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梓云暮走了。
她在夕暮中拥抱了自己存在的衍生者。
叶澜是幻想吗?
梓云暮对叶筱又究竟抱有何种情感?
叶筱老师是对梓云暮温柔的人。
是孤独之痛苦侵蚀的梓云暮能真实感受到的温柔、善良、美好的第一来源。
因此,梓云暮可以借助叶老师的温暖,在一瞬间躲避黑暗的孤独。
梓云暮,也在无意中记住了这点。
叶筱让梓云暮记住了这点。
梓云暮怕黑。
黑暗会强调她的孤独。
叶筱老师不会一直陪着梓云暮,但梓云暮对陪伴的渴望却是一直的。
因此,视野中折射出了叶澜的身影。
作为最初渴望的来源,叶澜是叶筱的妹妹。
这何不是一种无意的期待。
陪伴,陪伴,规则下的世界让存活着的梓云暮不能向“外人”的老师叶筱寻求陪伴。
好在还有叶澜。
她可以爱着叶澜。
学霸与机器人的故事中,世界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死亡的威胁。
世界真的会因为海平面上升毁灭吗?
人类真的会因此束手无策吗?
不一定。
真的不一定。
现实主义者一定会着手思考对策,以理性,解析问题。
但人不是理性的。
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真正威胁,是未知。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恐怖不就是来源于未知吗?
未可见的未来世界在被淹没后,一切究竟会何去何从?
一切思考一切假设的出发点都将会难以捉摸。
这才是这一危机会带来的真正威胁。
以一代又一代人经验堆叠出来的认知,将会被无法掌握的未来,彻底颠覆。
何不是呢?
孤独者怎不是看不到未来?
而其能抓住的唯一锚点,怎不是名为陪伴的羁绊?
人的一生终究是有限的,仅凭一个人,能经历的能感受的,都是有限的。
所以才会靠学习堆叠经验。
靠书籍,靠故事,获取大限度模拟的阅历。
梓云暮会想在书中寻找孤独未来的解药吗?
不知道。
但她在感受过来自叶筱的温柔陪伴关爱之后,大抵是有所感悟的。
所以有了折射,没有了看书的念头。
爱对孤独者是一种毒品,一旦品尝过,就不可戒断。
所以,梓云暮的渴望才会愈演愈烈。
直到世界分裂为两个。
就让我们先从那个遮挡住叶澜存在的那个世界开始。
梓云暮终究害怕了世界。
她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认知错误。
但也可以说,好在她出现了错误,她还有叶澜。
也许某个不存在的可能性中,梓云暮会意识到,会怀疑道,叶筱的关怀究竟是否真实。
毕竟她是心理老师不是吗?
这种关怀只是她的工作不是吗?
只是,出自于工作,对吗?
毕竟,对于叶筱来说,梓云暮只是她的学生,她没有更进一步的去努力在这个世界里让梓云暮获得自由。
太可怕了,太危险了。
交际的勾心斗角啊。
好在,还有叶澜。
叶澜,是一定可信的。
是一定可靠的。
是一定,可以,爱的。
叶澜成为了梓云暮安定的锚点。
成为了那学霸寻找的意义。
只是这个意义被附着在这一个世界所称的虚幻上面。
因此,梓云暮走向了虚幻。
叶筱大抵没想过,错位的温柔成为了对梓云暮解脱的,一种鼓舞吧。
再让我们看看第二个世界。
梓云暮做了好些坏事。
她逃课。
是讨厌学校吗?
至少,她有想和叶澜度过超脱俗世的二人世界。
她可以为了叶澜花钱。
为了叶澜逃课。
为了叶澜鼓起勇气向叶筱,“叶澜的姐姐”,开口为叶澜开脱。
即使梓云暮会害怕叶筱,害怕叶筱之后的第一个世界,所谓“现实”。
她可以为了叶澜,付出一切。
叶澜做了坏事,她把天台的门锁上了。
因为,梓云暮想永远和叶澜在一起。
为此她可以付出一切。
事实上,锁上门的一定是梓云暮。
叶澜也根本不存在。
梓云暮并不可能永远与叶澜在一起。
在最后,在夕暮,在她一跃而下后,名为叶澜的幻想也会与她的生命一并终结。
是bad end。。。。?
这样的认知真的正确吗?
有什么是一定正确?
我们一直以来都借助感官联系世界,嗅觉味觉视觉触觉...定义为现实的一切,都最终只是折射为一种又一种的感觉。
而梓云暮感受到了叶澜带来的一切。
她们,就是现实。
叶澜是梓云暮存在的缺陷,是梓云暮存在的延伸。
是她那无法在第一世界中展开无法延伸出去的,美的存在。
所以,便只能有所,折射了。
她们已经不再会被现实分离了。
真是个,“委曲求全”的happy end呢。
在未可见的昏黄中,只有叶澜,才是唯一真正能让梓云暮安心的锚点啊
啊,真讨厌,我的空行全部吞掉了
第一次写书评,可能会有些过度解读,但我觉得那可以叫发散性思维
感谢长评!也是我第一次收到长评![em:sfgirl:022][em:sfgirl:022][em:sfgirl:022] 有很好地解读了我在创作中的想法呢,其中有些观点我自己表达地觉得比较隐晦,仔细想来我确实有这层意思。 能让人这样有感触我实在是非常开心。
这篇短篇确实是披着be的he,当然我一直把这个当做he( 我所认为的死亡并不是一件禁忌避讳或是令人羞赧的事,而当生活过于畸形后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不在此处的某处,比之漫无目的的日常更令人着迷。 当然这里没有教唆的意思,毕竟能幸福活下去的话,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