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菠萝包之前就关注过作者的p站账号了,并且还看过p站上的书。有一说一,作者是比我更有毅力的人,而且也比我更放的开。
(不要查我的p站账号,我写完开头就咕了半年不敢开了,后面才慢慢更,但是也很害怕。)
我看到很多人都很排斥这本书,这是常见的现象。因为我既理解他们排斥的心理,也理解变嫁党,破鞋党的心理。非要说的话,我是通吃,而且还特别喜欢变嫁rbq文。我既喜欢看严肃文学,也喜欢废萌搞笑,xp是古神。有些题材即使少看(比如仙侠,不看并不是不喜欢不理解,而只是单纯地不太习惯这种题材措辞而已)我也觉得很合理。
扯远了,回来继续说各种读者的心理吧。说到心理,就不得不提到经历。
相信大家都基本有了解过波奇酱。这个社会上的波奇酱有很多,但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波奇酱。那些不能成为美少女波奇酱的哥布林波奇们--就像我一样,总是期望着能够过上甜甜蜜蜜的幸福生活。
要是家里人和睦该多好,要是学校有人找我一起玩该多好,要是失败了,被嫌弃了,有人能安慰我,支持我,该多好。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我,会去寻求安慰,于是我会去看甜甜蜜蜜的纯爱,在那里,有着我向往的幸福。
我的第一部纯爱作品是星之梦,第二部是kanon。
在这样的支持下,我开始在现实中努力拯救自己。努力可以成功吗?有的人可以,有的人不可以。
我好像可以拯救自己,至少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来说,前半生还勉强算是可谈的--但不要问后半生,后半生还没过完。
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时常是被人围着的那种。光芒四射,我不需要出去找朋友,朋友会过来找我。我在那个位置上看不见黑暗,因为我目所能及的一切都是光明的。
但我不是目中无人的,现代学校好歹也给我培养出了责任感和道德感,先富得带后富。
黑暗和波奇酱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我好像拯救了自己,我能拯救波奇酱们吗?
我理解破鞋文,并且愿意去阅读他们,并不是源于包括网文和游戏在内的娱乐作品。
而是源于老舍的月牙儿。
他写的是民国时期的妓。从小到大。
没有哪个小女孩天生就想当妓,那是源于现实的压力。是的,正是这种残酷现实和美好幻想的痛苦碰撞,让拥有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我感觉很难受。
回过头来,家庭暴力,校园霸凌甚至一直存在于我的身边。有的事情就是无能为力的。不论是我,还是他们。
更重要的是,当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候,才发现那种光芒也是虚的。我也是波奇酱,我被虚假的光芒冲昏了头脑--正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里城北徐公一样,皆是因为臣之客欲有求与臣(指作业),我并没有愿意私我的妻。
如果我一事无成,会有人爱我吗?
如果我饱受折磨,会有人帮我吗?
如果我身无所长,会有人疼我吗?
我希望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肯定。
我希望在一潭死水里,也能看到生机。我希望在漆黑的夜里,也能看到火光。我希望遭受着苦难的人,能迎来救赎。
但是这些希望在现实里存在吗?存在,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摸到那种希望,更不是所有希望都可以补偿人生的缺憾。
“如果地上充满了光明,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
就像有句话说的“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一样(这里只是比喻),有的东西是永远无法补偿的。
我看着书中的这些文字,就像在看着童话一样。
我说的童话是安徒生童话。be是唯一的现实结局,ge只存在于美好的幻想中。
我看这类书,也正是在苦难中寻求着美好。
有些人不理解这种书的受众,甚至有些谩骂争吵。
我理解他们,他们就像月牙儿笔下里的警官们对女主说的话一样:有手有脚,妓何不自食其力?
他们是普通人,被光明遮蔽了眼睛的普通人。这是合理的,能够理解的,因为我曾经也是。
女主也是普通人,在黑暗里渴求着光明的普通人。这是合理的,能够理解的,因为我曾经也是。
网络上的大家变得越来越充满戾气了,有时候我也很难理解大家为什么说话总是这么冲。
要是人人都能多一点爱就好了。
世界还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吗?
确实,就像了解不曾见过的世界,在悲哀中获得救赎之类的,不是很清楚却重要的东西
请问星号是什么?
回复@V科技 变嫁破鞋文,但我在这里指的更重一点,指的是绒布球
回复@北冥柊叶 绒布球是屏蔽词?把现在怎么打出来了?
回复@V科技 因为我里面打的就是英语首字母,不是绒布球
回复@北冥柊叶 哦哦,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