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看书评的你。
从前有个男孩,因为被医生救过一次性命,选择了学医。
他孤僻,只是喜欢独自一人写作业,直到初一的时候,受一个好友引领,才知道了网络与游戏的乐趣。
高一的他,因为对小说人物(某叶的书)的感怀,选择写诗,写了数十首后,又在高二的时候做了一个决定,写出自己的人物。
他选择了写小说。
……
我是一只柚子,这次书评是为了写给大家,但是还是想说一句——有点严厉,还请多多指教。
话说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小说写书评呢?一个原因是之前的书评有的讲的是这本小说在很久以前的形态,而第二个原因是,这些书评里比较概括全面的书评还是比较少。
其中第二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我求来的书评都是客观「批评」的书评。我更喜欢我的朋友或者读者告诉我我小说的缺点,而不希望别人随便写个不客观的或者只是吹嘘和奶的书评挂在上面。
因为我觉得真正的读者和朋友毕竟看的细致一点,书评也一针见血,这样方便我去修改。而且我自己写书评也喜欢批评而不是表扬(S性格觉醒),不管多好的文,只要不是公认的神作,一定会有缺点的嘛!
下面进入正题。
首先,想必会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从2月开书到现在都十个月了才20万字。首先必须提一句,医学生的学习真的很辛苦,而作者本人到了大学也被消磨了很多志气,所以怠惰加上学业辛苦,导致这本书更新缓慢(谁让你怠惰了,快更新去!)。但是,其实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这个原因只有小部分人知道。
这本书在2月到4月一直处在无限的修改中,直到6月前后才算正式开始更新。
别人改小说,最多改改细节,主线不会动。但是本人由于强迫症的关系,听到书评里「平淡」两个字,我就把整本书重写了。
是的,重写了,改主线,改设定,改人物,改节奏,改的完全是两本书。
这本小说的第一卷我一共大改了8次,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当然我也没达到那个地步。
第一次为全文添加了人物神态描写。第二次减慢了小说的节奏。第三次我重写了主线,同时改了所有的人设(这个时候影物语已经写完了),第四次改动所有人称为第三人称。第五次全面的增加了动作神态描写,同时删减心理语言描写,第六次在第一卷删除两个关键角色,第七次重写了第一卷结尾的高潮部分,第八次选择性改动人称为第一人称。
总之,只要是评论里提到的问题,我都会尽量的修改。只是因为我当时的决定是「把这本书写完」,而不是很随便的写,有人说太过认真的了。想想也是(笑)。
这里感谢一下指导过我的几个上架作者,还有某立羽,某贤者,某洛,某萝莉控,某高二,某赤,某浅,某琉奈,某结束,以及某些已经离开SF的写手们。
.......
整本书是SF少有的(没扑街的)怪谈小说,讲的是男主见到各种都市传说的奇闻异事。但是这本书的切入点不是写男主与都市传说战斗,而是将都市传说「写成有人类外貌的女孩」(个别除外),讲述这些妹子的心路历程,最后解开妹子们的心结。
所以这是一本超级感性的书。
换句话说,这本书是用「都市传说」的外表,讲一个个富含人性而又很矛盾的故事,而最后的结果在于妹子们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或者救赎,或者那一点点确实的幸福(就像化物语一样)。
有人说男主不像一个主角,或者说男主没有性格。没有性格主要是因为我的男主是理想的自己,而一开始没有设定,写出来后又觉得这个人过于冷静(算是败笔)。第二个原因是我是仿照物语系列的男主垃圾君刻画的男主,他的存在不是与妹子共同战斗,而是与妹子共处,了解妹子的苦衷,帮妹子解决苦衷,然后在最后帮妹子一把,让妹子不会感觉到后悔(这里比较像夏目友人帐或者物语系列的宗旨)。
所以男主更像是一个观测者而不是完全的参与者,他无法左右一个人的人生,但是他可以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别人一把。相比他的存在,妹子故事更具探讨性,这也是整本书的我所表达的意图之一。
