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出在云灵儿身上。
这位修仙仙子眼见泰格丽通过“巡逻”找到了融入此界的方式,她那颗追求“大道普及”的心也开始不安分起来。她认为此界凡人虽无灵根,但体质孱弱,浊气缠身,实乃可怜。于是,在某次社区举办的“邻里节”活动上,她做了一件让小昼差点当场晕厥的事情。
那天,社区小广场上摆满了各种摊位,有卖手工艺品的,有提供免费理发的,热闹非凡。我们原本只是被王网格员拉着去“凑凑人气”。当社区医院的老中医在摊位前讲解秋季养生时,云灵儿在一旁听得直蹙眉。
“谬矣!”她终于忍不住,拂尘一摆,翩然走到摊位前,对那位老中医行了个道门稽首礼,“这位道友,汝方才所言‘秋燥伤肺,宜食百合’,其理不错,然未得根本。人体小天地,五行贵在平衡,岂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老中医和周围的居民都愣住了。
不等众人反应,云灵儿便口若悬河地讲解起来。从“子午流注”讲到“气机升降”,从“五运六气”谈到“天人合一”。她言辞玄妙,引经据典(虽然引的都是什么《云笈七签》、《黄庭经》),偶尔还配合一些简单优雅的导引手势,周身仿佛有若有若无的清气流转。
起初,大家都当她是个穿着古装、说话古怪的漂亮姑娘。但渐渐地,有人发现,听着她的话,照着她的手势比划,原本秋乏的困顿感似乎真的减轻了些,胸口那股闷气也顺畅了不少。
“咦?好像……是有点用?”
“这姑娘说得挺玄乎,但听着舒服。”
“再讲讲,那个‘叩齿吞津’怎么做来着?”
云灵儿见状,讲得更起劲了,甚至当场用社区提供的枸杞、菊花等普通材料,随手搭配了几款符合“五行生克”原理的茶饮方子,分给众人品尝。说也奇怪,经她手搭配的茶饮,味道似乎格外甘醇,饮后通体舒泰。
结果可想而知。
云灵儿一战成名。“养生仙子”的名号不胫而走。王网格员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力邀云灵儿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办一个“传统养生讲堂”,每周一次。
小昼得知后,眼前一黑:“你还嫌我们不够引人注目吗?!”
云灵儿却理直气壮:“吾此举乃积德行善,教化众生,正是修行本分。且吾已收敛神通,仅以凡俗之理示人,有何不可?”
事实证明,收敛了神通的修仙仙子,其知识储备和那种飘然出尘的气场,对中老年居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她的养生讲堂场场爆满,甚至有人专程从别的社区赶来听课。她教的那些简化版的呼吸法、导引术,虽然不可能让人真的炼气修仙,但强身健体、安神静心的效果却出奇的好。
王网格员乐得合不拢嘴,直夸小昼:“你家真是藏龙卧虎啊!这位‘表姐’简直是块宝!咱们社区的老年人体检指标都比往年好了!”
小昼只能再次干笑。
于是,我们家的“能人”又多了一位。周二周四,“虎耳侠女”巡逻;周六上午,“养生仙子”开讲。社区里关于我们家的传说越来越玄乎,有人说我们是某个隐世门派的传人,有人说我们是高级COSPLAY社团体验生活。
唯一的好处是,王网格员现在对我们家简直像对待重点保护单位,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再也没提过要检查什么的。
这天晚上,云灵儿将她第一次讲课的“课时费”——一桶社区发的花生油和两袋米——郑重地放在桌上,对沧澜说:“沧澜道友,此乃吾凭自身‘道行’所获,可抵部分房资。”她又看向小昼,“小昼姑娘,吾观此界‘功德’体系,似与‘钱财’挂钩。吾日后会多多积累,不负此身所学。”
我们看着那桶油和两袋米,又看看一脸“吾已悟得此界修行法门”的云灵儿,一时不知该作何表情。
泰格丽拍着云灵儿的肩膀:“干得好!用知识换取资源,也是战士的智慧!”
沧澜默默收下了那桶油,似乎觉得用珍珠付账确实不如这样“自食其力”来得隐蔽。
小昼扶额,最终却笑了出来:“算了,你们开心就好……至少,我们家现在油米不愁了。”
我啃着云灵儿用“五行平衡”理论烤出来的、意外美味的红薯,看着眼前这几位以各种奇奇怪怪方式努力“融入”社会、并混得风生水起的女主角们,忽然觉得,我们这个家,或许比我想象的还要……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