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宅,我觉得有些事情要指出来一下。说实话,民众听到魔王的演讲之后的反应实在是太大了。我理解作者是想模仿美国独立战争时法国间谍煽动殖民者脱离英国的控制。可是作者应该意识到当时是因为英国本身对殖民地的重压以及殖民者本身就有收到教育的财主所造成的。再加上经过文艺复兴之后教廷对社会控制的减少导致了启蒙运动的发起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自治和独立概念觉醒。从本文的设定能看到,当时神权和王权并没有分离甚至当时神权还大于王权(从教皇有权决定国家的外交事务上能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觉醒度肯定没有作者所描写的这么高。要知道,神权的社会和王权的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谁最大。王权的社会中,国王(或者皇帝)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这种统治是一种世俗的统治,比起神权来说是很不稳定的。神权之所以稳定是因为人们的统治者并不是教皇,而是上帝(或各种神)而教皇只是一个信使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是不敢或者说无法反抗的,因为他们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和他们一样的人,而是一种更高等的存在,人可以死可是上帝(或者神)是无法被杀死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是启蒙了,人们本身的觉醒度就很低,就算听到这种发言也是不会做什么的,他们甚至会咒骂甚至惩罚那些说这些话的人(如同当时质疑神权的人都被无知的人们当成了恶魔的使者被活活烧死)。这种社会往往是最稳固的,因为国王(女王)放权给教廷从而获得他们的支持。当时的人们很多时候都会认为,贵族之所以是贵族是因为上帝(神)的安排,他人无法反抗。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中世纪很少有平民反抗贵族的例子存在,因为他们相信这是上帝(神)的安排,凭他们无法反抗。在那个时候无论贵族如何虐待平民他们都不会反抗,因为当时不仅有王权的支持还有神权的加护。以文章中的设定,在魔王说了那些话以后,人们不但不会起哄甚至会更加确定魔王是邪恶的毕竟她居然敢质疑神的安排对贵族阶级产生质疑。就算是文艺复兴的年代人们也不敢公然反抗王权,唯一一次还是300年后的法国大革命(第一次人民反抗贵族)。作者实在有点夸大了。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在天主教中教皇不听命于任何世俗的王(就算是罗马帝国,教皇和皇帝也是不同的系统,可是当时是王权为大所以导致了当时的教皇默默无闻)。教皇往往有自己世俗的属地(教皇国)和自己的军队,一般来说不会帮助甚至属于任何国家。当然,东正教中的大教主是独立的存在也会属于自己的大区(往往是以国家划分的),可是在东正教中并没有教皇的存在,最高的职位也就是大主教了,还有在东正教的国家中,王权往往是大于神权的,大主教往往会听从自己大区的王的指令(虽然不是上下级)。当然,还有种可能就是出了魔王在的国家以外都是异教国,这往往会使得教廷为了自身的安全驻扎在一个国家之内,可是只要有另外个信仰同样教的国家的存在就会导致这种情况的覆灭,毕竟教皇在的国家就是受上帝庇护的国家,会是所有教徒的朝圣地,这种buff肯定是所有国家都想要的。还有就是教廷是圣洁的存在不应该受任何世俗的影响(就先现在,意大利也要分一块出来给教廷),控制教廷会导致它国的仇恨,尤其是在这种神权至上的时代。我理解作者很多设定都是原创的,可是我还是希望说出来提醒一下作者(个人觉得设定有点崩)。如果对所说的有问题,或者不喜欢的话请在下面留言我会回复的,毕竟我很喜欢这本书感觉挺有意思的。本来是想写在简评里的可是发现有字数限制所以转到了书评里(虽然不怎么能算是书评吧)。真心希望作者继续写下去,还有就是想问一下作者:必须要嫁人吗??感觉百合会更好!
感觉有好多错别字和不通的句子啊。。。算了不管了!就这样了
说的正巧也是我想说的,所以就不多做论述,只是要反驳一点……嫁人才是最棒的!
可能是我没有解释清楚,是我的问题。在魔王本来的演讲稿(我只节选了极少几句)里面,魔王是不否定神并以神来抨击贵族的。第二点,造成混乱的是魔王教的信徒和极少数起哄的而非绝大多数平民的说[em:sfgirl:002]谢谢了,我有时间研究一下改改这章
变嫁文不刷变百,变百文不刷变嫁,舒克欢淫你~
:-D
@暗金Ai失格集成太宰治: 哎嘿不要这么说啦~小兰中立不在乎这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