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开始找百合:御灵师题材newgame
注:在个人书评里,我要尝试一下新的方式,我会根据我的理解边读边写。既然作为长篇,那么了解读到各个阶段时读者的想法,应该能帮上作者一些忙。
【剧透警告】那,实况开始了哦~~~
第一卷
一
3章开篇,怪物、性转、守护灵——6000字,主角。
500字设定,不知道是不是那种“一旦接受了就感觉很带感的设定”
节奏比较慢,始终没有步入正题。
换句话说,前一段文没有爆点,唯一可以称得上爆点的是第三四章的守护灵。
文笔不错,比喻到位。但是就算作者在描写上花了功夫,一个角色给人的印象主要还是靠特征的。给予特征,意味着在服饰发色瞳色上和别人不一样,以及在性格上——语言神态上有独家绝技。这点作者不是很到位。
(恕我直言,模板化角色为什么那么好用?是因为他们自带的鲜明性格特征。)
御汤利是(我所谓)设定式的女主之一,这种女主,再加上一种理所当然地口吻直接参与剧情发展(尤其是感情)的做法会使读者减少代入感。
二
另外,对于性转题材,男主性转这一方面作者的确有好好利用写了章节,但是……有点水?不,准确地说是有点不温不火,前期这样押过去很难使读者找到爆点
另外,作者是女性,很遗憾这点在开头十几章内就看了出来。其实性转题材是男性写占优势还是女性写占优势并不能说清楚。但有时候,男性可能会抓住读者(这里指宅们)的口味。
准确地说,咖啡的剧情,就像newgame一样,细腻的日常,百合(这里是变百)的情感线,而仅仅流于萌以至于平淡了。
三
环境描写作为转场,在我的理解里,是调整节奏的作用,不至于使情节推动得过于突然;咖啡的文里有先推进情节,然后再描写环境的情况。对于第一人称而言,描写环境是“对无关的事物进行观察”,也就是打发时间;那自然是先打发时间再“过了多久”的。16章
四
理科生写newgame……算了,设定是用来接受的,不是用来理解的;谈到设定,另一方面,作者中规中矩地按照设定进行了铺垫,但没有围绕设定展开剧情。作品名名为《御灵师神话大系》,关于御灵师的剧情却直到第二卷才展开,而其余部分则是删掉御灵师元素,替换御汤利的守护灵身份,如此处理也能安然展开剧情的“魂穿”剧情(就连性转也可以不算),不得不说还是流于套路了。这段剧情一直是主人公对现状的反复确定(4w字),而主线依然不鲜明。
嗯,主线从御灵师跳到了对少女过去与心灵的解读,不得不说这是校园文学的一贯主题。如果要说这是主线的话也未尝不可。
另一边,像是rpg游戏每过一段给一些线索那样,作者在不慌不忙地解释御灵师相关的设定,虽然读者还不知道这些是用来干什么的。总之,还是抱着有大场面的期待继续看下去吧。
作者问我设定是否过于繁杂,呃,——唯物主义-40;好吧,开个玩笑,事实上作者的设定还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分开来进行的解释。
总之,这就像在听固定节目的广播一样,设定很有意思,萌豚很有意思,然后一点点主线。这样的感觉,所以作者问我是否要删改设定,我认为没有必要。只要能让读者理解就行。
(p.s请务必换给我一篇和谐文。)
(为什么突然灵能百分百了?= =既然说到了灵能百分百,那么不得不提one老师个人对英雄主义的理解;one老师对英雄主义的定义,是——英雄没有成为英雄的义务,但他有作为普通人的权利;而这里,我猜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主人公对现状的接受程度吧,但是这点没有很好的冲突用来体现。)
五
我不喜欢用(作者控制角色来)说明——也就是设定来推进剧情的书,这个可能跟我个人喜好有关(我喜欢的是命运式悲剧式的剧情)。作者文中的案例就有:灵异社,让人感觉——嗯嗯,这与御灵师擦边,于是作者拿来用了;当然,这应该也是大纲中的内容。但是前文没有铺垫——当然这也没问题,但是前文写的六万字却没有与这个有关的内容,那么我想,这应该不能称呼为慢热而该称为失衡了吧。
有一个说法,称呼这种平淡似水的文章,叫做:日记。
好的,看来作者也知道自己第一卷的问题(从她的后记看的),那么来谈谈第二卷吧。(生无可恋脸以上全部作废2333)
—————————————————————————————————————
第二卷
一
作者的毛病依然存在。就是没有“帮助作者挑出重要信息”。无论是剧情还是设定,作者都以一种说明文的形式抛了出来。缺乏重点的剧情和设定让读者无法识别哪个是必要的(记笔记的),哪个是可以缓缓的。这也是许多人不喜欢开头看设定的原因。作者在第一卷是日记文,是对现状的逐一分析,不给出足够多的主线信息量,造成了一个结果——节奏太慢了。第二卷仍然有这样的倾向。
同样是超能力(很抱歉我把御灵师归于超能力类),同样是“陷入新的世界”的类型作品。上野琉奈的作品节奏就不至于过快而又十分有力。几乎没有与主线无关的内容,在主线上调整节奏,形成一个基本的小说结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小高潮——低迷——大高潮)。虽然琉奈的新作《终末,童话终结时》还没有正式写完一卷,但作者对小说节奏的驾驭能力已经能管中窥豹;——别人的小说,我们还是不多谈了。
二
再回答一次作者的问题吧。作者曾问,遇到喜欢的设定时,是忍痛割舍,还是保留。我只能就事论事,作者的这部小说中,日常水的无关东西太多,虽然这也是作者的特色之一,但既然(从第二卷看出来)作者想要好好讲一个有背景有故事的小说,那么,剔除你所采用的日记式日常,把空余出来的空间留给你的设定,同时按照节奏一步步将设定交给读者(反对一股脑儿)。这之后,再取舍剩下的设定吧,到底哪些是对故事有帮助,让它 最 为精彩的。
三
第一人称心理描写,具有条理,但是某种意义上也是情感牵强的原因。因为……情感这种事,是不能据理力争的吧?也就造成了很多作者苦恼的问题,能理解,但是代入感不够。这也是第二卷作者也发现的,展开太快以及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的原因之一。
不介意我多讲几句吧。
上川信觉悟百分百——这是在家中进行的。
意味着:
作者的高潮,常常是分开来的。
没有把G点放在一块。情感的高潮,剧情发展的高潮,重叠在一块时,才能成为一部(卷)小说的高潮。
如果不是这样,就相当于没有重心,助长了文章的平铺直叙。也就是使小说显得平淡。
最后必须平心而论的,作者细腻的文笔和她对人物情感的把握,就冲这两点,你就有理由期待作者接下来的文字。
我非常喜欢咖啡的行为风格和故事,希望咖啡以后这部作品能越写越好。
当然如果咖啡能写点悲剧的话我一定成为咖啡的忠实粉丝。Prprpr……
另外……我也很想有个机会和人一起品咖啡呢……还有拉花……
以上。Dazai事务所杨子江个人书评。放鸽子已久的回应。2016.10.23 2:45.
感谢老中医给我把脉。节奏上的问题爆炸级别的多,虽然已经在加紧修改,但是什么时候能够发出来,成品会是什么样子,也得看状态了。 至于第一人称的问题,这个的确之前还没有和朋友讨论过,是一个我忽略了的点,很感谢子江指出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会思考如何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