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评价,说实话这还是我看在其他人都投了十星评价的份上才往上提的结果。
并不是我在故意跟作者“静听风语”你在找茬,这几乎完全是根据本书的点击数,收藏数,字数以及阅读过数十章的内容后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而客观给出的评价。当然,其中不能完全排除有部分我个人的主观以及我本人评价一部作品的因素在内。
那么,现在就来说一下之所以会给如此之低的评价的原因吧。
说实话,在初步阅读了这部作品后,我近乎感到想要杀死一般的难受。在本书中的,秦心事实上她的真实身份亦是十年后的“莫歌”本人,类似这样的设定并不少见。
但事实上对于“静听风语”你而言在作品中给予女主角秦心如此的设定几乎是大忌。毕竟,十年的时间不短,而十年后的莫歌也早已是一位26岁的成年人,按四舍五入来算的话,我几乎可以把他当作是一位30岁的大叔了。
从文章中的描写,我可以看到似乎你打算将莫歌塑造成一个阅历众多,饱经风霜的一位比较成熟的人,而莫歌也在社会中打拼时被磨砺掉菱角,最终终于无奈的选择了放弃抗争,成为了自己最为恶心的那一类人。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感到有些不约。因为起初雄心壮志欲要在社会打拼天下,最后遭遇挫折而放弃自甘平凡,然后泯然众人——这是庸人一贯的思考方式以及表现。
不过,毕竟这部作品的目的说不来无非是是为了让“失败”的秦心在知道未来的自己会沦为何地凄惨境地而去帮助莫歌并试图改变他的未来,而让未来的莫歌得以成为伟大的人物或者能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之类的故事。
所以,我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了,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未来的莫歌不是废物的话他也没有理由再回到过去改变未来。
然而,这并不代表我认同了这部作品。相反,我几乎能够在其中找到近乎数不胜数的缺点。其中让我感到由于好笑的便是秦心她的存在,尽管在作品中作者“静听风语”你似乎想要把秦心塑造成一个看起来十分成熟的角色,而且在文章也有对此的多次描写。但很多时候,我却可以在文章中许多细节之处找到她很多幼稚,甚至是可笑的一面。
这并不是我在讽刺你,客观来评价,这部作品尽管水平算不上太好,但很多地方都足以见到作者写作时的用心之处,也能从作品中知道作者本身也是一定的写作水平和技巧在内。
然而,你最大的错误就是试图塑造一个成熟的人物。说实话,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内容时就能大概猜测到作者的的年龄大约在高中生左右。不管怎么说都是很年轻。
如果说我猜错了,实际上你已经迈入大学甚至进入社会中的话,那我只能感到悲哀,因为你的实际年龄与心理年龄并不相符。而如果我把你的年龄往上猜测,实际上你只是一个初中生或者小学生的话也不要高兴的太早。
因为这仅能代表你的写作水平稍微超越了同年龄人而已,你的水平尚距离一流作者有极大的差距。
当然,如果是我猜测正确的情况下:那么,我只能说你还有待努力。因为一个出色的作者,他本身必需具备有远超同龄人写作水平。倒不如说你想要写好小说这点几乎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当然,无论你是以上三种中哪一种情况都好。在忽略作者的年龄的情况下单就作品本身来评价,这部小说从整体来看还很青涩,有许多不自然和幼稚之处。尚有极大的改善的余地。
或许,现在的你还未必能够接受这稍显残酷的说法。但我想,如果等到十年后有一朝你在看到这部作品的时候,应该就能深有体会了。
那么,我为什么之所以要反复在强调作品稚嫩之处呢?事实上,至少“静听风语”对于如今的你而言,如果强行塑造一个成熟的人物是很危险的。
毕竟,现在的你还是太年轻了。想要写出一部成熟的作品这本书就需要作者本人在时间的堆积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以及阅读才能成功。因为所谓的成熟是通过在人际交往,社会中闯荡,随着阅历与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形成的。而绝非能够通过短时间形成了一种心理态度的。
而且,真正的成熟无需表现,因为他会自然而然的由内而外自然地展现出来,而只有真正幼稚的人才会故意装作成熟的样子露出马脚来。说真的,现在的你就很像这种人。
打个比方来说,在“008 平静而又甜蜜的日常”的章节中,从你在让秦心不允许莫歌看所谓的动画片《奥特曼》的时候,你个人心理尚不成熟的一面就体现了出来。
《奥特曼》本身也并不符合动画片的范畴,而是特摄片。而且,就单论价值而言,在当今世上还有大量名作尚未比得上它,而且在它的内容中依然直到今天看来都具有大量能够不禁引人深入思考的许多哲学性的思考以及道理在内,但我想你或者根本在看它的时候不曾仔细思考过里面的问题,甚至你根本就不曾看过《奥特曼》本身吧。
否则,你不至于会说出“才怪啊!这种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拳脚打斗,再加上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老掉牙的情节,这种剧情有什么好看的啊!”这番话来。
如果你只是在听到周围的人《奥特曼》很幼稚所以跟风的话,我只能说你是一个庸人,因为只有庸人才会不经大脑考虑说出这番话。而如果你是真心那么想的话,那么——你,依然还是庸人!
