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布下法阵的一个关键配角,读者是可以从他的经历和想法中获得一部分共鸣的,但不太适合将他的身份设置为鞋教徒。别说柜子令人人神共愤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鞋教徒和柜 子的区别并没有特别大,仔细一想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他的区别呢?鞋教徒干过的事可不比柜 子少多少。如果将其塑造为在绝望中受到鞋神蛊惑,为了复仇不择手段从而走上了歧路,我个人感觉会比直接写作鞋教徒会好一些。就算是写作鞋教徒,不应该这么容易把自己一起栽进去。自己选择的复仇手段使读者不仅没有感到复仇的效果,反而看到的是同胞被欺辱的耻辱,柜 子是不断在重复死亡,但同胞受到欺辱依旧在持续不断的重复着,他到底是报复了什么?受到痛苦的不只有柜 子,还用一起同行的同胞,以及那个一直亲眼目睹同胞受辱的自己。或许无聊是想表达柜 子的行为连鞋教徒都看不下去,但我依旧认为讲这个配角从根本上设定为一个鞋教徒是一个好主意,或者将这个鞋教徒设定为一个给他(这个配角)提供了一个复仇方案以及进行蛊惑的幕后黑手会更好一点。
感谢提醒,我之后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