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因为几个字引发对于西欧中世纪文化常识的的小思考。也没太认真,随便说了两句。
纠结细节可以看一看,觉得这样搞太费劲就当我在自嗨、当我是小孩子不懂事乱说话,不要在意啦!
原文:
“”我满脸惊惶地抬起头,随后赫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于个很像是西方中世纪风格的那种贵族房间里,而不远处壁炉内的篝火则正在熊熊燃烧着,难怪之前我会看到墙上有晃动的影子了。
这里改成“哥特式建筑”为好。
因为“(西欧)中世纪建筑”范围比较广:还包括希腊罗马式建筑、拜占庭建筑、甚至还包括文艺复兴建筑;而大多数人理解的中世纪建筑其实是指“哥特式建筑”。
如果不加区别,就会出现修女在类似巴特农神庙的地方祈祷的笑话——谁知道你说的“中世纪建筑”指的是什么呢?
不过,如果不点出,不少人很难注意到这个地方存在问题,细节问题大差不差啦。
再说,这不也是无意间丰富人设的一个手段吗,反映出主角对西欧中世纪的无知。
细细想来,又觉得这描写太典了、用的人也太多了:由于缺乏对西欧中世纪的相关文化常识,又不知道从哪寻找资料,只能以“中世纪”几个字敷衍了事。
建筑如此,服装如此,交通如此,只能说外国人写的西幻小说不能深究吧,毕竟是不同文化圈的……
不过这也不能怪作者,应该说这是SF魔幻区的老毛病吧:毕竟真要死抠细节,SF里所有写魔幻的小说家至少有一半全部不合格,只能不求甚解了。
为什么我会说不合格呢?
这里可以提一个小问题、给所有写魔幻区的作者,以此检验他们的知识水平:提到巴西利卡,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不准查资料哦)
答完之后,可以上百度百科看一看——希望你的第一印象准确。
如果不准确,这可能说明你的西欧中世纪文化常识不过关。
那,如果有心解决,该怎样解决西幻小说里的文化常识问题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上百科找典型,毕竟不是人人都有心思去认认真真看相关资料的:
搞勇者小队搜典型的“勇者小队”——德国或者瑞士雇佣兵,搞骑士团搜典型的骑士团——欧洲三大骑士团,搞人名地名搜说中世纪著名人物……
拿“哥特式建筑”来说,像什么“温莎城堡、威尼斯总督府、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阿威利翁教皇宫、欧洲四大文化中心的建筑、(德国)吕贝克(的许多建筑)”呀,都是典型建筑,都是魔幻小说搭建场景的著名地点。
因为写魔幻要搭建场景,有点文化常识写起来比较有代入感吗。
知识就是力量,搜索有关知识、合理用在小说之中,不正是小说家可能的一大优势吗?
本来写在吐糟里的,结果莫名奇妙成了千字的长文,算了,就在书评理发店吧。
要是觉得说的对就点个赞、留个言吧;要是觉得无事生非、就当我在这理发店,无视就可以了。
另外写完长评的时候,突然发现作者评论说自己阳了——希望作者好好养养身子,身体是写作的本钱,健康事大!
哇大佬,明明都是日常使用的汉字,突然感觉好难看懂[em:sfgirl:001]
其实非要说的话,更注重的不是“作者懂多少”,而是“作者能做到让大多数读者明白多少”[em:sfgirl:001]
回复@Kanyuki 确实。知道是一回事,写出来让读者看懂是另一回事。知识水平的贫乏可以靠高超的记叙能力掩盖,不过最好还是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卓越的记叙水平。
回复@蕙华 长评里其实就有提到“合理用在小说中”这最为重要的一步。或者说在必须做出取舍的情况下只是为了小说的话,或许可以优先选择“更能为大众熟悉和理解”的内容[em:sfgirl:001]——啊好像也在你最后总结的“搜索有关知识合理用在小说之中”里了[em:sfgirl:001
回复@Kanyuki 但其实陌生的东西也不是不可以写。比如几乎没什么写过的十字军东征、yesu会和裁判所的监察、还有希腊罗马的故事什么的。
回复@蕙华 总之知识储备和如何让读者更容易理解都是很重要的[em:sfgirl:001]【所以我一开始到底想说啥来着doge】好痒哦脑子要长出来了【b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