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略尚未睁开双眼,就已听到苏幽璃在他耳旁急切的呼唤声。待他睁开双眼,便见一张哭的梨花带雨的绝美容颜。
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万象诸罗神术》一魂可化万魂,每个魂体都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且魂体成熟,可另炼一躯,天下行走。
然,此术诸多玄妙,修炼起来也是世上一等一的艰难。分裂魂体之痛,非常人可忍受。即便周文略连此术门槛都未迈入,可若不是他此心向道,此刻怕是早已疼得昏过去,甚至是就此不醒。
纵使如此,魂体仍有阵阵余痛。他暂且忍下,对着身上的苏幽璃温和一笑,道:“大师尊,我没事。”
苏幽璃见他神色如常,一颗悬着的心也缓缓放下。这时她才想起自己的这副丑态,慌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道:“今日之事,是为师的疏忽。”
她本想故作往日的庄严,可周文略已见过她那副哭的梨花带雨的模样,此刻见她故作庄严,心中不以为然。若不是还留着往昔对这位大师尊的敬畏,此刻说不定还来个以下犯上。
周文略压下心中异样的心绪,正色道:“不知大师尊可知我明教初代掌教,碧衣丹邪,独孤碧心?”
苏幽璃眸中浮现出一丝疑惑之色:“初代掌教?徒儿你问她作甚?”
她随后轻叹一声,道:“那位初代掌教,乃我明教最接近超品之境的前辈。便是一品遍地走的春秋战国时代,她也是当世前十。三阁中的丹阁,只以人材炼丹。而我明教的那位初代掌教,昔日可是连修士都敢炼成丹,不知惹下多少仇敌,如今的几大势力中,也就神朝虞氏那会儿不知道在哪,没人被她炼过。我明教五百年前无一人出手援助,也是因为昔日她所遗留下来的业。”
苏幽璃说罢,苦涩一笑:“说起来,这《青元化天诀》正是五百年前被封在天池底下的那位卓越青炎独尊圣主天帝的功法。此劫,是我明教命中注定一劫。”
周文略神色微动,难怪那位新师尊让他不要将她还活着的事情说出去,原来是仇敌遍布天下啊!
苏幽璃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周文略的身体,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异色。
他这徒儿连续两日与她的两位师妹双修,可这身体居然还维持原来的模样?还有这肌肉,也是线条分明——
苏幽璃猛地回过神来,脸颊上浮现出一片淡淡的红晕,偏过头说道:“徒儿,你的身体当真没有什么异样?”
周文略目光微微闪烁,沉吟片刻,道:“与二师尊和三师尊双修完后是有一段时间身体发生了异变,但之后就恢复了原样。”
苏幽璃闻言神色微动,不免发出一声惊呼:“莫非徒儿你是千年难遇的除厄净体?”
周文略神色疑惑,道:“除厄净体?这又是什么?”
苏幽璃正色道:“这除厄净体,传说中是那位降魔除厄不净上邪天帝的赐福,只会出现在男人的身上。对于我等修士遭遇的污染,有极大的承受能力。据史书记载,大唐的那位玄宗李天凰所宠爱的杨妃,便是除厄净体。”
苏幽璃说的越多,眉头皱得越深。除厄净体不管是放在哪个时代,对修士的吸引力都是致命的。昔日创下开元盛世的玄宗李天凰,为此都不顾身后骂名,强占自己的女婿。
虽传闻当今的圣上不爱男色,静心修道。宫中一应内侍,皆为女性。可天底下要贪图这除厄净体的,可并非只有皇室。就说那如今在朝堂之上权势滔天的颜家母女,尝过的男人就不说上万,也有几千。若得知徒儿他是除厄净体,以明教如今的势力,又如何阻挡?
苏幽璃神色凝重,道:“徒儿,此事你绝不可让他人知晓。否则,为师怕是护不住你!”
周文略神色肃然,道:“徒儿谨记。”
苏幽璃微微颔首,脸颊上的红晕却不曾退却,反而愈加明显。
周文略神色微动,温声说道:“徒儿既是这什么除厄净体,可能帮到大师尊?”
苏幽璃有些慌乱地将长发撩至耳后,摸了摸有些发烫的耳垂,故作镇定道:“自然。为师刚刚魔性未净,徒儿你且躺……躺下就是。”
周文略目光微动,主动伸手揽住苏幽璃的腰间,伴随着女子的一声惊呼,转而传来男人的轻笑声:“大师尊今日多有劳累,还是由徒儿服侍大师尊吧。”
一时之间,屋内男女喘息不断。
许久之后,周文略低头看着怀中已经累到睡过去的苏幽璃,心神再次回到魂海之中。
他目视着对面自己的另一个魂体,心中不禁出现一丝古怪之意。
刚刚与苏幽璃双修之际,他顺势分出第二个魂体。似乎是被这青炎所染,这具崭新的魂体并非是通体漆黑,而是通体发绿。
独孤碧心缓缓睁开双眼,目视着眼前的两个魂体,微微颔首,道:“不错。你居然这么快就分裂出第二个魂体,居然还将这卓越青炎融入其中。你这具魂体,就跟在我身边学习炼丹一道吧。”
两具魂体,各有独立意识。但第二魂体的独立意识,只是在周文略的自我意识上,再复制了一个。且两具魂体之间心神相通,也就说第二魂体所修行的炼丹一道,同样属于周文略自己。
人有精,气,神。天下修士,以此粗分为体修,元修,神修。又在其中细分,方为三千大道。
元修之法,在于破脉门。而神修之法,则是炼魂。与元修不同,神修只有五境。第一境为养性,与凡人无异。第二境则为塑魂,即塑造魂体之意,周文略便是处于这第二境。这个境界,与下三品的元修相当。而他以《万象诸罗神术》分化出第二魂体,神识比同境之人多出一倍。
第三境则为魂游,魂体可出肉身,遨游天地,与中三品的元修相当。
第四境为通神,可战上三品!
第五境为逍遥,世间法则再难束缚,天地之大,无处不可去。此等境界之人,道家称仙,佛教成佛,儒家尊为圣人。化身星辰,映照诸天!