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了,读了点列宁的国革和帝高之后,对这本小说的追捧已经略微冷却下来了。如果卡多利亚还是卡多利亚这一个人,一个在小说里真实且能以一敌万的一个人的话,那确实,他从头到尾都是想要向统治阶级复仇,千夏和月梦去世之后他也再没有表现出任何构筑新世界的想法,他对农奴的发动也不是为了领导推翻旧世界,而是仅仅是动摇旧的圣地信仰的根基。他不领导,看不到群众的力量也能杀到第七日天堂的原因就是,他那天生的,只不过表现为后天激发的以一敌万的奇异的力量,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在这个世界观背景下,人与人(为了叙述方便统称为人)之间本来就不是平等的,是存在着明显的,绝对的天赋和力量差异的。这也就注定了,他不会是农奴的同路人和领导者,而仅仅是所谓的作为同情者为弱小之人伸张正义,另外主要还是复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里批评的“单枪匹马搞了一场大gm”的思想在这里几乎就要实现了,不过,在这段,在这里,(指看到路西法对他拔剑相向之后就在第七日天堂宣布撤军那里)彻底显露出了这场运动的本质,的确仅仅只是个私仇,根本谈不上gm。遇到了自己所谓“最珍视的人”,就把农奴的同情者这个身份也抛弃了,转而这个最大战力就走向了投降。这样的单枪匹马而又功败垂成的小说,能极大的满足小资的幻想,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异能,没有伟力,“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唯一的动力”,这在这类小说里是体现不出来的,这就是这类个人英雄主义小说的普遍的缺点。(另:自己感受一下黑翼军团和卡多利亚战力和进攻任务承担度之间的差距,体会一下我为什么说单枪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