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自己的一点心得。
我看索佬的书比如《出巴别记》,开头主要就是拉里一个人物,然后才有徐青,一些地名第三段才出现,而且都是庄子啊,火电厂基地啊之类的,读起来就还可以。到了《桃花源记》,先来一个软木塞餐馆,这就是个专有名词,然后又是南风沼泽区,然后是一大段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我是觉得对剧情没有帮助,对氛围也意义不明,感觉像是一种冷眼的客观叙述,但是整个剧情气氛又并非是应该冷眼的。要说难读的话,我觉得平静地给出一大堆专有名词就是索佬的书最难读的地方。这些词很多还不是为了突显科技感,而是专用的地名,以及各种载具的代号等等,这也就导致索佬的书其实我没怎么读。还比如说郁林星里给那个怪兽等级起名字,用的是五大行星的中国古名,这么用其实可以,但是在小说里竟然没有解释,如果没有知识储备可能看完整本书都不知道这个等级名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书里出现某某等级到底是哪一级都没办法快递反应。
然后是人物。这本书好很多了,郁林星里开头三个女主角我一直分不清谁是谁,这给我一种名字真的就是标签的感觉,人物好像就是女孩1号2号3号,我看书是给人名和笔名画线的,但是这样做笔记我看郁林星的时候都不知道谁是谁,现在这本我做着笔记倒是感觉人物很鲜活,一个特点就是少女乐队的不同人用了不同国家的名字,百合铃的中二病个性很鲜明,但是爱丽丝和姬冰瑶的话……艾琳我就更懵了,现在让我区分她仨我还真做不到,夏花倒是因为是外来的就比较鲜明。女儿们倒是特点十足。可读性上这本的确是进行得很好了,但是看的人为何更少了呢……
然后关于开头。我现在读书很焦虑,让这样的我都能轻松地读下去的,一般的共性都是虽然用了插叙的序章,但是和正文又没有割裂。本来插叙啊题记啊都是很帅的,但是因为黄金三章被滥用,头几章和正文割裂太大了,很多人的写法都是给一个爆点,结束以后迅速变成顺叙,明明已经知道后续的爆点了,结果还水了很长很长。这本书好在进入正文以后节奏很快,但是序章一堆女儿加上正文开篇少女乐队,人物扎堆对于可读性影响是很大的。还是那句话,我做了笔记才能看爽。
然后环境描写我觉得可以再强调一下。索佬的环境描写就很客观叙事,但是环境应该是为剧情和气氛服务的,《桃花源记》我收到书到现在看不下去,软木塞餐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双层,阳台,雅座,写到这里就该出人物了,结果写的是臭味,能够闻到臭味的地方怎么建的餐馆?以为要解释了,结果介绍的是虫子,然后由虫子还引出古老地球,正疑惑什么是古老地球呢,又出来个阿米巴兽。然后以为该讲历史了,这个时候却进人物了,人物还叫本尼迪克特这样一个没什么记忆点的外国名,前面环境背景的介绍留下一堆疑问,结果就进入人物互动了。后面要写的是餐馆遇袭,那么笔墨就应该用在烘托一种恐怖的氛围上,但是由于环境写得过于平直,危险的沼泽区和阳台的长度宽度遮阳棚占比没什么区别,导致这环境根本没有融入剧情,反而制造了一大堆悬念点,让人不知道注意力该放在哪,结果看完一章不知道到底看了什么
就想到这些了,希望对索佬的易读化有帮助。
多谢建议,这些我也会认真考虑的。
每次写书评和建议都会迷茫,我真正喜欢的作品我好像是不会产生任何评论的想法的,哪怕说是因为现在互联网文学评价一整个环境都乱掉了,对于我真正喜欢的作品,我看到别人的乱评我只会想笑,唯独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去看的东西我才会想要通过评价让它重新变成“我的”。
回复@卢梦梨S 是啊,越看书越感觉到自我疏离,那我看个什么劲呢?每次只要对一本书做出评价了,感觉就没办法再看下去了。以前看书什么时候会这么想要评,归根结底还是出于各种目的才看的书,明明看书是为了喜欢,好久没有为了喜欢做什么事了,明明都是很自由地在做……唉……
回复@卢梦梨S 可能我归根结底还是想模仿上个世纪和本世纪初的评论家,因为看不到那样的评论家所以想自己扮演,但是没有用,有些东西就是回不来了,唉,回不来了……
回复@卢梦梨S 不过没关系 ,能提出这些意见,对于希望互动的作者而言就已经非常好了。
回复@索何夫 嗯……索佬的回复和点赞速度是很快,我自己感觉这样真的是一种极度焦虑,感觉焦虑的自己好没自信,最关键的是,给别人评价指不定什么地方别人就觉得冒犯了,最最关键的是,我最喜欢的那些东西好像没有新的也没人复古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