因为只有庸人在欣赏作品时不去思考它里面所蕴含的道理而妄加判断!因为事实上,单论价值而言,你口中所谓的幼稚的《奥特曼》几乎把你的作品本身甩了八条街以外。
而事实上,拍摄出奥特曼系列第一部作品的《宇宙英雄·奥特曼》以及第二部作品的《赛文·奥特曼》的圆谷英二也被因此成为特摄之神,又有谁敢指责他幼稚呢?而且,直至今天,《奥特曼》还依然在全球各地播放着。
更何况,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因为会经常看动画片而变得幼稚。相反,一个幼稚的人也不会因为看到动画片而变得成熟。
那么,什么又是成熟呢?有的人在看到《奥特曼》时感到很幼稚所以就不看了,而有的人则是在看它的过程中得到灵感并深入思考最终如今日本的另外两大特摄片《假面骑士》与《超级战队》也因此而就此诞生了。
而相比之下,在莫歌面前让他别看什么“动画片”的秦心的举动不免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了。……当然,你别感到不满。因为事实上我能看出你太过迷恋于表面的现象,而这几乎是当今的年轻人近乎人人必中表现。
而在“046 触景生情”中,你则是让秦心与众人一同感叹,说出一两句美丽词藻难道就能显得高大尚了?
而且最让我感到可笑的是你居然把文学当作哲学,还让慕雨“哈,还不是心心你突然变成哲学家啦,小小年纪就不要学着老人唉声叹气,好好享受现在的青春不就好了吗,那副样子可不像我认识的秦心哦。”说出这番话话来。
开什么玩笑,逗人发现也有一个限度吧!恋旧,感叹,欣赏景色在本章登场的这些根本一看就属于文学项目,但你居然把两者给搞混?
我真是感到无语了,文学偏向感性,因为事实上无论是什么恋旧,还是感叹亦或是欣赏景色的文章。但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它根本不具备任何价值可言。因为——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它没有用处!
文学作品具备文学价值,但它却不具备实际价值。而相反,具备实际价值的是哲学,哲学偏向理性。凡是但有哲学性思考的问题一般都具备较为严谨的逻辑思维,而且在现实中也是可行的。它与文学几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甚至是天差地别的项目。而你居然把两者搞混,甚至并为一谈。
尽管在生活中有绝大数人都无法分辨出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但至少作为作者的你本人却不能不明白。
偏向感性,追寻理想,引发读者共鸣的文学;偏向理性,追寻真实,探索绝对真实的哲学。
这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根本不可放在一块相提并论。可笑的是,世人却分不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要在列出其他的问题简直数不胜数,总结来说,文章表达能力欠佳,人物形象不鲜明,类似学生腔。没有自己比较完整的写作体系,还有,有关秦心的描写尽管极力想要塑造出一个成熟的表现,但似乎是作者你本人的阅历太少,反而写跟四不像一样。
很多时候,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便是因此而诞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你的小说之所以会成绩惨淡不是没有道理的。
还有,最后再给你一个建议,既然无法塑造一个成熟的人物,为何不能塑造一个幼稚的人物呢?你就不能将秦心的心理年龄设定在15、6岁左右和莫歌一样吗?
毕竟,作者你本人的想法和年龄都很年轻,那么,就把你现在感受写进去,写出高中生们的年轻冲动,欣欣向荣的一面。而不是故意强装成熟,最终写成四不像。选择写出与你自己年龄相符的作品我觉得更加容易成功。
毕竟,让高中生自己来写出高中生的生活,水平姑且不论,但我觉得至少真实的一面能增加不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给我一种文章很假的感受。
最后,我建议作者应该多看些书,不管你看的是轻小说、言情、玄幻或者是传统文学作品,反正书就是书,哪怕看这些看起来毫无作用的网络小说时间久了,你的写作水平也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最终,就稍微说一下吧,客观来说,这部小说应该还算是不错的,客观评价算是那种小有名气的作品。而之所以我给出那么严酷的评价是因为我站在一流作者的角度来看的。如果你是想保持现状的话,那么也不必太过烦恼,毕竟你的水平已经算是在同龄中算是中下水准,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但如果你是以一流作家为目标而努力的话。那么,我想你还是最好尽量将我的评价和建议都听进去。毕竟,良言苦语。
……
小朋友差强人意是勉强让人满意的意思你用错了
作者如果认真看完的话,写作一定能有飞一般的提高
不过奥特曼不就是给小朋友看的吗?
我现在18了,看奥特曼也没什么感觉,的确有种很逗比的感觉。。不清楚是什么感觉,反正就感觉中二,傻傻的。
@战斗鸡9865:本来就是勉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