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描写很优美,剧情需精进
大家晚上好,真是好久不见倍加想念。我是刚走向人生新台阶的CC,由于私人原因无法更新个人作品,但还能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见面真是非常高兴啊。
这次到手的作品是道行师——雪狐之印,看到名字时,第一眼印象就很不错,这大概是因为看多了现代文,偶尔看到一篇充满了本土气息的文章,作为长时间接触日轻的斯基佬我内心几乎是撼动的。很棒的是,在我阅读了作品之后,作品给我的感觉良好,依旧是那句话——能看到作者对待作品那认真的态度,这点让人很开心。
总体说来,这是一篇让人赏心悦目的作品。我觉得好的地方,来自于作者非常用心的场景描写,由于我个人非常看重轻小说的画面感,因而会在阅读时脑补出相应的画面。可以说,道行师的静景让我非常喜欢,就这一点来说也没有枉费作者专门开出一段来进行细致的场景刻画。深山、仙境、城镇,由于作者细致的静态刻画使得场景充满了中国特色的浪漫情怀,我想说确实是相当地对我胃口啊_(:зゝ∠)_。
依旧是惯例性的先礼后兵。
道行师的画面感不错,我也很喜欢,可我仔细阅读之后,发现喜欢的只有每个场景的静态画面,却对于本身的剧情发展提不起太大兴趣。作为轻小说,题目显得略微独特,简介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人物的设定找不到太大亮点,角色没有突出的特征,无法让人有足够深的印象,导致我脸盲;剧情鲜有起伏,加上存在许多解释性的文字(虽然作者想要把自己了解/构建的知识体系展现出来,但对于读者来说那并非关注的重点),致使整篇文章节奏略显拖沓。我想从文章不错的场景刻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作品投入的美好而又浪漫的想法,整体文章也算得上是合理通顺,同时还通过有料的平台接触到了更多层面的读者,为何直观的人气值却未能有所实质性的突破呢?——我想这是作者应该去多多考虑的事情。
不管作品是否存在问题,我对于本片文章还是很中意的。当我怀着满满当当的兴趣翻开(浏览器)书页的时候,担心的事情也十分明显——其中轻小说的味道究竟有多少?作为一名国人轻小说码字员,很多人问我为啥明明是国人创作者,为什么更偏向使用日本的风土人情作为背景?我的回答也很简单,那就是国内相对保守的环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作者灵感的发挥。使用中国背景,难免会涉及一些人们明面上不愿意谈及的诸如早恋、青少年暴力之类的敏感词汇,改用新环境作为背景,则能相对卸下作者心理负担,这有助于作者尽情创作。想要将日轻本土化,抑或是发展本土特色的轻小说风格——这类的尝试我们也能在SF这个大平台上接触不少,然而就我的观察来说,目前更成功是前者。而本篇作者的创作初衷更偏向于后者,这是非常好的尝试,但是问题也有——那就是没有足够的卖点。其实卖点并不止是轻小说,这是所有优秀小说共有的财富,只是轻小说由于形势的“轻”能够制造出很多传统文学难以运用的卖点。明明有着很不错的平台载体,但是作者并没有借此设计出标杆性的角色,也没有规划出更具有吸引力的剧情发展,那么自然而然地就面临了另一个问题——叫好不叫座(看得下去的人说好,但是这部分人究竟能有多少呢?)。试想一下,若是能让这部作品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对于该领域题材的国轻发展来说,难道不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么?
总的说来,希望作者能够将更多的轻小说元素加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让角色更彰显个性,最重要的是,规划出更出色的剧情安排。叫好不叫座,作者自己获得了胜利;叫好又叫座,这种双赢的局面难道不会更有成就感么?衷心希望作者能够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文章的趣味性,这或许会有助于作者更有信心地去经营自己手下的作品——毕竟基本功已经不错了,那就向着下一个层次进发吧。
1、哈哈,谢谢CC的书评。 如同论坛里的回复一样,我觉得CC的评论很在点上,让我很有受益~ 剧情拖沓这点确实是硬伤....由于这是某六年前写的第一本书,对于剧情节奏的把控有些欠火候,基本上作为铺垫的内容占到了全文的1/2...到了第三篇“泽火兼震”才开始展开故事重点。
2、而且由于缺少经验,虽然着重了景色描写,但因此导致某些地方写的有点像抒情散文....(汗),没有太多顾忌读者的余裕。对于读了这本书的珍贵读者来说,这点白龙一直深感歉意...
3、作为补偿,在这里的连载其实是经过白龙重制过后的版本,也就是经过了部分修改和精炼过后的版本。因此更新速度无法和完结书本一样快。当然,即使如此,由于对故事大的格局进行翻新的难度较大,可能依然会存在“卖点不足”的问题,不过白龙一定会努力让它变得越来越有趣的。
4、毕竟作为某的第一本小说,当时写作的初衷不是创造一部像《哈利·波特》那种能使自己一炮而红、甚至获得经济收益的小说,而是更想把自己脑海中的故事和世界铺陈下来,有点类似“觅知音”的感觉。
5、希望它能成为《虫师》、《怪化猫》这种虽然不是热番,但是由于表达的方式和内容而有人喜欢的精品小众作品。因此,如果能“叫好不叫座”,其实对白龙来说已经算是受宠若惊了=P
6、衷心感谢CC的提点和支持,白龙接下来一定会从读者的角度去考虑和构思笔下的故事,向着“叫好又叫座”努力。白龙真的非常感谢一直在默默支持这个故事的无数不多的读者们,只要有一个人在读,白龙就一定会继续写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