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的午后,阳光透过出租屋的玻璃窗,在厨房的台面上洒下一片暖融融的光斑。

程凡蹲在地上,帮苏婉月整理从老家带回来的行李箱——里面一半是林慧塞的干货和药材,一半是苏奶奶的手札、外婆的笔记,还有那个装着五年陈皮的陶罐,被苏婉月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像揣着什么宝贝。

“慢点放,那个陶罐别摔了!”

苏婉月踮着脚,把一摞用红绳捆好的书信放在书架顶层,转头看到程凡正拎着一袋干香菇,赶紧出声提醒,“那是我妈晒的香菇,说炖鸡汤最香,你轻点儿拿。”

程凡笑着放下香菇,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知道了,我们婉月现在是‘药材小管家’了,比我还细心。”

苏婉月脸颊微红,转身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个蓝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两本泛黄的本子——一本是苏奶奶的《苏氏药膳秘录》,一本是程凡外婆留下的残缺笔记。

她把两本书放在餐桌上,轻轻抚平褶皱的书页,眼里满是温柔:“你看,这两本笔记放在一起,就像奶奶和外婆又见面了一样。”

程凡走过去,坐在她身边,指尖轻轻拂过笔记上的字迹:“是啊,以前总觉得外婆离我很远,现在看着这些配方,好像能感受到她当时研究药膳的样子——肯定和你一样,对着灶台一遍遍试,不小心烫到手也不吭声。”

“我奶奶也是!”苏婉月眼睛亮了起来,翻到手札里夹着的一张旧纸片,“你看,这是奶奶写的试错记录,‘百合银耳羹加冰糖太甜,下次换蜂蜜’‘山药糕蒸太久会硬,减五分钟火候’,和我现在记的笔记一模一样。”

两人凑在一起,一页页翻看笔记,时不时讨论几句。程凡外婆的笔记里有很多未完成的配方,旁边画着小小的问号。

苏奶奶的手札里则详细记录着后续的调整,有些地方还标注着“程师傅说这样更好”,显然是两人一起研究的成果。

“你看这个‘陈皮雪梨膏’!”程凡突然指着外婆笔记里的一页,“外婆写了‘雪梨留皮,加三年陈皮’,你奶奶的手札里补了‘文火慢炖三小时,收汁时加麦芽糖’,连起来就是完整的配方了!”

苏婉月赶紧翻到手札的对应页码,果然,字迹和外婆的笔记能衔接上,末尾还画了一朵小小的莲花,和外婆照片上的花纹一致。

她兴奋地拉着程凡的手:“我们今天就试试这个配方吧!正好我妈给了我们雪梨,还有那个五年的陈皮,肯定比三年的更香醇!”

程凡点点头,看着苏婉月欢快地跑进厨房,心里暖暖的。她跟过去时,苏婉月已经系好了那件粉色的围裙,正踮着脚从橱柜里拿砂锅,阳光落在她的发顶,像镀上了一层金光。

“雪梨要选这种带斑点的,我妈说这种更甜。”苏婉月一边挑选雪梨,一边跟程凡解释,“陈皮要泡软,刮去白瓤,不然会苦。”

她动作熟练地削着雪梨皮,眼神专注,“我奶奶说,做药膳就像过日子,急不得,得慢慢熬,才能出味道。”

程凡靠在门框上,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突然想起第一次在图书馆见到苏婉月的样子——她也是这样,对着一本药膳古籍认真记录,眼里闪着光。

那时候的她,肯定没想到,自己会和这个喜欢药膳的女孩,因为两本跨代的笔记,产生这么深的羁绊。

“姐姐,你发什么呆呢?快来帮我洗陈皮!”苏婉月的声音拉回了程凡的思绪。

她走过去,接过苏婉月递来的陈皮,放在温水里泡软,小心翼翼地刮去白瓤。两人配合默契,一个切雪梨,一个泡陈皮,厨房里很快弥漫开雪梨的清甜和陈皮的陈香。

“对了,我爸妈说,等我们开学,他们就把药铺后面的小厨房收拾出来,给我们当‘研发基地’。”

苏婉月一边把雪梨和陈皮放进砂锅,一边笑着说,“我妈还说,以后我们需要什么药材,她直接给我们寄过来,不用再去市场买了。”

程凡心里一暖:“叔叔阿姨现在对你的药膳这么支持,肯定很为你骄傲。”

“其实是他们放心了。”苏婉月低下头,小声说,“以前他们总怕我一个人在外吃苦,现在知道我有你陪着,还有奶奶和外婆的配方,就不担心了。”她抬起头,看着程凡,眼里满是温柔,“姐姐,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可能永远不敢跟爸妈坦白,也不会发现奶奶和外婆的渊源。”

程凡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我们是彼此的幸运。以前我总觉得外婆的笔记是遗憾,现在才知道,她是在等我们一起完成这份传承。”

砂锅在灶上咕嘟咕嘟地炖着,甜香渐渐弥漫了整个出租屋。程凡靠在苏婉月身边,看着砂锅里翻滚的雪梨和陈皮,突然说:“我们把两位老人的配方整理成一本食谱吧?加上我们的试错记录,还有照片,让更多人知道她们的故事,喜欢上药膳。”

苏婉月眼睛一亮:“好啊!我们可以给食谱起个名字,叫《双莲药膳记》,‘莲’是奶奶和外婆最喜欢的花,也代表我们俩的缘分。”

“这个名字好!”程凡笑着点头,“等我论文答辩结束,我们就开始整理,暑假的时候去老家拍照片,把药铺、小厨房都拍下来,放进食谱里。”

傍晚时分,陈皮雪梨膏终于熬好了。苏婉月盛了两碗,递了一碗给程凡:“快尝尝,看看是不是奶奶和外婆想要的味道。”

程凡舀了一勺放进嘴里,温热的膏体滑过喉咙,带着雪梨的清甜和陈皮的醇厚,甜而不腻,还有一股淡淡的药香,舒服得让人眯起眼睛。“太好吃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雪梨膏。”

苏婉月也尝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我觉得也是!比奶奶以前做的还好吃,可能是因为有姐姐陪着一起做吧。”

两人坐在餐桌前,一边吃着雪梨膏,一边规划着未来的日子——整理食谱、研发新配方、暑假回老家乡下采野菜、秋天去山里找野菊花做茶包……阳光渐渐西斜,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出租屋里的烟火气和药膳香交织在一起,温暖又治愈。

程凡看着身边的苏婉月,心里满是幸福。

这份藏在出租屋烟火里的爱情,这份跨代传承的药膳缘分,会像砂锅里的雪梨膏一样,在岁月的慢炖中,愈发清甜,愈发醇厚,陪伴她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切换电脑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