神的圣女的故事。
不知不觉写了好多,暂时这样吧。也祝愿自己能获得更大的进步,不忘初心地前行呢。
原来,我也是追光之人呢。
2018-1-06
墨子
还有……这个不是网游设定的说qwqqq
有个地方好想吐槽,但是,墨墨大人一定会发飙,怎么办[em:sfgirl: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