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这种形式和题材的小说,对其中的文化以及世界观还不太了解,只能说一点自己表浅直观的感想。
整体上就是感觉故事越发精彩了,特别是从第三篇麒麟开始,感觉情节人物,包括背景都有了变化,丰富了许多。也可能是我一开始看还未适应,看着看着可能就融入进去了吧。呵呵。。
刚开始看,以为是一个以古代或远古为时代背景的故事,文字中略带文言和古风,包括对古文的引用,对场景的描述等等,让我脑中的画面有点偏向武侠和古装片的感觉。可是后来文字和内容却开始变得现代,让我脑中偶尔浮现出日本动漫的画面。。哈哈。。起初有些困惑,后来才体会到这是一种特别的设定,觉得很有意思(恕对作者所处世界的陌生,本人之前基本活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氛围中……咳咳)。总之小说的画面感很强很到位就是了。。
说说内容和主旨吧。虽然还未完结,但是故事主线和主人动机很清晰。明线上,主人公“良”志在要寻找并打倒BOSS饕餮,为民除害,并要证明自己成为英雄。而暗线则是主人公不断通过外在世界,探索自己内在世界,回答“我是谁,从哪来,将去何处 ”等究极问题,不断成长和修行的内在旅程。整体故事结构比较传统,遵循游历-组团-打怪-升级(成长)的模式,像游戏的情节,也有很多独特的构思。比如,有各路神仙帮忙主人公过关(有点像西游记封神榜),却存着各自的目的和算盘;亦有如仁真君等世外高人出手相救,传授心法等情节(像经典武侠小说),这种设置强调众人对进程的推动作用,而非个人英雄主义(西方现代的/美国式的),带有传统东方文化价值观。但在故事起初,良的设定却是一个偏西化和现代的少年,强调个人力量和英雄主义,希望出人头地证明自己的力量。随着磨练和成长,良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以及自己内心真实的目的。在这点上,我很好奇故事之后的发展,以及良在最终战斗饕餮时,所领悟到的关键真理究竟是什么……而这就是作者对世界究极问题(道)探索和思考深度的展现。好有难度啊。。很期待。。呵呵。。
再说说人物的刻画。总体感觉是对各路神兽和神明的刻画十分精彩,让对这些奇怪名称毫无概念的我,看完后有了形象化的认识。比如最开始对饕餮的描述,简直看的我起了生理反应(倒吸凉气,鸡皮疙瘩,不是那个……呵呵),而之后对麒麟毕方等描写,也有着浪漫的气息,有让我想画出来的冲动。并且对各路神兽的人格化部分,也刻画的各有特色,性格鲜明,比如黑白无常,就是我很喜爱看到的搞笑角色。而相比之下,人类角色就有点脸谱化和符号化,比如良的形象,外表俊朗,沉默冷峻,学习好功夫强,身世迷,这类设定就会有一些雷同感。还有对人类的描写,如西周村的村民和莫切国的母子,充斥着无情且黑暗的气质。让我感到人间是黑暗的,而相比神明却是人性且多彩的。这种世界观比较成人,很现实且残酷,不知之后如何发展,希望看到一抹亮色。。呵呵。。
陆吾、古、风和巴夏四式神,性格各异,可以理解为良的各种内在子人格。陆吾刚强坚毅,强势古板;古则是个还在成长的孩子,有对身世的困惑和与母亲有分离焦虑;风则代表女性化,且青春萌动,渴望完善自我;巴夏则有心机且两面,内心憎恨且自我不认同。在面对各种遭遇和敌人时,良需要激发各种内在的人格和潜能,以此攻克难关,完善自身人格修炼(这是本人的理解和倾向,不一定与作者设计的初衷相符)。而遇到的各路敌人,则代表人性中的各种恶(如饕餮化的德,代表自卑妒忌等),或是良内在的各种恶念(杀戮好胜等)。换句话说,在我理解中,良的冒险之旅,其实就是探索他内在各种恶和痛,激发内在神(佛)和潜力与之抗争的修行之路。而最深处的恶,就是BOSS饕餮。如果能在之后的故事中,加强这种关联性,故事层次就会更丰富了。
还有对良的内心刻画上,已经开始有笔墨表现其自我质疑和反思的部分了,比如和仁真君的交流后。希望之后多让主人公被置于内在冲突,选择和两难的境地,突出他纠结怀疑,自我挖掘的内心过程。比如在古走失的时候,为何选择去找他;在被莫切国母子陷害后,为何还是选择要替他比武,这些选择代表了他背后哪种价值观和品质,并且这种品质如何能决定他能战胜敌人等等。这样人物就会更加深刻。仅仅是个人喜好,提供参考。呵呵。
情节构思上,感觉故事逐渐丰富和多样起来了,加入了些男女感情的线索(良和风),也加入了幽默的桥段(聊斋志异篇),这让故事的节奏舒服了很多,一开始感觉有点压抑且平,感觉只有战斗。加入了其它元素就感觉可读性增加不少,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也有所不同。不知道之后还会有多少感情戏的成分,但希望也能是一个重点部分(个人倾向)。个人感觉,一个少年要成长,成为男人和高人,除了事情的历练外,情感的历练也是关键。经典的传统武侠小说,写的不是武功而是情,正所谓侠骨柔情,侠外面是硬的,内心是软的。在武功和感情之间,选择武功的人成为魔头,选感情的人则成为侠(感觉日本动漫中则强调友情偏多)。因此,良是如何受到情感的磨练和成长的,我是很好奇的(恕本人文化背景所致呵呵)。或者是另一种走向,如神话小说,西游记之类,充满隐喻和对现实的影射,以及对道法的揭示。。感觉都很有意思。。以上都是个人浅见呵呵。
总之,这是一部讲述成长,修行与疗愈,并且意在揭示道法的小说。感觉写小说很难,写这样内涵层次丰富,但又通俗的小说更难。。很倾佩作者的用心和志向。。写作的过程就是修行和内在探索的过程,探索得越深,写出来的就越深刻;经历得越多,写出来的就越丰富。写这篇书评,以表支持,并愿在今后成长道路中共勉。
万万千千不过一念之间。一念执着,执念而执迷,迷而不悟,寻寻觅觅,多一念,多一悟
感谢道格拉斯兄一贯的大师风格评论~ 道格拉斯兄的笔法如此专业,真的不考虑去兼职专业影评人嘛?。。。XP
哈哈哈,关于对神兽的塑造比对人类的塑造更有人情味,这点恐怕是受了《聊斋》、《西游记》、《夏目友人帐》等作品的影响,确实有一点,这里索性剧透一下:良作为投身为人胎来修行菩萨道的阿罗汉,在初期时确实有着较强的“自了汉”特性,也就是只求自己超脱,不管他人死活;
到后期时,随着他在人间修行的深入,以及各路式神的影响,他逐渐产生了菩提心,发起了救渡世人的宏愿,这也和最后的结局息息相关。
这一点上,道兄的判断非常准确,良的冒险其实就是关于探索修行之路的。不知道兄可曾听闻,《西游记》的原版《西游原旨》(好像是这个名字)其实也是一本描写修行法门的书,比如过火焰山其实是指水火既济,“斜月三星洞”其实是指“心”之类的……实修之人可能能领略其中妙处,反之则是神仙鬼怪的故事。
当然,某现在不论是自身修行还是写作功底,都还写不出那种流传千古的神作;不过那却是某当时写作这本小说时的发心。看到道兄能领会到其中的很多深意和想法,某觉得深受感动!一定会坚持完结的,也希望能不负道兄所望,写出一个精彩的结局和故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