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以为是大神作者下凡换小号马甲,但后来我看着越看越不对劲,真是新人啊 (⊙o⊙)
(咳咳咳,玩笑话玩笑话)
虽然目前只看完了第一卷,后面的故事只是简单的看了看,但真的能够显而易见地看到作者的成长。
从一开始全是对话体的台本到后面各类描写俱全的行文,虽仍旧青涩但无疑体现的作者在不断学习不断上进的事实。
小说里面,我能够看出来,作者想要把故事写得有深度,为此出现“爷爷修水坝”“讽刺骑士”等,但笔力有限,我不是说作者没有深度呈现这些的能力,相反,很有,非常有,但他没有想到,譬如一个拿着满级账号的萌新,他有一命通过全部副本的本领但却不会使用,连第一关都过不去。
我不想在这里指出对文章相关修改的建议,那样反而显得“说教”意味儿过于严重了,我觉得作者可以更多思考🤔一些,如何让故事主旨,内涵呈现的更为自然,恰当,而非通过作者口述的道理,直接写在盔甲的描写上,这样显然过于突兀。
顺带一提,我在阅读时其实发现一个问题,作者在写作中,应该基本都是第一人称写作,但偶尔混入第三人称,这样可能导致行文混乱,对读者产生阅读门槛。(我个人建议,新人第三人称写作更方便,毕竟先练笔,练出来再学高难度的,一步一个脚印。)
作者的台词功底我认为还是不错的,在第一卷明显创作还十分青涩的时候也没人让人感觉尴尬,更多还是有趣,这边我认为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天赋,但不知道为什么后面趣味性就显然的匮乏了,可能是初次创作连载长度过长导致的“灵感”不足?
另外我认为关于文章的“网络梗”的融入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显然,不置可否,正确恰当的融入可以大量提高文章趣味性,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读者阅读门槛,更接地气,又时候也能让人眼前一亮,觉得新颖。但显然,作者关于这方面的功力还不足,还需多练。
总之,一句话!
嘿!小伙子,脑瓜子不错就是欠练Ծ ̮ Ծ
社理科高中生没脑子了啊🙃加上草稿只有800字后面自己慢慢想的🙃
因为我给的设定是一代加点趣味后面篇日常🙃不过一代年轻剧情也是有趣味的
不过后续的番外都是轻松的,前面注重逻辑去了,我一开始是打算仿堂吉诃德写的🙃
回复@皮卡诺斯骏 仿写的意识只得称赞,但还是需要考虑哪些应该仿,哪些不需要,不要颠三倒四,头重脚轻,而且其实堂吉诃德那种感觉,人家老塞也是经历了很多,之前也有很大的写作量后面才写的堂吉诃德。
小说是需要逻辑性与真实性的,哪怕是搞笑类,颠类也都是这样,看似荒诞却合理,这是写好故事的核心要点之一。
回复@浅挚园 主要是我的故事大概就是创,承,守🙃,不过精力有限,但是番外篇我可以尝试找回那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