这本书的节奏适中,但是对急性子的人来说,每隔一卷(10万字)出现的人物算比较少的,一方面是我很喜欢刻画人物,抠人物的细节,而第二个原因我的宗旨「每个人物的出场都很有意义。」因为我的写作风格不是网文,也不是那种过于水文的轻小说,我觉得通过人物出场来增加剧情是错误的写法,相比多几个人物,刻画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会更考验作者功底。
所以我可以肯定,我刻画的几乎每个人物,都不是纸片人,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复杂的情感,也是有各自的可爱点和萌点的。
文笔......还是看大家的想法。我自认为文笔算中等以上,因为当时有料的结果是这么写的。大家给我的总体评价是轻快。
我对环境描写不算细致(败笔之二)。我前期写的情节比喻用的很少,即使到了后期,我的环境描写和比喻还是处在很单一的状态,这也是我一直困扰,同时在学习的地方。希望我以后改动的时候,会把环境描写修缮一下吧。
下面谈剧情。其实大家都觉得这本书很怪,怪之一是我居然二次设定世间已经存在的妖怪。怪之二是因为我写了都市传说还将其萌化,怪之三是我这奇妙的世界观和奇妙的剧情。
世界观不再赘述,可以看看我写在小说里的『设定卷』(其实作者设定不太全,大失败,以后要补充),而剧情,最奇妙的估计在于,我是用对话来推进剧情的。
从简介里我就提到我是一个话唠,当然现实里不是,网络是真话唠。话唠是因为我一开始是仿照物语写的,但是最后又停笔修改,因为我做不到西尾那种「无论怎么废话都特别有趣的对话」,所以我中途删减了对话,加上了物语系列所缺少的大量的人物描绘,加上我的文风,变成了我现在的风格。
不过,这样已经有点偏向大众化了。但是我还是喜欢话唠,喜欢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的潜在感情,这也是我的坚持。
剧情上,除了对话方面,我比较喜欢日常和剧情穿插的形式。因为物语系列入戏太深的关系,我也习惯上在日常里加入一些伏笔,而主线上加入日常来缓解气氛。这本书虽然名字叫「日常」,那也是因为我一开始写作的时候搞错了方向,在第三次大改后,很多的主线和伏笔都已经展露出来,所以叫「踩着日常写追忆(主线)」的书(可怜签约了不能改名字)。
但是有人还是说我剧情太紧了......我会多写点日常的!
其实这本书的回忆杀特别多,回忆是这本书的第二重要的部分。因为有回忆,一个怪谈少女的一生才会变得有分量,她才不会是一个扁平人物。而且回忆的部分都可以对应她的现实,她会感伤什么,会因为什么而忧愁,这都写在回忆里。
因为回忆与现实的关系,所以就有了这本书剧情上的第二个特点——逻辑。我是一个很讲逻辑的人。在剧情上我会尽量考虑逻辑问题,因为往往回忆和现实不是顺着思路写的。为了一个很好的逻辑关系,我往往会思考很长时间。因为我一定要保证一卷在质量上的完整性,减少漏洞。在摆出错误表现的地方刻画人物动作的矛盾,在正确与谎言交织的时候刻画一个人内心的思考。
但是作者毕竟不是老手,在追求「强逻辑」的时候,难免出现问题。所以这也算败笔(败笔之三)。作者每次重复阅读自己的书,还是会感觉到逻辑处理上有僵硬的地方,所以,我在以后会做妥善处理的。
至于具体的小说内容,我就不剧透了。
我非常喜欢西尾维新的物语系列,而我又很喜欢入间人间的书,而我又喜欢新房昭之监督的动漫,换言之,日轻三大神经病小说家我喜欢俩,而我又喜欢日漫界最神经病的监督,而我本人又特别喜欢另类的东西,写东西追求另类而不是循规蹈矩。但是看作者这点收藏,也知道不写套路,盲目追求小众题材的后果了吧(笑)。
最后,发表一下个人感慨。
书评本身就是给读者借鉴的东西,不是一棒子打死作者的处决书,更不是为了捧红作者的水军文。其中一定要思考,虽然避免不了主观,至少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如果读者你不相信本书评,或者不相信你在书评区看到的每一个书评,那么恭喜,证明你已经能独立思考了。因为评判一本书的好坏不是在你看书评的时候,而应该在你细细品读这本书的正文的时候。
我来顶一下[em:sfgirl:008]
我也来[em:sfgirl:008]
柚子有这样的故事啊
我有点好奇柚子的性别了[em:sfgirl:057]原谅我,告诉我嘛
草我刚发了一个抬杠书评,现在才看到大大的话,作者大佬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