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哀鸽(学名:Zenaida aurita)是鸽形目鸠鸽科哀鸽属的中型鸟类,共有3个亚种。体长28-30厘米,头部呈肉桂色,颈侧具金属紫色光泽,背部红棕色,双翼边缘灰白,尾部圆润且外侧尾羽白色,腿部红色,喙黑褐色。雌鸟羽色较雄鸟暗淡,幼鸟虹彩斑块缺失。

该物种栖息于低地开阔林地、灌木丛、红树林及城市绿地,以植物种子为主食,常吞食砂砾助消化。鸣声类似哀鸽的‘咕~呜~’声,节奏规律且音调较高,受威胁时发出短促‘噜~噜~’警报声,飞行时翅膀拍击产生尖啸。繁殖期在树或灌木上筑巢,每窝产1-3枚卵(通常2枚),孵化期13-15天,双亲以嗉囊乳喂养雏鸟,每年可产2-4窝。分布于加勒比海地区及尤卡坦半岛,为安圭拉国鸟,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

鸣哀鸽共有3个亚种,体长28 - 30.5厘米,体重雄鸟149 - 180克,雌鸟120 - 145克。它们的外观很像哀鸽,但体型较为瘦小,尾巴较短及圆,颜色也较深。鸣哀鸽的双翼上有一些白边。全身羽毛一般是红灰棕色,翅膀下部颜色较浅并有白色羽缘,头和胸腹部为桂皮红色。颈部侧面有虹彩紫色斑块,脸侧有两条暗紫色蓝色条纹,翅膀上有黑色斑点,尾巴圆润,外层尾羽为白色,与内层的黑色羽毛对比强烈。眼睛为黑色,周围皮肤较薄。雌性成鸟在体态上与雄性差别不大,但总体上羽毛要比雄性暗。极少数雄鸟的肩部以上和颈部存在彩色羽毛斑块。幼雏的羽色较暗。


(突然降温,感冒了,身体不适小鸽一天,明天多更一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