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之菌你好,首先从自我介绍开始,我是“感觉良好”,简称“感良”就行。
在看了你的作品三遍之后,我终于决定写写书评来表达一下我小小的感受,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能有一些小小的帮助。我认为在小说的方面,剧情,逻辑和文笔很重要。
剧情,是决定能否吸引读者并且让读者有深刻印象从而不断追更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了这几个方面:设定,人物,内容的主体和在主体中加入的“小插曲”。
首先,在设定的方面,我认为做的相当不错,属于意料之外,大多数的性转文是由“谜之召唤”“灵异飞车”“换身play”“死亡和转生”开始的。但是,本作主角(昶斐)被陨石砸了一次之后并没有出现以上的情况,变身的机制也相当创新,被碰到性别会变得跟碰到他的人性取向相反,那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令人(特指昶斐)尴尬的局面,这也在之后的各种场景有了可以活跃“气氛”的“资本”,这个变化多端的设定,希望殇之菌不要浪费。
然后是月老小册的等级制和提示和进化系统,而功能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增加,只要能想到,那就能做到,对吧?这也就显示了作品设定的无限可能性。不过,功能不能太完美,不然一次性的解决所有情况就太无趣了。而且功能越多,出现一些逻辑性的错误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所以,适可而止,详细的等下我会在“逻辑”中提到。
在人物的方面,我只能说大致的还过得去。殇之菌在对于人物的描写上有待提高。人物的性格在故事中相当的重要,我认为性格的描写好坏对于作品而言可以说是平面和立体的差距。表现性格的方法有很多种,不仅仅是语言和心理描写。同样可以用动作,比如用摸鼻子,眨眼,眯眼,抖腿等来对应一个人不同情况下的精神状态。而且对于很多人外貌的描写比较欠缺,俗话说相由心生,缺失了这部分会让人感觉不大真实。
以老爹看昶斐的资料时为例:
【乐正霆禹越看表情越差,最后几乎是咆哮出来:“混帐东西!”】
或许加上手用力把资料捏皱会更加符合情境。
再有以昶斐刚刚见到老爹的时候为例:
【猛地抬头,对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无声无息就坐上了一位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双手交叉抵着下巴,如同鹰隼般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昶斐的脸。】
这段描写有的似乎仅仅是对于眼睛,其他的部分之后也没有很好的补全,对于其他的人物也是一样。大概在我看来形象完成度最高的除了昶斐就只有哥哥了吧,虽然也是寥寥几笔。不过,对于不怎么必要的人还是省略些好(一两章就消失的路人)。
内容的主体,也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实际上看起来现在也只是刚刚进入第一卷的主体内容(或许还没到),目前的衔接性还是不错的,看不出什么明显的中断,我想说的也只是,请再接再厉。
在内容中加入的“小插曲”。如同第二十四章的标题,偶尔信息量别太大。这些“小插曲”的作用就是让读者们在连续的剧情之间放松一下,不然太过于紧凑会容易让读者遗漏掉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比如,日本漫画《银魂》就把握的很好,总是能在最紧张的关头让人感受到一些无厘头。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逻辑了。我认为如同编程,逻辑性的错误是大忌,要更改很麻烦。就像我之前说的,殇之菌的设定很有原创性,月老小册的功能也可以增加,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要注意。这是别人并没有尝试过的设计,也就是没有前车之鉴,增加一些新的元素的时候请务必深思熟虑。对于一个高中信息技术课本上的程序题和一个程序员写了一个星期的程序相比,毫无疑问的是后者出bug后要修改更困难,如果一开始不注意,写到后来可能就会错漏百出,难以继续了。
较早的章节是整体的铺垫,充当的是“建筑”的地基,没有稳固的地基当然无法盖出摩天大楼,而中间的章节是“平衡”的装置,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90楼设置的风阻尼器充当类似的作用,为了让“建筑”不“摇晃”(摇晃是指写的正在做A事,但是慢慢地就变成B事了)。而末尾的章节(单卷)应当对整体进行收束,如果到后来发现有一件事情没做完就要到下一个主线去了,那就不大好了吧(除非殇之菌故意这么做的)。
最后就是文笔的方面了。
不得不说的是,对心理神态的描写比较到位,可以直观的看出人物的心情,但是,就像我之前说的,别的方面略有缺失。
而且有些地方写得不是很明确,比如【而当夜在该少年居住的房子被陨石撞击了】之后却有【可是回到他的小屋】,如此坚固的,即使遭到陨石撞击也不倒塌的破旧小屋。之前也有写【昶斐吃惊的睁开眼睛,发现身边的出租房已经变成了废墟,可他自己毫发无损地站在巨大赤红色的陨石之上,身边还悬浮着一颗颗奇形怪状的石头】,那么,这就显得有些矛盾,何来“回到小屋”【没想到一打开原本就已经破掉的房门,就撞见了几个大汉】一说,或许是逻辑性的错误,或许是一些细节方面没有写明确,看的时候就感觉有些古怪。请殇之菌以后注意。
再有就是每一个小章节开头和结尾的连接。我感觉大部分的章节之间都是“无缝连接”的,这就会让人有种直入主题的感觉,但是在读者的方面毕竟已经过了一天了,有时候就可能会需要去重温一下上个章节的内容。因此,我的建议是每一个章节的开头穿插一些“前情提要”,当然这不是指直接概括前文内容,而是对接下来的章节做一些小小的铺垫。
以第三章结尾和第四章开头为例:
【越是说到后面,月老越是生气,直接将一本小册子砸在地上了。那愤怒的眼神简直就好像快要冒出火焰了】
【昶斐好奇的捡起摔在地上的小册子,眼前出现了无数的字数数据一晃而过,他惨叫一声就捂住自己的眼睛了:“什么东西?!”】
我相信如果殇之菌在这之间加入一些关于这本小册子的描写(毕竟月老小册可不是普通的小册)和昶斐的一些关于前任月老扔册子的举动的一些想法,应当就可以做到对上章节内容的一些小小回顾了。
然后是不怎么重要的一点,错字和语病的问题,我认为只需要在写完稿子的时候大致的读一遍,没有明显的语病就可以了,错字也没有必要刻意去改,看到一个改一个,看不到就算了,毕竟能让人看懂内容就算是达到目的了。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对于小说不怎么重要,但是对于更新来说还是有必要一提的事。
第一,在内容的方面感觉不是很足,因为一天的等待与追更所花掉的时间相比简直是人类和微生物的差距(可能夸张了一点),虽然对作者来说码字应该是漫长的,不过我相信如果把我提出的那几点都包含进去,内容的扩充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存稿很重要,存稿很重要,存稿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有一些意外的事情要处理,那么有充足的存稿就会显得游刃有余。稳定的更新是成功的第一步,而且,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给读者们发发福利。
我相信做到这两点读者们会高兴的给殇之菌投上月票的。
总的来说,我认为《月老》还是相当有潜力的,不过,能否发挥出潜力还是在于殇之菌自己。那么,这篇书评也到此为止了,顺带一提,封面很好看。
某读者——感良
谢谢感良童鞋的书评,对于殇之菌完全没注意这些问题就一路冲到前面去的事情真是万分抱歉,还有谢谢感良童鞋不离不弃的将这些缺点告诉殇之菌,不然殇之菌大概要懵懵懂懂的丢失很多东西了……所以!再次郑重感谢,感良童鞋,殇之菌真是无以为报了
@殇之:或许呢,我觉得把“童鞋”两字去掉,就已经是表示感谢了。
@殇之:感谢感良亲的介绍,让我长知识啊,这不就是写作知道么,好厉害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