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所以作此文者,阅其文十二后,难忍其文法之疏漏,及其藻饰过重,大好文赋之铺陈,欲舒予胸中气。方欲提笔,复念文尚未完,岂可管窥蠡测,故予阅其近作,后作此一家之言尔。虽不足以盖棺论定,其言发于肺腑,仍可为鉴。
予以为,本文文风之奇,足大异于他者。乃明清之白话,魏晋之辞赋,当代之言语交融之风,自成一体。
书者笔力非寻常网文书家可及,其文骈散结合,足韵律,兼叙写,足显其文化底蕴之一角。
然则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兼之旧朝已矣,止于古籍尘简中得窥文言之一隅,其学之难而用之鲜,可得而知。是以书者用之谬误与不精之处,得无非罪乎?
其文初数十篇,均有吾言之疾。重韵律,好铺陈,轻勾画,恶描写。苟为赋表说铭之类,非过也。若小说者,须效明清之类,重叙写,摹状貌,传精神。过重文言,难免大类异史氏之作,文篇短小,以意为胜,与网络之载体难合一契。
而吾欲细数其陋,阅其新章后竟无可言者,何为?正因其已正其文风,其文之顺畅完善,远胜于前,予自当效子敬之视子明,刮目相待矣。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书者之进步有目共睹,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何况书者笔力尚可,堪称骐骥,自是乘风好去,未来可期。
敢为陋文,以引金玉,并望书者尽倾陆海潘江尔。
byd传染是吧
6
回复@这可是的 还好我是大学僧,看得懂一点
是这样的,前面看的我是真难受
艹[em:sfgirl: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