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贾南风道:

“衷儿来秦州,绝不是因为贪玩。我和衷儿一起到此,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为了救父亲……”

“哼!假模假样。”

“是真的!最初听到衷儿必须去秦州,孩儿怕她路上遇到危险,孩儿又不便出远门,就想到了让父亲护送的办法。一开始我给陛下的计划是,父亲到了秦州就可以立刻返回,可是不成想……”

“那么浩大的送别仪式,我要是回来,我的脸还要吗?贾家的名声还要吗?”

“是,是的,孩儿也很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大规模的送别仪式……”

“哼……”贾充这一哼,比起愤怒,更多的,成了哀叹,“看来,陛下真的打算抛弃我了啊……”

“不会的!皇后极力促成孩儿和衷儿的婚事。如果不是因为有此变故,孩儿一定已经和衷儿成亲……”

“哼,南风,你还是太年轻啊。”

听到这里,衷儿终于是听不下去了。

她一把推开了门。

“姓贾的!”

贾充看到衷儿,慌不择路,连忙下拜。

“姓贾的你给我听好了!本皇太女来秦州不是为了玩,而是因为陈留王对我做出了预言。我知道自己是王朝诅咒的身份,为了破除诅咒,我才踏上历练之路。这次能够把你救回来,就是预言的结果。你有什么冲你口中的妖女来,不要为难你儿子!”

“是,皇太女殿下。”贾充拜伏在地,语气不卑不亢。

“……”

衷儿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她愤怒地解释了一大堆,若是贾充没听懂,她不介意再重复一遍。可是……可是贾充却一副身为臣子唯唯诺诺的样子,他嘴上连连称是,但是心里恐怕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

怎么会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呢?

衷儿又说:“做出预言的是陈留王,王朝诅咒不就是他说的吗?你也知道王朝诅咒,难道你还不信他说的话吗?”

“是,是。”

“嘶……”

衷儿实在奇怪,可是转念一想,她又明白了。

贾充是直接下令弑杀曹髦之人,当时曹奂都还只是一个普通王爷,恐怕在那个时间点,没有人会想到曹奂会成为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根本上人微言轻。

所以,贾充是从自己的渠道知道王朝诅咒的事的。

曹奂对他来说,根本没有说服力。

他甚至还可能和曹奂有矛盾。

“衷儿……”贾南风的语气少了做儿子的卑懦,多了几分平常的状态,“我们走吧,路上,我把一切告诉你,父亲是不会听我们的话的。”

是啊,衷儿也看出来了,这个男人有自己的执念,冥顽不灵。

为什么呢……

我对你做了改观。可能天底下,没有几个人会正眼看你这个人。然而你却……

唉。

这个世界,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改变一场大型叛乱可能容易,但是让一个自己产生了好感的人消除对自己的误会,可能很难。

贾充,自从当街杀死曹髦以后,背负了无数骂名。

在这一个世界,他根本就是无辜的,如果不是那天恰巧是他在街上看见曹髦,可能这一切都和他无关。

他也明明可以选择立刻转身就跑,以他的地位,跑在许多百姓和权贵前面还是不成问题。

但他就是毅然杀死了“妖女”。

他的人生,也因为“妖女”发生了剧变。

后世认为,贾充是坚定的太子党。衷儿认为,其实贾充是一个足以以自己的主见撼动朝堂的人。她的证明现在呼应到了她的头上。

眼前的这个贾充,是为了“镇压妖女”,才让自己的儿子接近她的。在心中,他不可能和自己站在一起。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他才会硬抗住郭槐的压力,去和李婉见面。比起做太子党,可能他更想做齐王党。

本来衷儿觉得,这说明这一个贾充是一个好人。

但贾充是一个好人,她自己却是一个嚣张跋扈的皇太女,一个背负王朝诅咒的妖女。

他们,竟然在对立面上。

“……”

好在,毕竟贾南风在自己这边。

“那我们就走吧,南风哥哥。”

贾南风点了点头,把手放在衷儿肩上,和她一起出门。

即将跨过门槛时,衷儿回过头,又看了贾充一眼。

“希望您能够明白,我,虽然背负祸国殃民之身,但我,想救世济民。”

贾充没有回话,只是跪伏在地上。

衷儿和贾南风默默地走向马车。这个时候,小玉因为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十分兴高采烈地朝他们挥手:“怎么去了这么久啊!诶?你们两个,怎么回事?”

“没什么,小玉,我和南风哥哥心情不太好,你不用管我们。”

“哦……”

贾南风无言地坐到了车夫的位置,衷儿进了马车。来的时候是两人,回去的时候是三人。

虽然车上有两个人是帝国最尊贵的人,但在驰道之上,那马车也只是孤零零的一影。

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贾南风将贾充外放事件的真相说了出来。

“你和陈留王见面所说的话,我都知道。”

“我知道。你……当时还走了出来,和陈留王对峙,对吧?”

现在衷儿轻松地回忆起,当时贾南风走出来,就是为了问一件事:陈留王背后是谁。

这更加确定了衷儿之前的猜测。如果陈留王是在让位之后才开始学道,那么曹髦被杀时,他的确不知道王朝诅咒的事,反而是贾充知道更多的内情。

贾南风点了点头。这时,他迟疑了片刻。可能他突然意识到,现在衷儿解了毒,就不再是那个对他痴情的衷儿了,那他们的关系……

贾南风按下心中的忐忑,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继续道:“这场试炼你必须真实地经历磨难,而不能被保护在襁褓里,但是,我担心你的安危,所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

“我以匿名的形式给陛下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外放我父亲。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混在我父亲的队伍里。然后,我父亲再回来,这样,对他,对贾家就没什么影响。”

“可结果鲁公却真的不得不留在秦州,对吧?因为那长帷相送。”

“没错,因为长帷相送。”

长帷相送,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情。贾充外放之时,有一场盛大的送别仪式。这场仪式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因为它存在于多篇传记之中。

如果长帷相送是贾充自己的手笔,那历史上,他可能就是借此宣扬自己的权威。尤其是在这么大的排场之后他还能留下来,真可谓是权势滔天了。

但眼下这个贾充不一样,长帷相送,把他架住了。

公卿大臣都这么送你了,然后你不走了,或者走了又马上回来,你好意思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