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风中败叶,这是一篇来自作者的感想,以后有机会或许每一卷都会有这样一个感想,说一说作者的心里话。
对我稍有了解的人可能知道我是一个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充满自私扭曲又偏执阴暗的逼人,不说好话,专说废话。
我不喜欢在正文里写一些无关内容的,所以只能写在这里了,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行,也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了。
有什么不懂的、想知道的可以评论栏直接问,有什么建议也可以直接提,我有时间随时都会回复,如果问得好提的好还会置顶,让大家一起看,不过赞美之类的话发出来也很快会被清除,我不需要赞美,我已经过了需要这东西的年纪。
《染血的断墙》目前已经结束了,这是目前最长的一卷,99+2章正文,应该不会少于30万字。
柯翋翗的故事是在2019年末便定型的,只不过今年才开始大量跟进。
这个故事的基调是那时候就确立的,只不过当时想的很肤浅,没想写那么深入,就是简简单单的领土交换。
但过去的几年我有了很多感悟,这次跟进便索性将故事深入写了下去。
故事中的许多内容在构思上参考了一些基于过去战争的历史资料,比如战俘遣返、资源掠夺乃至性暴力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其实比起浩浩荡荡的战争叙事,其实很少有人关注,也很少有人去写,我经验不足,写出来也只能略具意思,没办法详细讲述全貌。
这个故事很难让人有代入感,或者说雪降之日的所有角色都是如此,因为他们的追求性格和正常人差异极大,写这些角色也不是为了让读者代入,而是基于一些别的目的,换言之,这本书本身就不是为了让任何人看的爽而存在的,可以理解为它是刻意为了给人添堵而存在的,况且在断墙卷我试图描绘的并不是战争中某一方的善恶对错,而是别的一些东西。
——当其他国家向你所在的国家发动了入侵,你全力以赴去反抗敌人,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如果你所在的科学院入侵了其他国家呢?你应该怎么做呢?
是支持自己所在的国家,协助入侵?
或编造理由、美化入侵?
还是冷眼旁观、熟视无睹?
亦或是帮助被侵略的一方抵御入侵者——哪怕入侵者是自己的同胞?
如果侵略是错的,那是否所有的侵略都是错的?
如果抵抗入侵是对的,那是否所有的抵抗都是对的?
可以不一概而论,可以分开看,比如‘你侵略我就是错的,我侵略你就是对的’,或者是‘你打我是侵略,我打你就是收复故土’之类的。
但从分开看的那一刻,其实你已经有了答案——璇玑星也是这个答案。
或许会有人觉得发动这场战争的只是璇玑星高层,是某些人的错,但战争从来不是某个人发生的,那些参军的人、生产武器弹药的人、乃至呼吁号召的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
璇玑星的人真的不支持这场战争吗?
又或者说炎族是否活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愿醒来,试图通过这场战争去建立他们历史上未能在工业时代实现的帝国主义梦……
时代的更迭,国家的变迁,人的伦理观与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人活于世总是被某种巨大的东西所拨动着,谁也不例外——丧钟不为堕落者而鸣,不为无为者而鸣,它为这世上所有人而鸣。
如果说炎族杀害其他民族天经地义,那北极星杀害几千万炎族又是否正义呢?
到底是‘谁是善,谁是恶’,还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作为作者,这个问题我不想给出答案,因为答案有很多,也不是每个问题都应该有答案。
过去有过雪降之日数年断更,那时候我致力于解决问题,但如今我更倾向于提出问题。
留给各位一个问题吧。
【如果你不希望被人侵略,那当你所在的国家成为了侵略者,你是选择支持它?还是推翻它?】
当然,你可以选择两个答案,比如侵略失败去打倒它,侵略成功去支持他,这个问题不是要让你选择‘真理’,我只是想看看你的‘真理’……
最后说说关于更新的问题,今后未必会日更,因为日更很多时候影响我构思剧情,我往往只能构思出当日要更新的剧情,却无法看到更远的后续剧情与之的衔接,为了更好的写故事,我会以构思为第一要务,下个月会完善血樱卷以及修改断墙卷
曾经我有一位朋友说过‘发言需要思考’,我深感认同,确实,我‘发言’之前也应该‘思考’,谁也不例外。
从14年至今,这个故事的大纲几度更改,但今后不会再改了,我已经明确了我要写什么。
我要写一个秋天的故事,一个冬天到来之前的故事。
无论如何,更新都会继续,过去年更、月更将一去不复返(但愿如此)。
——凋零的败叶在林间飘荡,偶尔被风吹拂,能够让其飘的更高一些,让它自以为能抗拒这个秋天,但这无济于事,终究是要落到地上被风雪掩埋的。
——大地上的人也依旧在尝试维持这个穷途末路的秋天,抗拒不可避免的冬天,但一切都是徒劳,并不是因为他们做的一切无意义而徒劳,正是因为他们做的有意义,所以才是徒劳的。
建议发在动态的设定不要删除,即使在书中会整理
个人的回答。支持与推翻都不见得是能够终结侵略的方法,倒不如说只要存在矛盾与分歧,便会存在侵略。个人不认为现在能有什么彻底杜绝侵略的方法,但完全可以使某些方面的侵略失去价值。好比倘若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都能够拥核,那么国土面积的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怎么又要审核,说不出话
在我看来你提出问题的侵略向着战争角度的侵略去引导,但实际上你这一卷中更关注文化与精神上的侵略,就如《遗忘之国》。对于战争、国土的侵略,一定程度上说是可以使其意义甚微的。然而文化角度的统一却是难以抵御的。(切回网页版真是费劲)
我如今更好奇你为什么会对战争产生格外的兴趣?现在这个时代对于战争的距离谈不上近在咫尺,也称不上十分遥远,这个主题实际上为大多数人遗忘或忌讳。是什么促使你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虽然你自称经验不足,写出来只是略具意思,但是就文章内容来看,这一卷充满了现实与历史的厚重感。哪怕是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