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到时此仍是以王道情节推进剧情的佳作,其使用的“地图式”的、近乎单线的简单情节结构,使剧情脉络清晰,同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读者造成了不小的吸引力,对感情线的处理也同样十分到位,作者擅于利用各种各样的小情节循序渐进地推动每个大事件之间主角的感情发展,继而在每个大事件情节爆发的同时进行感情的爆发,对人物关系进行总结,以及对感情线产生大的推进。在这类情节中,人物塑造较为扁平并不是缺点,正与之相反,可以起到使情节突出、感情纯粹的作用。举个例子,薇拉菲娅的人设看似复杂,实际上却只是由两层观念完全相同的形象构筑而成,“大小姐”的“表演形象”仅仅通过“勇者”的“真实形象”稍加改变便得以成立,使得其“表演”和“内心”具有极大的一致性,在感情线上的具体表现即为:读者并不需要阅读人物的内心剖析,就能从“大小姐”形象的表现理解到“勇者”形象的较深层的心理变化,因此在并不算特别复杂的世界观中这样的形象的长期存在是非常合理的。
其他人物(除兰卡斯特外)都更为扁平,同理。然而,现在剧情发展到关键时期,我通过卷三 chapter 14,15 以及结合前文对兰卡斯特的描写,概括了一下其形象:
1. 偏执。其为了“永恒”的执念,可以背刺挚友,欺侮世人,非法攫取无上权力。在他与凯娜的对话中,亦可见其偏执。
2. 圣明,极有能力。其治理下的国家,可以说是西方封建国家的典范,同时由学院的制度,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这个国家保证了一定的(甚至是极大的)公平性,在100年的长期执政下不变,放在现实历史上是屈指可数的明君。
3. 博爱,且识时务。可以从其妻女的态度和性格,以及其行事方式可以看出这一点,他既有对国家治理的追求,也的确有对世人的博爱之情,并且也不会因此而盲动,明白铲除社会痼疾不能大步流星,否则会落到一地鸡毛的地步。
4. 总结:“偏执”是此人性格的致命伤,其具有高度的公义感以及极强的能力,然而因为其偏执,这些品格在于其所执着之事(即“永恒”)面前都丧失了约束力,使其陷入疯狂。
以上并不是对其性格的完整概括,细究起来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点。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情节设置,成功地逆向构建起来了一个在此书中少见(仅见)的圆形形象,而这个圆形形象造成了故事的开端(背刺)、主线的进行(薇儿的复仇)、背景(国家客观上的昌盛)、故事的发展(星空邪神有关),在这里构建一个复杂的圆形形象是合理的,并且是必须的。然而,作者虽然文字功底较强,能够下意识地在此处构建圆形形象,然而却似乎不能意识到这是一个圆形形象,依然准备将其作为扁形形象处理。作者在前面描述的前提下,依然希望塑造“保大节但失小节”或者“描黑一点”的形象,我希望提醒作者,这是远远不够的。描写此类与剧情走向关系密切的原形形象,对其的描写一定要慎重,突出其多面性和矛盾性,以起到推动情节转折和促进人物成长的作用,(如果能做到的话)借机使人物(尤其是主角)“圆形化”,情节复杂化,从而展开世界观,打破王道式的叙事方式,使情节突转不突兀,并且使人物有能力处理更复杂的情节。
作者对形象的塑造能力似乎欠佳,塑造的形象虽然有趣但却缺少内涵。在之前的故事中,作者用叙事和感情线巧妙地连接角色,将这种“欠佳”转化为了优点;然而,我由衷提醒作者,一定要认真塑造兰卡斯特的形象,因为他现在可以说是剧情的“支点”,如果塑造不好他的形象,剧情会出现破绽,而如果能塑造好,则能造成剧情的爆点,使整本书升华。
今天就写这么多。上面只是一些理论上的看法,并没有说明“如何塑造此类形象”,明天我可能还会再写一篇,以说明这个问题。另外,作者对薇拉菲娅的塑造也有问题,将剧情推到了十分被动的境地,不过并不紧迫,先不细谈。
刍荛之见,还请笑纳。
谢谢长评[em:sfgirl:002]
好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