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胡扯段。说实话,前几天我读了一半因为家里出了点事老旧没碰手机也就没读完。当时作者还没贴原型,我读个开头感觉很像萨拉热窝事件,结果还真是……现在吧,好像改了不少,总觉得似乎和我那天看得不一样了。不得不提,作者敢选捷克斯洛伐克(现在都成两个国家了)这点倒着实令人赞赏。以我平时和周围朋友啦、妹子啦胡侃得来的情报。我朝大多数人你就是拿中国地图给他,他要是生活在西南地区很可能连华北那块哪里大概是哪个省都搞不清。而捷克斯洛伐克呢……要是玩过P社4萌可能还好点,起码有个关于吞并苏台德的协议不是?明明旁边就挨着德国,但捷克斯洛伐克的存在感在我朝这儿还真是少得可怜。印象中,不刻意关注,能接触到这个国家的途径貌似也就只有课文(还是语文课本里的)了。当然,因为也有年头了,语文也好几年没学过了,我倒是不大记得那篇课文究竟叫啥了,大致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反抗德国党卫军的。总而言之,水了那么多字,想表达的意思也很明确,这个舞台很冷——读者很陌生——貌似没有太MOE的妹子——冷冷冷。所以为什么要写这么个国家呢?情怀啊,情怀无价(绝对褒义)。像我,历史上,除了天朝就喜欢东罗,身为中二全战不用东罗就浑身难受的患者,选舞台冷怎么了?情怀无价。
行,扯也扯不少了,怎么也得谈谈素养吧。在这方面呢,我绝对是业余的,学得是工科虽然有着文学少女的心……
语言功底,文字方面我就不说了,同样作为咸鱼,也比别人好不到哪去。就让我说一个脑洞(举个剧情加分的例子)算了。
故事怎么样才能好看?当然是一波三折了。如何才能一波三折?当然是让读者内心产生波动咯。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写出来的剧情不按套路出牌让他们猜不清楚,让他们出乎意料,但文中又有各种暗示伏笔,似是而非。最后来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那这篇文章起码不会太差。作者是以一个罪人的自述为题。那么很明显,罪人就应该占重头。目前看登场的比较重要的几个角色。温尼斯,“萨拉热窝”的那个年轻人,某妹子。谁适合当罪人呢?当然是那个干死大使的年轻人,但这样太平淡了,SO,这个冲动的杀手最好是明面上的罪人。以刺杀结束为世界起点,使劲写刺杀造成的影响,再写写战争的惨烈,温妮思(输入法默认这个,改起来麻烦暂且这样吧)和妹子如何艰难度日。途中可以穿插温妮思或为停战做努力,或为战争浴血奋战……尽可能塑造他反战的形象,塑造他厌恶战争,讨厌战争,热爱人民的性格。还可以和妹子发展下感情,但最好别越过那条线,甚至还可以慢慢从爱偏向爱恨交加。但这些都是虚的。关键是最后要用一条条暗线想办法在文章后半段点出来,其实杀手是被温妮思忽悠去干大使的。理由嘛,小了你可以写温妮思喜欢妹子,妹子喜欢杀手,so,为了得到妹子,杀手你去GG吧。大了,可以写温妮思小时候被帝国毒害过,这辈子就是要给帝国搞个大新闻等等。忽悠杀手的法子也好编,帝国军纪不是差吗,就让温妮思撒个谎就是了,要是真想让温妮思再罪人点,下个药迷个那啥,再把罪推给帝国军也行,反正19几几年又测不了DNA不是?这样的一篇文看点是不是就多了?温妮思和妹子间感情是不是要复杂的多,他内心情感是不是也要复杂的多。他才是那个真正的罪人,虽然躲在幕后,但活下来的他却要亲眼看着自己造成的一切。然后赎罪……他对战争有多厌恶,对人民有多关切,那他的罪就有多深。他从对妹子的热爱也会因为罪迟迟无法出手,如果在这个时间段里妹子真的爱上了他。他是背负罪恶,并再添补罪恶上了妹子呢。结局既可以来个罪人赎罪成功迎赢娶妹子,也可以来个孤老终生。
我始终认为让一个故事一波三折最好的办法是让冲突剧烈。如果再能出其不意,便已是上佳之作。上边脑洞了那么多不过是为了说着一段话而已。
愿君成功泻出一个好故事。
漏字一堆,譬如谈谈(文学)素养o(╯□╰)o
谢谢
而且可能你没看完,温尼斯只是一个配角,从头到尾都是那个刺杀者的故事
历史课本也有捷克斯洛伐克的说,布拉格之春和杜布切克,实在不行还有布拉格之恋吗
466466464646646
@申闻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