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就叫《读者为什么读你的文?》吧
绝大多数读者来看网文(没错,国轻是网文的一个亚种),仅是抱着找乐子的心态来获取情绪价值,而非获得什么艺术、哲理、知识上的教益。
在这里有必要一提,不乏许多大神把网文写得高大上,可以被称之为文学巨著,不乏许多读者既喜欢读网文,又喜欢读传统文学著作。
但是这些人仅是少数,无法代表整个网文界。
若你只想为爱发电,不追求商业利益,不妨大胆尝试,说出你最想要表达的内容。
可若你是想要把写书当成养家糊口的工作,那你就必须考虑受众和市场这些问题了。
当然,嗯,假如你认为自己有白金大神之姿……这话就当我没说哈。
说回正题。既然大家来看网文是为了获取情绪价值,那么大家为什么要获取情绪价值(真是一个傻问题)?
因为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过得不好(不排除屏幕前屈尊来这小地方临幸的大帅哥您,用的是镶了钻石的苹果手机,开的是全球限量的痛车,住的是几万平方米的大别墅,只是偶尔在国内,大多时间都在国外旅游),总会遇到烦心事、糟糕事,总会遭遇挫折和不公。
这时,大家就需要一个不错的出气口,一个官方允许的宣泄口,来缓解自身的不愉悦。
可以说(我是这么想的),互联网上的一切都是围绕“如何服务用户”“提供情绪价值”来进行的。
不管是短视频也好,漫画,小说,短剧,游戏也罢,这些都是在努力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
只不过因为载体形式不同、 内容侧重不同,这些传递的情绪价值表现效果因此也不同。
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倾向,有些喜欢虐,有些喜欢废萌,有些喜欢黑深残,有些喜欢瑟瑟——当然我不是说每个人仅喜欢的都是单一元素,只是在稳定的一定时间段,表现出喜欢特定的类型,可能单一,也可能复合。
当然有些情绪价值是共通的,普遍的,是绝大多数用户都喜欢的,比如爱国情绪——我很讨厌那种墙头草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打着爱国的旗号赚钱,甚至用爱国来作为舆论挡箭牌。
有必要一说,我不是说互联网上全是娱乐,没有一点知识,而是互联网的底子是娱乐,传播知识仅被当做达到娱乐效果,提供情绪价值的一个手段,而非目的——很诡异的是,如果你不将知识娱乐化的话,不将一些复杂的东西简化乃至片面化,能够被更多人接触的几率将大大减少,也就是说明明很有用的东西却无法传播出去,反而被大量无用的信息遮挡了身影。
大多数用户都为意识到他们看科普视频,不是为了获得知识,增长见解。,而是为了获得学到知识的虚幻感(自己没有浪费时间)和谈资(自己是互联网赶潮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无比碎片化,以至于无法体系化,以至于出现了大量自认为很懂但实际上一点都不懂的嘴上专家行动废柴。
再次说回正题。明白这些,自然就可以明白我们写网文时在与游戏,漫画,短视频这些抢夺用户的注意力和使用时长。
我们是在一个大市场上,跟各种类型的商家抢夺顾客!
要想赚钱,要想吸引顾客消费,我们就有必要制造并出售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和商品(很诡异的是,许多顾客的需求并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后天制造出来的——弱者满足顾客需求,强者刺激乃至重塑顾客需求)。只有抢夺到了注意力,并持续抢夺到注意力,还有可能卖出商品并赚到钱!
因此一切的关键在于如何吸引读者注意,就让他的注意力持续留在书身上。而注意力的存在与大小程度的关键,则在于你能否提供,又能否提供大量且独特多元的情绪价值!不仅要能提供,还要提供大差异化竞争的情绪价值!让顾客能够口味不厌,吃到新鲜食物——然而,这真的对吗?
许多主打创新和反套路的网文,更多的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了一个包装口袋,顾客就认不出来是原来的产品。
而且就算你创新,也不一定能符合读者口味。在很大程度上,读者的口味习惯是具备惯性的,他的口味习惯差不多已经被现有网文给固化了。
或者从另一方面想,网文发展到如今,是在所谓的市场与读者的“自由选择”中优胜劣汰出来的最优解?所谓的创新,不过是把过往淘汰的东西拿出来再写一遍?
难道说,发展到如今的网文,是超越时代,符合人类最本质的故事欲望的最优解?
又或者当下社会建构的幻象?
网文创新之路,前途坎坷啊。


你是哪年穿越来的物种,今天的国轻能让你感慨这些吗?[em:sfgirl:001]真的不可思议,梦回2015年。我不知道得看不到多少事实才能依旧维持这样的大脑,唉,真的羡慕了[em:sfgirl:017]

回复@卢梦梨S 我感觉我这有点退化的大脑 读不懂您的意思 能够详细展开的说一下吗? 抱歉了,本人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点差

回复@白鸦乌鸽 意思就是你像一个古人,很像我2015年乃至更早的时候看到的“上个时代”的人,好像更早,假如我2008年看到你,我也会觉得你是个古人,你的很多思想似乎是接近索佬说的千禧年

回复@卢梦梨S 细说一下那个时代的“古人”的思想是什么特征? 不要说着说着搞得我好像穿越者似的 又或者沉睡了几十年之后如今才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