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据说死于粪坑中的春秋时期那个晋国的晋景公,后世津津乐道其因为巫师预言其吃不到今年的新麦,就非要用新麦做一碗粥,结果临要吃时腹痛,上个厕所摔进了粪坑里,却少有人知道正是他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赵氏孤儿”事件。
所谓的“赵氏孤儿”,戏剧里的什么屠岸贾之流,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这就是晋公对公卿的打击。偏偏是这样一位对公卿下死手的君王,死得如此离奇,后世阴谋论家,却毫不在意,只知道谈粪坑之事。可见搞阴谋论的,从来也不在乎完整的史料,看到哪出是哪出。于是明明阴谋论还稍微有些有趣之处,也被玩烂了。他们倒是脑补出一段晋公与公卿的斗争大戏呢?估计一问,连赵盾是谁都不知道。
有关于司马炎后宫嫔妃之事,盛传的一些说法历来模糊,无非就是司马炎平吴以后昏聩,肆意玩乐,搞出羊车之类的事来。然而少有人知道司马炎广纳妃嫔之事其实有两段。平吴以后是一段,泰始九年这里还有一段。
泰始九年,这个时间实在太早了,还不足以让司马炎昏聩,因此,他这么做必然有理由。可以看到,当时司马炎纳的妃子,都是群臣百官家的女儿,所以,这次广纳妃嫔,并非是为了贪图享乐,而是为了加强控制,和群臣百官结成儿女亲家,以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这方法听起来有些荒谬,但是从司马炎的履历来看,却是有迹可循。
汉代外戚势力的强大,到晋时,依然震慑着帝王们的灵魂。西汉初有吕后,西汉末有王政君,整个东汉中后期都是宦官和外戚轮番掌权,到了曹操时代,他也要对付伏皇后和伏完,然后派自己的女儿曹节监视汉献帝。于是到了魏朝,外戚势力被严重打压,太子被立,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太子之母。
但是,这样的严密打压,反而让外戚的力量越来越在帝王的心里被放大。所以,皇权受到影响的皇帝就会想,万一呢?万一外戚可以救我呢?那是我老婆和我老婆的娘家人,我还控制不住吗?
所以后来司马炎为了对付齐王司马攸,扶植了外戚杨骏。从他后来的思路看,他在泰始九年还不敢扶植皇后的外戚,于是就想了个办法,让群臣百官都成为外戚,这样的构思,不可以说不合理。
但是这种办法让群臣不满,于是后世就对于司马炎后宫的历史不加辨析,就一味的骂了。
不过,一个举措初心是并没有那么坏的,但是让很多人都觉得坏,最后导致人心背离,这本身是不是说明这种举措就是有问题的呢?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司马炎的动机也只是后世一些研究中的猜测,有可能他真就是昏聩也说不定。
而在这个拥有“迷魂香”的世界,司马炎广纳妃嫔的理由,就不一样了。
首先,时间上,此时还未进入泰始八年,依然在泰始七年的年末。
衷儿和贾南风的出逃,着实震惊了扶风王司马亮。自镇守西域时得到“迷魂香”以来,他就在暗中布局,执行着使用“迷魂香”控制朝堂的计划。由于皇帝司马炎励精图治,并不近女色,司马亮找不到使用“迷魂香”的机会,于是他转而对皇太女衷儿下手。这一计划执行得很成功。
因为衷儿虽然贵为皇太女,但是她与贾南风交往甚密,而要往贾南风身边塞人,就容易许多。于是,他将被自己牢牢控制的两位侍女送给了贾南风,又给东宫送了“迷魂香”的引子,一条控制链条就这样搭建了起来。只要控制了皇太女,再暗中除掉司马炎这位宝贝侄子,大晋的天下,就将落入他司马亮之手。
既从父亲司马懿那里继承了“司马”之姓,又被用诸葛亮之“亮”起了名,司马亮觉得自己简直是集合了司马懿和诸葛亮两大智囊的智慧,自己不掌控天下,真是天理不容。
可是,意外还是出现了。衷儿和贾南风跑了。只要他们离开了洛阳,因为断绝了“迷魂香”,他们的神智会逐渐恢复,自己的努力就全部白费了。到那时,说不定他们会从蛛丝马迹思考出自己的布局,于是,司马亮决定铤而走险。
他日日邀请司马炎到自己府上欣赏美姬舞蹈,使用“迷魂香”短暂地控制了司马炎的神智,然后让他下达了广纳妃嫔的诏令。有大量女子进入后宫,司马亮自然也就可以把带有毒药的女子送进后宫,继而,就可以达到对司马炎的完全控制。
想要对皇帝图谋不轨可谓是危机重重,一开始司马亮是不想冒险的,但是衷儿出逃,他感到了浓重的危机感,于是便悍然出手。不成想,一切竟如此顺利。没过多久,司马炎就被司马亮完全控制。
司马炎被控制之后,杨艳只当司马炎变得昏聩,又因为衷儿出逃失踪,她又是自责,又是担忧,身体也一下就垮了。
于是,朝堂真就几乎落到了司马亮的手里。
司马亮控制洛阳以后,便派出手下跟踪监视衷儿。和香夫人的处境一样,他也需要一批没有被“迷魂香”影响神智,能够办事的可靠部下。诸人当中,他看中了一人,就是司马伦的长子司马荂。其实,此时司马伦还并非是赵王,而是琅琊王。
在司马亮眼里,琅琊王司马伦是一个缺心眼的弟弟,处处透着一股子不属于司马家的愚蠢。但是他的这个儿子,司马亮就很喜欢。司马荂鲜衣怒马,放浪不羁,一股子少年意气,看得司马亮每次看到他,都觉得心神荡漾,觉得他是自己年少时梦寐以求的对象。
司马亮的心态,他自己也说不好。如果衷儿给他做心理咨询的话,就会一眼看出来,司马亮其实是一个心理性别为女,爱好男的特殊xp持有者。
司马亮少时就喜欢洛阳城里的那股女装风,但是那时司马亮胆小,不敢承认自己的爱好,因此,他强迫自己喜欢那些帅气的少年任侠,譬如曹植《白马篇》中写的那样。可是,他自己还是依然不敢亲身去模仿任侠少年之事。就这样,他一生碌碌无为,到老了,才终于为自己活一把,穿上了女装。
此时,司马家已经权势熏天,自然没有人敢非议他。
而他对任侠少年的羡慕,也从男孩的“我也要当大侠”,变成了一种少女心,是一种近乎恋爱一般的心理。
他自己不明白这一点,就是看司马荂这孩子越看越喜欢。
但是,司马荂还不是司马亮最喜欢的孩子。
司马家的年轻一代里,司马亮最喜欢的,是如今正在假扮皇太女的司马柬,衷儿的亲弟弟。
无他。
只因为,司马亮看了出来。虽然他的女装是被迫的,但他其实打心底里喜欢女孩子的装扮。
他们是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